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作者分别是谁?又分别讲的是什么?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作者分别是谁?又分别讲的是什么?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呢?其实这几本书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硬要说出来这几本书具体叫什么还是比较复杂的,小编反正是说不出来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说不出来的网友可以跟谁吾爱诗经网的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1、《大学》的作者——曾子

2、《中庸》的作者——孔伋

3、《论语》的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4、《孟子》的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5、《诗经》的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6、《书经》的作者——先秦诸子 (其中的《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

7、《礼记》的作者——戴圣

8、《易经》的作者——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9、《春秋》的作者——韩愈

四书五经分别讲了什么:

1、《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4、《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书经》: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证实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7、《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8、《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9、《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最新历史科普

独孤曼陀原型是谁?独孤曼陀是历史上的哪位?

说到这个独孤曼陀原型是谁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独孤曼陀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因为这个人也真的不简单的,那么这个独孤曼陀到底是历史上的哪一...
展开详情

龙头节的来历 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和禁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龙头节,最了解的一个事情就是要去剪头发,毕竟这是多年都有的一个习俗。而且正月也不能剪头发。所以很多人都会等着这一天。那么这个龙头节...
展开详情

独孤皇后杨坚对独孤迦罗是真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近期由,陈乔恩、陈晓、李政阳等演员联合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独孤皇后》已经是在各大视频网中上映了,这部电视剧从一上映开始就受到了很多观众们的喜爱,而且刚一开播一口...
展开详情

琉璃美人煞腾蛇和小银花在一起吗?小银花感情线是和谁?

小银花是司凤的灵兽,而腾蛇则是璇玑的灵兽,司凤和璇玑十生十世的情缘,因此腾蛇和小银花也很容易被人认为应该是官配的。之前腾蛇一直在天界,在最新的预告中,腾蛇下到...
展开详情

大主宰牧尘为何失明?后来是怎么恢复的?

其实很多剧中,主角总是会遭遇各种磨难,失明、失忆等等都可以算是家常便饭了,《大主宰》的剧情里面,牧尘也正是如此,在最新剧情中,牧尘失明了,不过也正是因此收获了...
展开详情

阿尔巴尼亚现在叫什么?为什么叫碉堡王国?

说起阿尔巴尼亚,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听说这个国家了。阿尔巴尼亚是东欧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家,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大红色的国旗上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鹰,沿用自15世纪...
展开详情

白发的结局是什么?漫夭和容乐在一起了吗?

《白发》改编自《白发皇妃》,不过作为改编剧,剧情必然会与原著有不同之处。容乐,也就是漫夭,她自从醒过来之后就完全不记得自己是谁,曾经经历过什么,而化名漫夭之后...
展开详情

雍正皇帝有几个皇后 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

说到雍正皇帝,他作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作为皇帝还是非常出色的,对于一个原则性很强,而且对自己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原则上来讲,他是只有一位皇后的,但是...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延禧攻略顺嫔什么时候出场?顺嫔在清宫是最大反派么?

不要以为延禧攻略中哪些讨人厌的嫔妃都已经出场完毕了,由张嘉倪扮演的顺嫔还没上线呢,而且要说清宫中最大的反派人物可能就是顺嫔了。之前大家还在问为什么顺嫔还没出场...
展开详情

春节扫尘的风俗起源于什么时候 揭秘春节扫尘起源于何时

春节扫尘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习俗,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展现新面貌的一种向往,一种思想寄托,然后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都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习俗,那么大家知道是从什...
展开详情

火王之破晓之战炎镜有什么用?仲天为什么要寻找炎镜?

炎镜是火王当中的一个重要神器,仲天为了得到炎镜来到了神域。但想要得到炎镜的人也不止仲天一人,所以仲天将要面对的困难也是压力重重。炎镜是远古时期的圣物,体内蕴藏...
展开详情

陶渊明的最经典10句诗是什么(含翻译、赏析)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陶渊明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喜爱的,喜欢陶渊明那种非常非常给力的生活态度和田园生活,其实陶渊明不仅仅如此,陶渊明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的给力,很值得学习的...
展开详情

将夜中,为什么大唐皇位的继承人都需要夫子认可

按照一般的思维,皇位的继承人,那自然是由皇帝指定的,毕竟在一个封建国家之中,皇帝才是最高等的。然而在《将夜》当中,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将夜》并非是真实的历史背...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