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绣
读趣百科>科普>城市

毡绣

在气象万千、物阜民殷的榆林黄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头包羊肚手巾,手舞羊鞭,嘴里哼着信天游小调的牧民,大多穿着做工精致的毛毡背心,背心的当中绣着花色美丽的图案,这就是颇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榆林毡绣。

榆林毡绣,又名绒线毛毡绣花。它是一种古老的绒线毡绣工艺品。早在明代,榆林就已十分流行。李自成的义军将士身着的毛毡背心中央的“闯”字图案,就是这种传统的民间毡绣工艺。

榆林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毛毡质地结实,手感性好,制成的衣着耐穿舒适。榆林少女12岁左右即随成人学习毡绣,掌握毡绣技艺,成为榆林妇女的特长。一般以家织毛毡为底料,通过编织、穿针、贴补、缠绕等多种针法,将各色绒线纳绣成多种图案的工艺品。其产品多用于背心、桌围、椅靠、座垫、炕毡、挂屏、帐帘等用品。有古朴典雅,柔和素净的艺术效果。尤以摹绣山水花草,极得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维妙维肖之功。且规整板挺,针法多变,绒毛柔软,色泽艳丽,造型逼真,层次明晰,立体感强,质感真切,结实耐磨,不怕挤压。

最新城市科普

南山圣寿寺

南山圣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南山圣寿寺位于英德市城南二公里外的北江西岸,坐落景色秀丽的南山风景名胜区内。据史料记载,圣寿寺始建于梁大中通五年(公元533年),距...
展开详情

尼雅遗址

(摄影:中国)尼雅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尼雅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丰县,是汉晋时期精绝国的故址,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尼雅遗址...
展开详情

东寨飞山庙

东寨飞山庙为文化旅游景点。东寨飞山庙——唐末五代时期,侗族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跨越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以血缘为基础,以地缘为纽带的款组织也正式成型并得到...
展开详情

顺德聚奎阁

顺德聚奎阁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桂洲文塔,即聚奎阁,其所在便是如今的容桂振华居委会文塔公园,半坡草坪,一园绿树,新开的花儿随径通幽,俨然现代人一休闲佳所。据说...
展开详情

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

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渭源县于2005年在会川镇建设集科研、生产、开发、营销、培训、咨询为一体的渭河源马铃薯种薯科技示范园区,现已建成...
展开详情

胡志明市红教堂

“西贡圣母正廷圣堂王宫”,俗称圣母教堂,位于胡志明市中心西贡区,建于1883年,为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纪念品,是西贡最大的法国天主教堂。这座壮丽而古朴的教堂不仅...
展开详情

槟榔山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乘槟榔屿上有名的缆车上山一游。山顶约海拔692米,气候清凉宜人。不光槟城历历在目,还可了望远处绿色的马来半岛。一望无际的蔚兰的大海与郁郁葱葱的...
展开详情

安加尔斯克钟表博物馆

安加尔斯克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座小城,距离伊尔库茨克约50公里,人口只有10多万,但却以拥有钟表博物馆而享誉全球。走进安加尔斯克钟表博物馆,听到钟表嘀嘀嗒嗒的...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子长马铃薯

子长马铃薯种植始于清末,民间除作副食外,多用于牲畜饲料。民国时期,开始用马铃薯制作粉条(俗称洋芋粉条),但因数量少未有大的发展。建国后,在人民政府大力推广下,...
展开详情

葫芦嵊

葫芦嵊 位于二工区,是森林公园群峰之首,海拔高程1100.3米,远远看去就象是立着一只苍翠的大葫芦,因而当地人都叫它为葫芦嵊,又名葫芦岭。 葫芦嵊离株溪林场场...
展开详情

甘加藏羊

甘加藏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加型藏羊是甘肃省高寒牧区一个古老的粗毛羊品种,是在夏河县甘加乡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当地牧民长期选育的产物,由于产地高寒...
展开详情

药材:麝香

西藏主要产马麝,体形较形林麝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
展开详情

中华义门陈

中华义门陈创造了十五代同堂、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鼓传餐、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