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显著作用。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吧。

作用一:为植物提供营养

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如N、P、K、Ca、Mg、Sn、Fe等重要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经矿质化过程释放大量的营养元素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腐殖化过程合成腐殖质,保存了养分,腐殖质又经矿质化过程再度释放养分,从而保证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养分需求。

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分解产生的CO2是植物碳素营养的重要来源,据估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及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每年可达135亿吨,大致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

由此可见,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产生的CO2既是大气中CO2的重要来源,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碳源。

作用二:促进植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

土壤有机质在分解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分化,有利于某些养分的有效化。一些与有机酸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在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影响其有效性。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胶体,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其保肥性能非常显著;另外,在水分保持方面,土壤腐殖质和粘土矿物一样,具有较强的水吸附能力,但单位质量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的能力比粘土矿物大几倍至几十倍,因此,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保水保肥能力。

作用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土壤有机质,尤以其中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吡醇酸、烟碱酸、激素、异生长素(β-吲哚乙酸)、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作用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土壤中的腐殖质很少以游离态存在,多数和矿质土粒相互结合,通过功能基、氢键等机制,以胶膜形式包被在矿质土粒外表,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所形成的团聚体,大、小孔隙分配合理,且具有较强的水稳性,是较好的结构体。在干旱区,有机质通过改善土壤粘性,降低土壤的胀缩性,防止土壤干旱时出现的大的裂隙。

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据测定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左右,而粘土矿物的吸水率仅为50%左右,因此,有机质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持水量,这对砂土有着重要的意义。腐殖质为棕色呈褐色或黑色物质,被土粒包围后使土壤颜色变暗,从而增加了土壤吸热的能力,提高土壤温度,这一特性对北方早春时节促进种子萌发特别重要。腐殖质的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大,而比水小,导热性居中,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土壤温度相对较高,且变幅小,保温性好。

作用五:为土壤生物提供能量

没有土壤微生物就不会有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活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率低,不会像新鲜植物残体那样对微生物产生迅猛的激发效应,而是持久稳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因此,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其肥力平稳而持久不易造成植物的徒长和脱肥现象。

土壤动物中有的(如蚯蚓等)也以有机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增加疏松程度和提高通透性(对砂土而言则降低通透性),从而为土壤动物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土壤动物本身又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尤其是新鲜有机质的分解)。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透性,为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蚯蚓粪就是非常良好的团粒结构,具有泡水不散的特点。自然繁衍的蚯蚓种群大小是健康的土壤的重要指标。

作用六:活化磷、钾等营养元素

土壤库中的磷一般不以速效态存在,常以迟效态和缓效态存在,因此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土壤有机质具有与难溶性的磷反应的特性,可增加磷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

此外,土壤腐殖酸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加速种子萌发,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植物生长,对土壤微生物而言,腐殖酸也是一种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一些微生物具有解钾的功能,这些微生物生存必须有大量有机质的存在。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大约是多少

人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已经有几千年了。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在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
展开详情

坍塌和滑坡的区别

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
展开详情

地震时在室外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
展开详情

沙漠化的起因和影响

荒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当下荒...
展开详情

怎样预防运动性中暑

中暑是夏季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在夏季经常运动的人群,很容易引起中暑现象,那么怎样预防运动性中暑?通过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运动性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
展开详情

发生水灾时如何自救

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是我们要了解的常识知识。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水灾多发生在夏,雨多的时候。在高海拔的地带,很少出现水灾。水灾大多发生在低...
展开详情

病毒病害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引进的植物品种单一,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条件。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城市绿化品种单一,有许多品种是从外地引入的,缺乏当地原产的乡土植物。这种人工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十...
展开详情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

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了解一下吧。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小编总结如下:胁迫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海岸侵蚀有哪些危害

海岸侵蚀已成为我国海岸带重要的地质灾害环境问题。海岸侵蚀需要对其进行治理,中国海岸侵蚀现象越来越严重,那么海岸侵蚀有哪些危害?通过给大家讲解下。海岸侵蚀最直接...
展开详情

海水倒灌与海水顶托有什么区别

海水顶托和倒灌是地理里面会出现的名词,但是对其海水倒灌与海水顶托很多人却不了解,那么海水倒灌与海水顶托有什么区别?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海水倒灌与海水顶托...
展开详情

根线虫是如何繁殖的

根线虫使植物地上部植株矮小、色泽失常、早衰、枯死等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作物,有时像矮化病毒症状,严重影响产量。由于作物根系受损,所以施用再多的肥水也无济于事,...
展开详情

高温闷热天气对孕妇有哪些影响

我们都知道,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很多人都会注意降温解暑,包括孕妈妈们。气温太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高温闷热天气对孕妇有哪些影响?一般来讲,...
展开详情

洪涝灾害疾病预防知识

洪涝灾害后会很容易引起疾病传染等现象发生,所以说需要对其洪涝灾害疾病预防知识进行了解,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下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夏季暴雨频繁,为有效应对可能出...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