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1556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渭河流域的陕西省关中地区,平原沃野,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有文字可考的3000年来,已发生4级以上地震40余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6次,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公元前1189年地震,而1556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1556年1月23日北京时间24时左右(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半夜子时)正当人们入睡之际,古今中外地震史上最惨重的地震灾难发生了。据记载,地震时"袤延干里,振撼荡摇,川原拆裂,郊墟迁移,壅为岗阜,陷作沟渠,山鸣谷响,水涌砂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推圯,十居其半"。以华县为中心,西起陕西渭南,东至山西永济蒲州镇,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包括华县、华阴、大荔、潼关等县在内的2000平方公里,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华县"堵无尺",城垣尽塌,州署与城墙俱圯,庙学倾覆成墟。渭南"公私庐舍、城垣尽圯",县城楼橹墙堑,倾堙殆尽,鼓楼震毁,来化镇等地砖塔倒塌,县署破坏后"莅治者咸席坐棚下"。华阴"垣屋尽倾",县城遭"覆隍之变",砖塔倒毁,儒学殿舍尽圯。历代对华山封禅、祭祠的西岳庙"观宇倾颓"。蒲州镇"城郭宫室,倾覆殆尽",州署、抚、按察院的行召、布政分司、文庙、书院及兵备道衙门等,全部倒塌。明代浦州是山西西南部重镇,住有山阴、衰垣二王的皇亲宗室,经过这次地震,"堂堂钜镇,一望丘墟"。创自隋唐以《西厢记》的轶事闻名的普救寺及寺内唐塔,也在这次地震中"摧折无遗"。

在上述极震区内,地表大规模形变,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等现象随处可见。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9公里的张岑滑坡,长、宽、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体所过之处"原移路凸"。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000米,体积约1000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50米,体相约300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下钉柏桩,上垒条石,中贯铁锭",十分坚固,地震后"提岸尽崩"。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100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米,其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遭受这次地震破坏有文字记载的共计101个县,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很广,有文字记载的有11个省区的227个县,北到山西北部,南达江西、湖南,西至甘肃,东抵山东、安徽,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

关于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口伤亡,在世界地震史上绝无仅有。据明史《嘉靖实录》记载"二千里人烟几绝","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虽然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大之处,但从此亦不难吾出当时破坏程度的严重。

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朝官吏秦可大在震后的回忆文章《地震记》中写道:"受祸大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说矣"。这样高的死亡率和这样大的分布范围是极其罕见的。明世宗时每十年调查一次人口,但各县人口数字现在尚未查到一处是完整的,只能根据有关记载推算。蒲靖三十八年《蒲州志》载:"弘治五年,户:一千九百六十五,口:八万七千八百九十一。嘉靖二十五年:户:一万一千七十三,乙卵冬地震大损,现在止有五万五百五十一"。地震时估计有14万人左右,死亡9万人左右。渭南:清朝光绪《渭南县志》载,明弘治年间"渭南人口有户: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四,口:十五万三干七百三十八"。嘉靖年年间"有户:八千四百八十四,口:七万五千六百六十五"。估计地震死亡13万人左右。?阳:明朝天启四年《同州府志》载,嘉靖年间有人口六万三干四百四十一,隆庆年间有人口三万三千二百八十六人,估计地震死亡3万人以上。按类似情况推算,华阴、华县地震死亡10~12万人。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泾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人的县西起平凉,北到庆阳,东至绛县。

明《嘉靖实录》所记载的死亡人数,是地震发生当月根据各州县报以姓名者统计的,"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清康熙五十二年以前一直以人丁计税,隐瞒人丁者各地均不少,偏僻山区无户口者更多;地震时全家覆没而漏报者不可能没有,至于隆冬地震,灾民冻饿而死和次年瘟疫及其他次生灾害而死者,尚未在统计之中。可见1556年大地震的人口死亡数字确实是十分巨大的。

一次大震造成如此惊人的高死亡率,除了地震强度大、震区人口稠密、地震发生在夜间等因素外,还因当时当地的一些局部因素加重了震害。极震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较厚,地下水位较高,地震时砂土液化造成地基失效普遍,加重了建筑物的破坏,当时居民居住条件简陋,多居住黄土塬的窑洞,地震时黄土大量滑坡,窑洞坍塌造成巨大伤亡;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地震前又没有明显的地震前兆,人们没有丝毫精神准备;地震前两年间,陕西地区大旱,岁荒粮歉,灾民"天寒露处"、"饥寒交迫",完全失去抗御这种巨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些以数十万人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吸取。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土地退化的防治

土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防治土地退化,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那么土地退化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1)国际上出台的许多...
展开详情

唐山地震死了多少人

常言到“天灾人祸”,虽然随着现在科技技术的日益发展,但是天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难以避免的。就比如台风,地震,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是提前预测而不是真正的是改变,尤...
展开详情

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

子囊菌,顾名思义是一类能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微生物。现在已知的子囊菌有四万五千多种,并且每天都可能会有新的子囊菌被发现。那么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
展开详情

紫丁香小苗病害

丁香姿态秀美,花繁色紫,芳香宜人。用小叶女贞根桩为砧木嫁接丁香制成盆景,具有古干花枝,相得益彰,最耐观赏。丁香花栽培容易,向阳和湿润的土壤它最喜欢。公园、街道...
展开详情

西洋参病害防治

在种植西洋参时常会遇到的一些病症,影响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如想有高质量和高产量的西洋参产出,就要细心预防好西洋参的病虫害。那么西洋参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
展开详情

莴苣生理性病害

其实莴苣在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常见的问题,如一些生理性的病害,这种问题严重影响莴苣的生长,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那么莴苣生理性病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一起随小...
展开详情

高压捕鼠器原理

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处,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它们的繁殖能力强、适应力好、生存几...
展开详情

什么是作物溃疡病

作物溃疡病是指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作物大多数病害...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紫丁香有哪些病害

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那么紫丁香有哪...
展开详情

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有哪些

副热带高气压简称副高,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展开详情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方法有哪些

草甘膦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那么草甘膦除草剂...
展开详情

棕榈科植物叶斑病病害

棕榈科植物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立枯病、芽腐病、干腐病、煤污病等11种,那么棕榈科植物叶斑病病害如何防治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发生规律:叶斑病是棕...
展开详情

植物植原体病害有哪些

植原体属于元和生物界的软壁菌门。为单细胞生物。病害表现症状多为丛枝、萎缩现象。在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叶蝉、飞虱、蝽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那么植物植原体病害有哪些呢...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