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病害治理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土壤病害治理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和集约化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在保护地发展的同时,也为土壤病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那么土壤病害治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介绍,土壤病害的治理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的综合防治为最佳途径,任何一项措施应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土壤中病原菌和有益生物的平衡,任何破坏这一平衡的措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换茬水旱轮作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但在北方由于缺水和采用固定结构的设施栽培,以及采用集约化种植方式,很难水早轮作。蔬菜作物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而避免与葫芦科、豆科等作物轮作。

(3)深翻:深翻通常要达到50cm以上才有效。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这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4)堆沤:把蔬菜残体加人鲜鸡粪、鲜牛粪等有机肥,与玉米、小麦等作物秸秆混合后盖上塑料膜。堆沤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及异硫氰酸甲酯可杀死土壤病原菌、线虫等。

二、物理防治

分为蒸汽消毒与夏季高温闷棚消毒两种。

三、化学防治

土壤病害的化学防治技术,实际上就是用化学药品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因此时根结线虫大多处于表土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土壤中的生物群落,消除或抑制不良微生物群落,修复土壤生态系统,从而保持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目前各种生物肥料如雨后春笋般面世,方兴未艾。据报道,木霉菌、K84等在根病生物防治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5406、增产菌、EM微生物制剂以及生物肥(维他那、NEB等)在植物营养和抗病性上起到良好作用。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溶洞的形成

溶洞是一个由数千万年积淀打磨出来的奇特景观,只有亲临现场,方能感知那种神奇的力量。溶洞的形成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
展开详情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那么,温室气体排放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温...
展开详情

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有哪些

气候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那么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有哪些呢?下...
展开详情

空调结冰的原因是什么

空调结冰的话需要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处理,否则会使空调内部系统受损。在日常做好空调的保养工作还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洁和家制冷剂等等,这样可大大...
展开详情

洋桔梗花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家里种植一些花卉,洋桔梗花也是其中之一,一提到洋桔梗花,经常给人的印象就是秀气可人的感觉,那么洋桔梗花期多久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
展开详情

地震余震持续多久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地震之后常常跟随着余震。地...
展开详情

火山岩密度

火山岩是是火山爆发后由形成的多孔形石材,火山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所以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火山岩密...
展开详情

山体滑坡后有哪些应对要求

山体滑坡,这种自然灾害,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见到过,但这种地质灾害,在我国是常见的地质灾害,我国的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属于丘陵...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地裂缝灾害级别

地裂缝的形成是指强烈地震时因地下断层错动使岩层发生位移或错动,并在地面上形成断裂,其走向和地下断裂带一致,规模大,常呈带状分布。地裂缝灾害级别呢?和您一起去了...
展开详情

温室气体危害

温室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被统称为温室气体。那么,温室气体危害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展开详情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病因

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因不能传染,也称非传染性病害。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有很多,那么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展开详情

洪水前应对措施

洪水之前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2、认清路标,明确撤...
展开详情

玉米缺钾症状

钾元素是植物需要的大量化肥元素之一,玉米缺钾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状况,继而给玉米的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玉米缺钾症状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玉米缺钾时,幼苗上...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