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曹绍夔捉“怪”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曹绍夔捉“怪”

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②术士:有法术的人。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文言知识】

说“彼”。“彼”有两个含义:一、指“那”、“那个”。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就呼应。成语“此起彼伏”,意为这里起来,那边下去。二、指“他”、“他们”。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为了解他们(对方)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战斗也不会有危险。又,“纵彼不言,吾不愧于心乎”,意为纵然他(他们)不批评,我在心里能不感到惭愧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已②善③俄④作

⑤盛馔⑥冀⑦具⑧讫

2、翻译:①僧俱以告

②当为除之

③僧苦问其所以

最新教育科普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斯大林时期:1924-1953年

1、经济成就(1)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2)到1937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
展开详情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的概念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的概念一透镜的种类:⑴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⑵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二关于透镜的概念(如图①②):⑴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圆心的直线...
展开详情

文学常识知识点:明

58、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所学课文《忠义水游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
展开详情

初中数学分式基础知识点详解

1分式:(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2)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是否等于0,有意义则分母不为...
展开详情

英语考点:has gone to的区别

hasgone(to),hasbeen(to),hasbeen(in)的区别(1).have/hasbeento表示:曾经去过某地(已经回来了),常用于第三人...
展开详情

语文七年级下文言文练习《木兰诗》答案

1.《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 2.略 3.⑴只⑵奔赴⑶外城⑷记功⑸穿⑹度过,过 4.略5.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⑵...
展开详情

印度文学常识

印度83.《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集》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
展开详情

中考英语知识点:一些副词的使用方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一些副词的使用方法某些副词,如only,alone,also,too,even,可能只与某个词有关,应尽量使之靠近这个词:OnlyJohn(n...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初中字音字形知识点:解题技巧之字音题

一、考查内容: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主要是②③项。二、容易读错的字:1.因习惯而错读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
展开详情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常见表现手法之用典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
展开详情

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专题训练六

专题训练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
展开详情

中考语文分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

1·爱,从来不卑微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
展开详情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佛国初旅》

佛国初旅孔另境一、短姑道头从甯波开船到普陀,只消五个钟头,恰才已经过完了最后一个码头沈家门,所以知道普陀就在目前了。船里的乘客已寥寥无几,这时C也走出了甲板上...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