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的5大考点及题型汇总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初中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的5大考点及题型汇总

一、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1.矩形的性质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的性质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⑤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①边:四边相等,对边平行;

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且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度;

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例1矩形ABCD中,DE⊥AC于E,且∠ADE:∠EDC=3:2,则∠BDE的度数为()

A.360B.90

C.270D.180

例2如图,矩形ABCD中,AE⊥BD于点E,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E:ED=1:3,AB=6cm,求AC的长。

例3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例4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短对角线的长________。

例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G,DE⊥AG于E,BF∥DE交AG于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1.矩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还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2.菱形的判定方法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

④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的判定

①菱形+矩形的一条特征;

②菱形+矩形的一条特征;

③平行四边形+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相等。

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一般思路是:先判断它是矩形,在判断这个矩形也是菱形;或先判断它是菱形,再判断这个菱形也是矩形。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边BC的中点,过点A、D分别作BC与AB的平行线,并交于点E,连续EC、AD。

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例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ED⊥BC,DF//AB.

求证:AD与EF互相垂直平分。

例3.已知如图,在△ABC,∠ACB=900,AD是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C,EF∥BC。

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

三、矩形、菱形、正方形与函数综合题

1.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函数问题;

2.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矩形、菱形、正方形的问题;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4,3).

(1)求k的值;

(2)若将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顶点D落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

例2.如图,点B、C分别在两条直线y=2x和y=kx上,点A、D是x轴上两点,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k值为______.

例3已知点A、B分别是x轴、y轴上的动点,点C、D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当四边形ABCD(A、B、C、D各点依次排列)为正方形时,称这个正方形为此函数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例如:如图,正方形ABCD是一次函数y=x+1图象的其中一个伴侣正方形.

(1)若某函数是一次函数y=x+1,求它的图象的所有伴侣正方形的边长;

(2)若某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为ABCD,点D(2,m)(m<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四、矩形、正方形的翻折

1.从翻折中找出对称轴,利用对称性找相等关系。

2.利用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例1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直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点F.若CF=1,FD=2,则BC的长是()

A.3√6B.2√6

C.2√5D.2√3

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为BC上一动点,把△ABE沿AE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ADC的角平分线上时,则点B′到BC的距离为()

A.1或2B.2或3

C.3或4D.4或5

例3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E,将△ABE沿BE对折,A点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F处。延长AF,与CD边交于点G,延长F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H,则下列说法:①△B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DF≌△FHA;③∠DFG=60°;④DE=2-√2;⑤S△AEF=S△DFG.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B.2个

C.3个 D.4个

例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N=45°,它的两边AM、AN分别交CB、DC与点M、N,连接MN,作AH⊥MN,垂足为点H。

(1)如图1,猜想AH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已知∠BAC=45°,AD⊥BC于点D,且BD=2,CD=3,求AD的长。

五、综合运用

1.计算。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

2.证明。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结合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展开证明。

3.探究。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展开探究。

例1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2现有两个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和△ABC,其中∠ACB和∠AED=90°,且AC=BC,AE=DE,CF⊥AB于F,M为线段BD中点,连接CM,EM.

(1)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AC=1,AE=2,求FM的长度;

(2)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证:CM=EM;

(3)如图2,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探究CM,EM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先给出结论,然后证明。

最新教育科普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单元考试卷参考答案(二)

八年级生物科单元考试卷参考答案(二)(内容:第七单元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
展开详情

数学概率知识点:统计概率教学中的困惑五

三、统计概率教学中的困惑5.有一些教学中,讨论所谓用概率来讨论公平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并没有给公平在数学上给一个很明确的意思,不太主张在我们这个大量地...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定义】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之过去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情况

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情况或动作:Annawasworkingonheressayallnightyesterday.昨天整个晚上,安娜都在写论文。Iwa...
展开详情

生物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
展开详情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二)

5.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③④属于离子C.⑤易失去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6.核内有17个质子、16个中...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控制人口的意义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①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挥之不去的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②实行计划生...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之一般将来时will/shall+动词原形

will/shall+动词原形will在陈述句中用于各种人称;shall用于第一人称,常被will所代替。否定式:willnot=won'tshallnot=...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全国中考英语八大时态试题分类汇编

【2011陕西】1.SomestudentsinShanghaie-bagsforseveralmonths.A.haveB.havehadC.hadD.wi...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之过去将来时的构成

和一般将来时一样,只不过把助动词be变为过去式,把will,shall变为过去式。Ididn'tknowifhewouldcome.=Ididn'tknowi...
展开详情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气体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A.H2B.HClC.CO2D.S...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一、元谋人北:P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
展开详情

中考英语知识点:副词概念和分类

中考英语知识点:副词概念和分类学完了形容词,副词学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一般认为形容词+ly就变成了副词,如形容词quick加上-ly变成副词quickly。但是...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