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西方主要国家在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西方主要国家在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英国是侵华的急先锋。它率先以鸦片和大炮轰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租界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此后,英国一直是以武力为后盾扩大侵略权益,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直到19世纪末,它奠定了在中国的侵略基础后,才减少使用武力,转而主要采用政治、经济等"和平"手段去维护和扩展在华权益。但不管以什么方式进行侵略,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因而,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的对华贸易在帝国主义列强中始终名列榜首,它在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战后,这个曾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开始衰落,特别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它在中国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到40年代,它在侵华问题上逐渐成为美国的追随者。

紧随英国炮舰而来的是美国。19世纪中叶,美国还算不上世界强国,对华侵略是作为英国的伙伴出现的。它往往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这一侵略方式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而发生变化。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美国高举"利益均沾,机会均等"的旗帜,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开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由于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宴席中的迟到者,并且在当时还不是军事大国,"门户开放"便成为美国反对其他列强瓜分中国的旗帜。然而,一旦美国成为经济大国后,它就不再满足于与其他列强"利益均沾","门户开放"也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了。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头号帝国主义国家,中国的门户只向美国一家开放。

法国是侵入中国较早的国家之一。1844年,法国专使拉萼尼强逼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这个条约与其他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明显差异是,作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强迫清政府取消了对天主教的禁令,获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中国人不触犯毁坏教堂的特权。此后法国又攫取了更多的传教特权。这样,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就成了法国侵华的重要特点。当然,这并不妨碍法国侵略者以赤裸裸的武力手段威胁乃至侵略中国。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西方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在华地位逐渐下降。

在近代中国,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穷凶极恶的领土扩张是沙俄侵华的主要特征。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沙俄乘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机,积极推行掠夺中国领土的殖民政策,它使用武装侵略和外交讹诈等卑劣手段,先后吞并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世纪末,沙俄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租旅顺、大连,划中国东北为势力范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沙俄又企图趁机兼并中国东北,建立所谓的"黄俄罗斯",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沙俄的这一侵略计划才未得逞。但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野心始终不死,辛亥革命后,它又占领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煽动外蒙古独立。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俄退出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1861年才与中国签订《通商条约》。但它并不甘心落在其他国家之后,特别是19世纪末成为强国后,它在中国扩张势力的愿望更为迫切。1895年,它与俄、法联合干涉还辽,企图以此向清政府邀功索赏,以加强其在华地位。1897年,它强占胶州湾,加快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它是一个主要的参与国,它的将军瓦德西还做了八国联军的司令官。此后,德国卷入欧洲战争,无力顾及远东,并因在一战中战败而退出了中国。但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中,作为法西斯德国又与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在中国取得了特殊的地位。虽然这时德国在华势力还不能与日美英等国相提并论,但它对国民党政府的军队改革和重工业建设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抗日战争初期的"陶德曼调停"更显示出它在中国的特殊地位。1938年,德国因联合日本共同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外交关系中止。

日本是最后一个侵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中日两国政府正式接触发端于1870年,比英美等国晚了约30年,但是日本后来居上,很快就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华势力和影响迅速增长,成为列强在华角逐的重要角色。一战期间,日本进兵山东,提出"二十一条",呈现独霸中国的进攻势头。此后,日本侵华步伐越迈越快,到20世纪30年代初,它已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从1871~1945年的75年中,日本侵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割占中国领土,这与沙俄有相同之处,但日本又制造了花样繁多的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等其他列强都采用的方式外,还采用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因此,日本对华侵略活动最为凶残、野蛮,当然,它的下场也最可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被中国人民和反法西斯各国击败,其侵略势力被中国人民赶出中国。

最新教育科普

张良拜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张良拜师的道理

《张良拜师》告诉我们拜师学艺要心诚,尊师重道。只有真诚地向老师学艺,老师才会倾囊相授。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重诺守信的重要,诚心与坚持是学艺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质。《...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基质

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具有一定黏性,孔隙中有组织液。采用泥炭、椰糠、珍珠岩、枯枝落叶等堆肥原料,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性,配制适合特定...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背景: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企图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式十分危急。2、时间:1937年7月...
展开详情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南方地区工业发展条件

南方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从世界看中国(1)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1.D解析: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要的用量,称为剂量。如果少于这个剂量,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果用量加大,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中毒...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过去进行时例题(3)

1.Tom,______commonfashionmodel,hasbeencalled“______’sGoodDad”byviewersAfterappe...
展开详情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 周敦颐爱莲说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濯清涟而不妖。原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的...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出现的新特点

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出现的新特点:主动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1、2001年中国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①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
展开详情

物理考点:浮力的概念及三要素

浮力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三要素是什么?浮力的概念: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三要素:1;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爆发:日本军队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攻占沈阳结果: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不到半年东...
展开详情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刚果盆地

刚果盆地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湖缘侵蚀作用1、原受断层作用陷落而形成低地。...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