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练习题之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第23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

1.人体免疫系统

(1)病原体:人类生活环境存在的致病生物,如部分细菌、病毒和一些低等动物等,统称为病原体。

(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3)免疫系统的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第一道免疫防线:(1)组成: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2)功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第二道免疫防线:(1)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2)功能: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防线:(1)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有抗体、溶解酶等。

3.抗原与抗体

(1))抗体概念: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免疫蛋白质,这种免疫蛋白质叫做抗体。

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发生作用。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2)抗原概念: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毒、细菌等异物叫抗原。

4.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意义:

(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免疫防御)(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细胞;(自我稳定)(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免疫监视)

6.计划免疫

(1)疫苗: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2)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1)癌症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分泌有关。保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协调和强大,是癌症预防的关键所在。

(2)预防癌症,一方面,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是指由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有细菌、病毒、真菌和一些低等动物等。

3.脚癣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原体大多体积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4.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

5.病毒只能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不能独立生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6.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7.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

8.血吸虫的成虫用吸盘吸附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壁上、吸食人体血液维持生活,雌虫在静脉内产卵,虫卵分泌毒素,使人生病。

9.血吸虫是通过钉螺传播。虫卵入水孵化为毛蚴,遇到钉螺后就钻入其体内发育,7、8周后能孵化出成千上万条成熟的尾蚴,通过皮肤、黏膜钻入人体,使人患血吸虫病。

10.预防传染病基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1.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感染艾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

12.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液和泪液等体液中。

13.艾滋病:AIDS,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以预防为主,

14.每年的12月1日定为艾滋病日。

第23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苏科版)

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

1.人体免疫系统

(1)病原体:人类生活环境存在的致病生物,如部分、和一些低等动物等,统称为。

(2)免疫系统包括免、和。

(3)免疫系统的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引起疾病的、异己物质等,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第一道免疫防线:(1)组成:、、表面的纤毛、黏膜。(2)功能:阻挡侵入人体;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作用。

第二道免疫防线:(1)组成:、体液中的。(2)功能:和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防线:(1)组成:和。(2)免疫器官包括、、脾、扁桃体、;免疫细胞主要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有、等。

3.抗原与抗体

(1))抗体概念:病原体进入人体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这种免疫蛋白质叫做。

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发生作用。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2)抗原概念:能引起人体产生的病毒、细菌等异物叫。

4.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意义:

(1)的侵害;(免疫防御)(2)及时清除或衰老细胞;(自我稳定)(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免疫监视)

6.计划免疫

(1)疫苗: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的生物制品。

(2)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7.关注癌症的危险

(1)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分泌有关。保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和,是癌症预防的。

(2)预防癌症,一方面,平时要,增强体质;保持,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是指由致病的引起的,能够在与或与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有、、和等。

3.脚癣是由一种引起的;病原体大多体积,需要借助才能看见。

4.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

5.病毒只能生活在中,不能独立生活;病毒没有,由外壳和里面的组成。

6.传染病具有、的特点。

7.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基本条件。

8.血吸虫的成虫用吸盘吸附在人体上、吸食人体维持生活,雌虫在产卵,虫卵分泌毒素,使人生病。

9.虫卵入水孵化为,遇到后就钻入其体内发育,7、8周后能孵化出成千上万条,通过、钻入人体,使人患血吸虫病。

10.预防传染病基本措施有控制、切断、保护。

1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它是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12.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

和等体液中。

13.艾滋病:AIDS,传播途径:、、。控制艾滋病以为主,

14.每年的12月1日定为。

最新教育科普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1.D解析: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要的用量,称为剂量。如果少于这个剂量,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果用量加大,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中毒...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过去进行时例题(3)

1.Tom,______commonfashionmodel,hasbeencalled“______’sGoodDad”byviewersAfterappe...
展开详情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 周敦颐爱莲说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濯清涟而不妖。原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的...
展开详情

英语名词知识点:名词的单数和复数

单数和复数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形式后加词尾“-s”构成,其主要变法如下:(1)一般情况在词尾加-s,例如:book→books,...
展开详情

英语考点:has gone to的区别

hasgone(to),hasbeen(to),hasbeen(in)的区别(1).have/hasbeento表示:曾经去过某地(已经回来了),常用于第三人...
展开详情

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宇宙的95%分别由暗物质(27%)和暗能量(68%)组成,而“正常物质”(我们看到的东西)只占宇宙的5%。这意味着,如果你将可见宇宙中所有你能看到的和与之互动...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健康知识测试卷

初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初二、高一)_______市________区(县)_________学校______年级性别_____一、知识题(一)判...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清朝的闭关锁国

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当时西方的殖民统治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
展开详情

物理知识点:电流的测量

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
展开详情

物理考点:浮力的概念及三要素

浮力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三要素是什么?浮力的概念: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三要素:1;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
展开详情

语文文学常识: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