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物理知识点: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

(1)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体漂浮时V排ρ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物=V排+V露。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最新教育科普

各高校本科专业调整 全国各高校新增2223个专业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结构,教育部在3月1日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调...
展开详情

生物知识点:有机物的利用

有机物的利用知识点:1、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
展开详情

重别周尚书古诗的意思 重别周尚书翻译及赏析

《重别周尚书》的译文:阳关与故土相隔着万里的距离,多年不能南归。只有自黄河边飞来的大雁,等到秋天来临时就可以自由南飞。《重别周尚书》的作者是北周诗人庾信,抒发...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广阔疆域的统一管理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历史上的台湾:①三国时: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②隋朝:隋炀帝派朱宽率船队到达流求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2、西方入侵...
展开详情

物理知识点: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1.电阻(1)定义式:R=U/I(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
展开详情

化学知识点: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展开详情

物理知识点:灯泡的电功率

灯泡的电功率1.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P额)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用字母U实来表示。用电器实际...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科技发明与唐诗

1.雕版印刷:隋唐时发明。唐《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咸通九年868年)的雕刻印刷品。2、火药: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朝末年,...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物理知识点:电流的测量

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1)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
展开详情

地理知识点:冻土过程

冻土形成以物理风化为主,而且进行得很缓慢,只有冻融交替时稍为显著,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亦非常微弱,元素迁移不明显,粘粒含量少,普遍存在着粗骨性。高山冻漠土粘粒的...
展开详情

化学知识点:氧气知识点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