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造笔典故出处 蒙恬造笔的传说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蒙恬造笔典故出处 蒙恬造笔的传说

说到古代蒙恬,他是清朝的时候一代名将,而且出生也是非常的豪华,是一个名将世家。但是蒙恬最后的结局还是有点悲惨的,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那么关于蒙恬造笔这个历史典故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蒙恬造笔典故出处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代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相传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

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因此,蒙恬虽然不能获得毛笔的专利权,但他制的笔精于前人,对毛笔的改革是有贡献的。

2、蒙恬造笔的传说

那是在我国秦王朝建立的前夕,秦军统一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公元前223年,秦国bai大将蒙恬奉命挥师南下,兵伐楚地中山,平息那里的叛乱。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A”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的,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A”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3、蒙恬造笔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与他的夫人有关。

相传,蒙恬的军队路过善琏时碰到一个姑娘在河里喊救命,于是将她救上岸,询问之后得知姑娘名为卜香莲,因为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官府还不肯放过她,因而想要自杀。蒙恬也因此了解到当地人们的苦难,将运送的饷银分发给乡亲们,解散军队归隐田园。某一天,蒙恬捡到一撮羊毛,随意插在竹管上就带到了卜香莲的家里,卜香莲听说蒙恬写字很好看,于是就用刚才的羊毛加竹管写了几个,但是因为羊毛太硬,很不顺手。

蒙恬随手把笔放在了窗台上,但是不小心掉在外面被石灰泡了一夜,第二天卜香莲找到了笔,把毛梳顺之后又弄掉杂毛,蒙恬再用的时候就顺手多了。这件事情传了出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专门修建了蒙公祠,还为他们塑造了两尊雕像,而他们相遇的那条河,就改名为蒙溪。

第二种,也是一种巧合。蒙恬某次外出,碰到一只兔子拖着尾巴,一路走过去地上留下一连串的血迹,于是灵感瞬间迸发,用一些兔尾巴毛加竹管造了一支笔,可是因为兔子毛太光滑,我们知道,太光滑是没有办法写出东西来的。于是蒙恬随手一扔,那支笔又刚好落进了门口的石坑里面去。几天之后,蒙恬经过,发现兔子毛居然成了白色的,他不甘心,于是又试了一次,这一回可比之前好多了,兔子毛没有那么光滑,因此也就能吸收很多墨水,写起字来也很顺手。

这个传说听起来可信度似乎更高一些,但是如果要仔细分析还是有很多漏洞,比如兔子拖着血迹走过去,兔子行动的时候,尾巴不可能会一直拖在地上,它的尾巴会时不时地抬起来的。

最新历史科普

袁天罡预言了哪三件事

说到袁天罡这个人,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是非常出名的,而且他的名号基本上已经被神话了。而且在历史上袁天罡也是预言了三件事,至于哪三件事,...
展开详情

太守刺史和州牧有什么区别 哪个官职更大

对于三国时期的一些官职,或者说是称呼,都是听的比较多,但是实际官职的大小,还有其中的区别都是不清楚的,比如说这个太守刺史和州牧,这三个官职的区别是什么,哪个官...
展开详情

赘婿大结局是啥 刘西瓜为何要休了宁毅

《赘婿》这部剧已经是追了半个月了,总算是迎来了大结局。其实这部剧和之前预想的一样,这部剧拍到了小说内容中的宁毅逃离霖安回到江宁,第一部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在剧里...
展开详情

山河令温客行是怎么知道周子舒真实身份的 周子舒真实身份是什么

作为耽改剧,《山河令》这部剧可以说是还没播出就已经好先火了。在原著当中天涯客温客行是什么时候知道周子舒身份的呢?周子舒又是什么身份呢?在前面的剧情中,周子舒一...
展开详情

历史上真的有宋慈这个人吗 宋慈的结局是什么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宋慈这个人物,可能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吧,在电视剧中,他的形象感觉像是包拯那样秉公办案。然而在历史上,真的是有宋慈这样一个人吗?那...
展开详情

惊蛰节气的古诗词大全 惊蛰的古诗词有哪些

又到了惊蛰了,惊蛰这个节气的到来就很明显的说明了,春天就真的来了,冬眠的动物都复苏了,所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个节气意义非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人是怎么...
展开详情

古代毒药鹤顶红有多强 鹤顶红的别名是什么

说到历史上古代的一些毒药,相信大家听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砒霜吧?毕竟很多电视剧里面经常会提到这个毒药。但是还有一种就是“鹤顶红”!这个可是奇毒无比!基本上只要喝了...
展开详情

蜀汉江州都督是什么职位 分别有谁当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时期蜀汉设置的江州都督可以说是非常的受关注,对于这个职位,很多人都并不清楚是干啥的,但是对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职...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惊蛰节气吃什么 惊蛰当天吃什么

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之后,春季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一声声的春雷惊醒了冬眠“蛰伏”中的虫子、动物,故称之为“惊蛰”。那么在惊蛰这天有什么...
展开详情

为什么武则天之后就没有出现女皇帝了

对于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可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传奇,毕竟她可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但是为什么一旦打开了这个先河,在武则天之后就在没有出现过一个女皇帝了。这是怎么回...
展开详情

浅谈沙丘之变的真实性

一直有人对沙丘之变的真实性抱有怀疑,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此机密的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呢?而且沙丘之变距离司马迁所处的年代已过去百年时间,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其...
展开详情

荆州人为什么喝早酒 喝特色早酒白天还能做事吗

说到这个早酒文化,小编一开始还真的不知道,在影响中,喝早酒的人那肯定是酒麻木了,就是一天天除了喝酒什么事情都不干的人。但是其实当我们真正的了解这个早酒文化之后...
展开详情

赘婿大结局是啥 刘西瓜为何要休了宁毅

《赘婿》这部剧已经是追了半个月了,总算是迎来了大结局。其实这部剧和之前预想的一样,这部剧拍到了小说内容中的宁毅逃离霖安回到江宁,第一部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在剧里...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