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为什么是禁书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天工开物为什么是禁书

明朝末年,我国的社会进行了一次大变化,尤其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很多文人士大夫将东西方的学说进行了融合,于是变诞生了一批科学性非常强的著作,就比如《本草纲目》、《律学新说》、《河防一览》、《算法统宗》、《农政全书》、《瘟疫论》、《天工开物》、《武备志》、《物理小识》等巨著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这些极为实用的科学书籍命运各有不同,其中《武备志》、《天工开物》等书籍惨遭禁毁,尤其是《天工开物》惨遭禁毁之后,国内几乎已经绝迹,一直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这本书“出口转内销”,中国人通过日本的版本,才知道我们原来有这么伟大的一部书。

那么,作为一本利国利民的综合性科学书籍,总结了中国数千年的工业成就,《天工开物》在什么地方挑战了清朝皇帝的敏感神经,以至要将之禁毁?

关于明史研究专著,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非常有名,《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就出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

宋应星是江西奉新人,自幼聪明不凡,史载“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之才。1615年,宋应星与宋应升来到省城南昌参加乡试,两人脱颖而出,宋应星高中第三,宋应升高中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但两人运气可能就此用完,在之后的京城会试中,两人屡战屡败,一直名落孙山,最后在崇祯初年绝了科举念头。

科场失意,却是世界的一大幸运。

从崇祯初年至崇祯十年,宋应星平淡生活却给世界带来了一本辉煌巨著——《天工开物》。1637年,崇祯十年,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年份,欧洲近代科学奠基人笛卡尔出版了《方法论》,东方宋应星出版了《天工开物》,东西方同时出版了影响世界的两本书。

晚明时期,中国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等都不落后于欧洲,当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产生时,一方面出现人性解放,《金瓶梅》等的使劲小说流行说明出现了人性解放思想浪潮,一方面各种科技书籍的出世,既是实学思想的推动,又是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应运而生。

令人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方法论》在之后掀起西方科技革命浪潮,《天工开物》却在清朝惨遭禁毁。

1637年的明朝兵荒马乱,《天工开物》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好,也没有引起轰动。清朝初年,一个叫杨素卿的福建书商将之包装成畅销书,《天工开物》开始在南北各地流通,而且成为向国外出口的书籍之一。但不久之后,这本书就突然销声匿迹,完全绝版。

乾隆年间,为了进一步稳固统治,从文化书籍源头掐灭反清思想,巩固满洲统治权威,于是乾隆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来了一次全国图书大审查,在这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大的伟大的文化工程中,许多原先流传世间的书籍,就无缘无故的失踪了。

严格说来,清朝并未禁毁《天工开物》,只是没有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但问题在于,《四库全书》是囊括乾隆以前的历代典籍,《天工开物》不被《四库全书》认同,就等于被抛弃了正常书籍的身份地位,而且乾隆年间文字狱最为严重,因此《天工开物》实际就等于被禁毁了。

《四库全书》之所以不收录《天工开物》,原因有三个:一是清朝对科技书籍兴趣不大,还将之看成“奇技淫巧”,不予重视;二是《天工开物》中有一些“北虏”、“东北夷”等字样,属于明朝人的正常描述,但刺痛了清朝统治者的神经;三是宋应星之兄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好友陈弘绪等人的一些著作具有反清思想,提倡“华夷之辨”。

因此,《四库全书》的官方态度,表明《天工开物》是一本政治不合格的书籍。官方不收录,民间私下印刷流传行不行?不行!因为清朝连续多年文字狱,尤其乾隆更是多次制造文字狱,民间已经风声鹤唳,对模糊不清的敏感书籍都不敢印刷、家里不敢藏留,更别说对《天工开物》这种明确的政治不合格的书籍。

于是,没有书商敢于印刷售卖天工开物,很多人家不敢私藏这本“反书”,甚至看都不敢再看一眼,赶紧将之烧毁。最终结果的是,《天工开物》在中国消失了200余年。

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遇冷,却在国外大火。

十七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日本之后,很快就火得一塌糊涂,不断被再版和重印,日本甚至还因此流行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将之奉为“植产兴业”的指南。

十八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朝鲜之后,也一度引起热潮,比如朝鲜思想家朴趾源在游记《热河日记》中就隆重推荐了《天工开物》,十九世纪朝鲜不少科技书籍中多次引用《天工开物》。

与此同时,十八世纪之后《天工开物》传到欧美,迅速被翻译成12国语言。欧洲学者称,这本书“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则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天工开物》对欧洲的影响之大超乎想象,笔者举三个例子。

1,十九世纪时,欧洲已有蚕桑技术,但防治疾病的经验不足,导致生丝大量减产,而《天工开物》却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丝业提升显著。

2,当时欧洲工业虽然发达,但农业却很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犁设计的也非常原始。而《天工开物》中有中国的播种机与更高效的犁,因此这本书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欧美现代播种机,其实最初原型就在中国,因此别说中国对近代科技发展没有贡献。

3,当时欧洲已经知道造纸术,但却一直以破布为原料单一生产麻纸,《天工开物》让欧洲人懂得了以野生树皮纤维、竹类及草类纤维代替破布造纸,还可用各种原料混合制浆等。

总之,欧洲近代科技发展,绝非全部是欧洲人的成果,而是吸取了全人类的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其中中国数千年的手工业技术对欧洲影响甚大。

明朝晚期,中国文人士大夫中掀起一股实学潮流,通过田野考察、收集整理、记录数据、归纳分类等方法总结前人技术,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不再将科学技术简单的视为“奇技淫巧”,所以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综合性科技书籍,《天工开物》是这股实学潮流的集大成者。

如果晚明这一思潮继续传承发展下来,中国近代未必不能走上类似西欧的科技文明之路,未必不能与西方一争长短。可惜,清朝建立之后,晚明重视科学技术的潮流就逐渐被掐断了,《天工开物》的命运恰如其分的显示了两个王朝的不同品格。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明朝继续传承下去,依然会遭遇近代百年屈辱,甚至比清朝还要糟糕,其实这一观点至少就忽视了晚明思想界的浪潮。

最新历史科普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 水浒传实力排名前十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
展开详情

梁山108将为何打不过方腊8大王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梁山上的英雄好汉,基本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也都是经历了各种战斗,甚至是对抗辽国的时候也是赢得了胜利。可是为何在和方腊8大王对阵的...
展开详情

曹操为什么杀吕伯奢一家 曹操杀吕伯奢历史真相

说到历史上曹操的一些做法,其实很多人都并不认可,比如说残忍狡诈,杀人无数。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不承认他是一介枭雄。但是话说回来,曹操为什么会杀吕伯奢一家呢?在...
展开详情

绿鱼人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词语,那就是有人说自己是绿鱼人,那么这个绿鱼人是什么哦,为什么有人称自己是绿鱼人呢?这个就非常有意思...
展开详情

锦心似玉徐令宜十一娘第二次圆房 十一娘有孩子吗

不得不说《锦心似玉》对剧情节奏的安排,让观众看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十一娘和徐令宜从最开始的陌生、尴尬,到后来渐渐相互熟悉、喜欢,这一切发展的都很自然,也是朝着...
展开详情

雍正为什么毒死李德全

说到这个雍正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总感觉这个人厉害到底挺厉害的,但是就是有一些地方我们看不懂,雍正的一些操作什么的,决定什么的也都看不懂,所以整个人感觉很神...
展开详情

山河令温客行最后死了吗 温客行什么身世

温客行之所以一眼就相中了周子舒,主要还是因为周子舒有和她母亲一样的蝴蝶骨头,同时还有着其父亲身上的那股子侠义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将一下温客行,看看在他身上有什么...
展开详情

历史上薛家将名兴几代 薛家将人物关系简介

《杨家将》、《呼家将》和《薛家将》被称为三大家将小说。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其实都能看到有关这三大家将的故事,曾在民间非常流行。那这次是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薛家将...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惊蛰节气吃什么 惊蛰当天吃什么

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之后,春季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一声声的春雷惊醒了冬眠“蛰伏”中的虫子、动物,故称之为“惊蛰”。那么在惊蛰这天有什么...
展开详情

赘婿大结局是啥 刘西瓜为何要休了宁毅

《赘婿》这部剧已经是追了半个月了,总算是迎来了大结局。其实这部剧和之前预想的一样,这部剧拍到了小说内容中的宁毅逃离霖安回到江宁,第一部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在剧里...
展开详情

山河令温客行蝴蝶骨什么意思 温客行蝴蝶骨什么样子

在《山河令》这部剧当中,温客行说周子舒你有蝴蝶谷,然而皮相与骨头不相符,所以怀疑周子舒易容了,但是却一直没有证据。温客行的侍女顾湘还嘲笑自己主人,上次说一妇人...
展开详情

清朝金瓜子现在值多少钱 清朝皇帝打赏为什么用金瓜子

在古代,皇帝一般打赏给大臣一些奖赏的时候,要么是黄金白银,要么是绸缎等等。然而在清朝,皇帝打赏大臣都会用金瓜子!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呢?金瓜子如果放到现在的话...
展开详情

中世纪欧洲有多黑暗 为什么叫黑暗的中世纪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定义为“黑暗的中世纪”,其实是比较偏激的一种看法。以目前西方史学家的看法,说“黑暗中世纪”是一种谬论也不为过。由于网络的一些极端说法,中世纪...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