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无论是从其词源意义来看,还是从其哲学本体论上看,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和谐:无论是从其词源意义来看,还是从其哲学本体论上看,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和谐哲学意蕴的表述是( )。

A
差异和对立是和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B
由和谐创生新的事物
C
六律只有将其按规律“和调”,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
D
五味不加以“和调”,也能形成爽口的美味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定义的重点词“统一”“结合”,而D项只有对立没有统一。可推出正确选项为D。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不属于遗产范围的是( )。

A
奖金
B
珍贵文物
C
荣誉称号
D
国库券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包括以下财产:(1)公民的合法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则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为财产的债权等。但下列财产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1)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本身不能作为继承的客体,但承包所得收益在继承人死亡后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若承包人希望继续承包的则应根据合同或法律的相关规定办理变更合
单选题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法制建设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本题的重点落在法律文件颁布的时间上。文件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于1953~1956年,选项A未开始社会主义改造.选项C、D早已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而都不正确。唯有B项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确。
单选题

甲赠与乙一部手机,一个月后,乙将甲之子丙打成重伤,则( )。

A
甲有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B
丙有权撤销其父对乙的赠与
C
甲无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D
甲有权解除赠与合同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l92条以及第l93条的规定,当发生“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受赠人实施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事由时,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已经赠送出去的赠与物。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故A项正确。
单选题

供用电合同的当事人对履行地点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该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应为下列哪一项所述地点?( )

A
供方所在地
B
需方所在地 >>>>>
C
供需双方的中间地
D
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178条规定:“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因此,D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现代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人口数量
B
建筑规模
C
历史长短
D
绿地多少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城市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城市人口数量。我国按市区非农业人口算,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 )。

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 )。A.国家所有B.集体和村民共同所有C.村民所有D.集体所有...
展开详情

有关材料显示,曾有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 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

有关材料显示,曾有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 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
展开详情

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

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公务员单选题,警察考试单选题,政法干警单选题,文化综合单选题...
展开详情

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危”的条件

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②认识“危”的必须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③认识“安”与“危”...
展开详情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