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是一种致命的有毒元素,汞的剧毒众所周知——引起肾功能衰竭,肌肉颤抖,记忆力丧失,甚至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汞是一种致命的有毒元素,汞的剧毒众所周知——引起肾功能衰竭,肌肉颤抖,记忆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而现在牙科医生用来补牙的填补物中汞的含量常常会达到50%。因此,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牙科医生应当除去所有补牙病人口腔内的含汞填补物,而用塑料制成的填补物来代替。

下面的哪一种说法最能反驳上面的观点?( )

A
在一些海产类食品、酒类、饮料和药剂中也含有汞
B
塑料制成的填补物比含汞填补物昂贵得多,而且容易损坏
C
汞有剧毒,但牙医所用的含汞50%的填补物实质上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D
大多数患者对使用含汞填补物来补牙感到很满意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因为汞有毒,所以应要求牙科医生用塑料制成的填充物代替含汞50%的填充物。要反驳该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断开因果链。A项在一些海产类食品、酒类、饮料和药剂中也含有汞,和牙科医生用汞做填充物没有关联。B项塑料制成的填补物比含汞填补物昂贵得多,而且容易损坏,这说明医生选择比较便宜的汞做填充物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题干的观点,但没有对“汞有剧毒”的反驳,反驳不充分。C项牙医所用的含汞50%的填补物实质上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说明汞做填充物是可取的,最有力反驳了题干的观点。D项大多数患者对使用含汞填补物
举一反三
单选题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

A
1日
B
2日( ⊙o⊙ )
C
3日
D
先行羁押不折抵刑期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刑法》第41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单选题

( )对于三角形 相当于正方形对于( )

A
角——四边形
B
六边形——多边形
C
等边三角形——菱形
D
三边形——四边形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三角形和菱形的特殊形式。
单选题

甲6月3日向乙发信表示欲购买水泥50吨,乙回信表示同意,回信6月7日到达甲处,甲6月11日在合同书上签字,乙6月15日在合同书上签字,6月20日双方签订了对该合同的确认书甲乙之间的合同( )成立。

A
6月7日
B
6月11日
C
6月15日
D
6月20日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本题乙的承诺生效的时间为6月7日。《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本题因甲乙并非同时签字,“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应是最后签字的乙签字的时间,即6月15日。《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这三条规定的情形是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的关系,当三种情形同时存在时,应以第33条为准。故甲乙之间的合同应在甲乙签
单选题

被调查的北京市民中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9000元以下、10000元以下、15000元以下的人数的比例比上海( )个百分点。

A
多0.2
B
少0.2
C
多0.02
D
少0.02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被调查的北京市民中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9000元以下、10000元以下、15000元以下的人数的比例为:6.21%+5.24%+3.75%=15.2%,上海的比例为:6.29%+5.22%+3.71%=15.22%,因此,北京比上海少0.02个百分点。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

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

A
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
B
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
C
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
D
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民通意见》第71条,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据上,选项A、B、C都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故选项D应选。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 )。

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 )。A.国家所有B.集体和村民共同所有C.村民所有D.集体所有...
展开详情

有关材料显示,曾有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 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

有关材料显示,曾有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 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
展开详情

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

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公务员单选题,警察考试单选题,政法干警单选题,文化综合单选题...
展开详情

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危”的条件

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②认识“危”的必须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③认识“安”与“危”...
展开详情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