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多选题

(多选)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0~4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车的加速度为2.5m/s_
B
在2s末A车追上B车
C
两车相距最远为5m,此时二者速度相等
D
如果A的加速度增为原来的两倍,则A追上B时的速度为20m/s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由斜率读出A的加速度.由图象纵坐标读出速度.2s末两车速度相同,由“面积”得到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2s末A车还没有追上B车.在2s前,B车速度大于A车的速度,两车距离增大,在2s后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减小,在2s末时刻两车距离最大,由图读出两车相距最远为5m.

解答:

解:

A、由A车的图线可知,它在4s时间内速度由0增到10m/s,其加速度为 a=$\frac {△v}{△t}$=$\frac {10}{4}$m/s_=2.5m/s_,故A正确;

B、C、0-2s内B的速度大,在A之前,两者距离增大,2s后A的速度大,两者距离减小,则2s末时A车与B车之间距离最远,最远距离 S=$\frac {1}{2}$×5×2m=2m.

4s末时A车与B车位移相等,A车追上B车,故B错误,C正确.

D、无论A的加速度如何,A追上B时两者位移相等,速度仍为10m/s,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关键抓住: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
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
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解答:

解:A、B、速度时间图象反映质点的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值,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值;所以物体前两秒向左运动,后两秒向右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因为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前2s位移为负,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负方向的位移逐渐减小,最后4秒末位移为零,又回到出发点,故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此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多选题

(多选)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C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它通过的总路程大小为6m

题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分析: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斜率等于速度,而速度-时间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与时间轴所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象的性质可得出物体的运动性质、位移和路程的大小.

解答:

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m处向正方向运动,6s时达到正向的2m处,故甲的运动方向不变,总位移为4m,故A错误,B正确;

C、D:乙开始时速度为沿负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_1$=-$\frac {1}{2}$×2×3m=-3m;3s后做正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位移为x$_2$=$\frac {1}{2}$×2×3m=3m;故总位移为x=x$_1$+x$_2$=0,总路程为:S=|x$_1$|+x$_2$=6m,故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表示位移.

多选题

(多选)如图是一物体在一条水平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以向右为正方向,则(  )

A
AB段表示物体向左运动
B
AB段表示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
C
BC段表示物体速度减小
D
全程的加速度是-0.5m/s_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加速度,由图象的形状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A、AB段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向右运动,故A错误.

B、AB段表示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故B正确.

C、BC段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由0增大到5m/s,故C错误.

D、全程的加速度是 a=$\frac {△v}{△t}$=$\frac {-5-5}{20}$=-0.5m/s_.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从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分析加速度,由速度的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多选题

(多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_,对任意1s来(  )

A
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
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
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数值等于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而不是倍数关系.

解答:

解:A、由△v=at可知,加速度为3m/s_,任意1秒时间内,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3m/s.故A正确.

B、加速度为3m/s_,物体的末速度不一定等于初速度的3倍.故B错误.

C、前1s末与该1s初是同一时刻相,某1s末和前1s末相隔1s的时间,故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故C正确.

D、1s末与前1s初的时间间隔是2s,由△v=at可知,△v=6m/s,即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加速度含义的理解能力.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多选题

(多选)一个滑块沿一条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5m/s,加速度恒为5m/s_,则2s末,它的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m/s.

A
5
B
10
C
15
D
25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若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

若速度与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由此可判定物体2s末的速度,进而确定大小.

解答:

解:

若物体做加速运动,则2s末,它的速度的为:v=v_0+at=5+2×5=15m/s;

若物体做减速运动,则2s末,它的速度的为:v=v_0-at=5-2×5=-5m/s;

故速度大小可能是5m/s,15m/s两个数值,故A正确,C正确.

故选:AC.

点评:

在只告诉速度和加速度大小的情况下,要考虑方向,然后再来判定速度的变化.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多选)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

(多选)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_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_2$、初速度为v_0的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多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

(多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图片](多选)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

[图片](多选)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