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背影/朱自清》中考真题 -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14 背影/朱自清》中考真题

1阅读解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 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 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跷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 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 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眼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得像烧火棍一样, 没有一点光泽;瘦得像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 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选自2017年第15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

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

③父亲挑粪浇地;

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结果怎样。同时,语言要简洁,表述要完整。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示例1)细节描写(外貌、动作描写),传神地描绘了父亲年轻时挥锤砸石头的背影,抒发作者对伟岸高大父亲的赞美之情。

(示例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年轻时挥锤砸石头的背影,抒发作者对伟岸高大父亲的赞美之情。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干指明了赏析的角度一一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来看,语句分别对父亲的“脊背”“两腿”“两臂”进行了外貌(细节)描写,而“站立”“挥舞”是对父亲进行动作描写;从修辞手法看,“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分别将父亲的脊背和两腿比作门与柱。最后从描写的内容来分析其作用,描写了父亲年轻时挥舞铁锤劳作的背影,突出父亲身形高大、力大无比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伟岸高大父亲的赞美之情。综上,按“方法效果情感”的格式组织答案即可。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写作手法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之间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油画中采石工的形象与现实中父亲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形象特点。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