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 青山不墨观后感作文精选三篇
读趣百科>范文>心得体会>观后感

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 青山不墨观后感作文精选三篇

《青山不墨》传播的是人对自然敬畏的观念觉醒。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在自然遭到严重破坏、自然又以各种灾难向人类报复的今天,《青山不墨》呼吁的“绿色觉醒”就显得更为及时和紧要。关于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有哪些呢?以下是读趣百科小编整理的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1

4月6日,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登陆央视一台黄金档,剧本以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等英雄事迹为题材,艺术再现了三代林业人创业、改革、转型发展的三部曲,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动人事迹,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林区的发展历程,描绘出“绿水青山永续利用”的多彩画卷。

迟迟吾行,恋恋不忘,这是一曲感人至深的绿色之歌,"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以老一辈林区人为榜样,守护林区,奋勇前行”,《青山不墨》观后,会进一步激励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中。

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给养,时代呼唤励志之作。《青山不墨》以现实主义创作自觉,传承了这块土地世代吟诵的英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优秀的精神资源,《青山不墨》在新时代引导我们回望历史,敬仰英雄,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油鼓劲。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 青山不墨观后感作文精选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读趣百科网站!

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2

一腔赤诚不负青山 一脉传承绿色情怀——观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有感

箐山碧水

青山不墨,绿水静泽。以伊春林业工人与大山同悲欢、与共和国同成长为主题的大型生态文明题材、爱国主义题材电视剧《青山不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该剧以伊春林业战线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等英雄事迹为主要素材,讲述以马永祥、郑毅、魏建中、华青等为代表的林业英雄通过对林区三代人的曲折经历、命运走向和价值追求的抒写,艺术再现了伊春林区创业、改革、转型发展的三部曲。剧中,郑毅率领抗联队伍解救马永祥兄弟三人,生产建设时期被任命林海市林管局局长。为了探寻促进生产方式,他深入作业一线,与工人同辛同劳。在生产指标持续增加的过程中,意识到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提出“采造兼顾”的要求。针对职工和家属的生存问题,冒着政治风险义无反顾的支持马永祥变卖枝丫废材,成为最早的改革派与实践派。因积劳成疾不幸早逝,但他大公无私、任劳任怨、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马永祥和下一代人。剧中郑毅的原型就是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张子良。

张子良是林区发展的艰苦创业、奋斗牺牲、奉献包容、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是激励林区人民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张子良纪念馆于2017年在大箐山县带岭镇落成,馆内陈列着张子良的珍贵史料、照片和物品,从八个部分生动再现了张子良光辉的一生,2020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参观者络绎不绝,充分发挥了革命传承,教育引导的社会功能。即便我已无数次的走进张子良纪念馆,每每重温,张子良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依然深深的打动我。

1939年,张子良曾在延安中央局总务处任副处长。1958年,张子良响应党中央号召,干部下放充实基层,他第一个主动申请下放。同年4月,任中央林业部带岭林业实验局党委书记、东北林学院带岭分院党委书记兼任东北林学院副院长。到带岭局时,人们在营林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问题上争论不休。张子良通过考察和研究,看到带岭局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情况下,决定走人工更新的道路。张子良在1959《红旗》杂志第七期发表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森林后备资源》一文,决定走带岭的人工丰产林的道路,得到了中央林业部和黑龙江省委的认可和支持。黑龙江省委发出了《走带岭人工丰产林的道路》的号召,《黑龙江日报》发了《社论》,刊载了带岭写的经验材料。从此,将带岭营林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当年,以张子良为代表的林区开发建设者扎根莽莽林海,无惧艰难挑战,无私地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在小兴安岭艰苦创业,走人工丰产林的道路,集萃了林业人的优秀品质,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林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山不墨》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以人民的力量筑起生态文明屏障,护佑子孙万代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为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这一目标,张子良率先提出了大造人工速生丰产林。并且经常和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和顺口溜,其中有“挖大坑,栽当中,高提苗,踩实成”,还有“降低伐根,一面倒”,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同时也避免了工人在劳作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他又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林农工商学并存、林农牧副渔并举,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林区发展方针。当时带岭的造林水平处于世界的先进行业,张子良的事业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瞩目,其中苏联专家称他为中国最诚实的干部,中国林业专家。期间,苏联森林工业前进生产者代表团到我区进行援建,波兰代表团到我区林场参观采运生产,带岭成为东北高寒地区营林事业的一面旗帜。剧中那每一个艺术形象都闪耀着伊春林区人一腔赤诚不负青山的精神光芒,激励着我们继续沿着张子良老书记的道路砥砺前行、无坚不摧。坚定不移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之路。当年,张子良带领工人们在环山林场营造的54.8公顷红松林人工林至今依然生长茂盛,保存完好,仿佛讲述先辈们为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故事。正因为有张子良等老一辈林业人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林区建设,他们有担当,不求回报,才有我们今天的民族自信和民族的骄傲。

《青山不墨》剧中林海市林管局局长郑毅深爱大山大森林,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密切联系群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领导干部,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在林业开发建设时期那位不计个人功名,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奉献给林业事业的张子良。我看到剧中的郑毅,我的眼前就矗立起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感受到一种崇高思想的感染。在带岭工作期间,张子良将延安精神带到了带岭林区。他大部分时间的是在工棚在苗圃在实验室在林场,经常的和工人深入到一线,与工人个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来不搞特殊化,也时刻牵挂着职工群众的生活。他从不报销差旅费,抚养了两名孤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张子良将老伴辛辛苦苦喂了一头猪无偿送给了林干校职工食堂为大家改善生活。他对职工群众像亲人一样,但是对自己的家人确非常严格。张子良要求干部和群众不许铺张浪费,要厉行节约,更不准腐败。张子良在1972年4月3日与世长辞。临终前将自己的一万两千元积蓄全部上交给党组织。张子良,无论在战争的日子里,还是在和平的环境里,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贯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本色。张子良,作为东北林业的开拓者,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森林资源,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随着《青山不墨》的播出,使我们对张子良老书记更加敬仰,“创新实干、心系群众、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忠诚于党、鞠躬尽瘁”的精神是张子良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继续追寻榜样足迹,践行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前行脚步。

触摸历史的温度,激起时代的回响。《青山不墨》的播出,激励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殷切嘱托,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伊春林区开发建设、转型发展历程,林业人艰苦创业,破禁区、战严寒、肯吃苦、愿奉献的精神,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更好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林区三问”“让老林区换发青春活力”,为推动伊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青山不墨观后感1000字3

大型生态建设电视剧《青山不墨》在万众期待中,于4月6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通过观看学习,我本人感触很深、受益很大,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林区事业发展奉献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敢于奋斗、坚持艰苦创业。林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冗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更应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品格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在当年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伊春林业人喝雪水睡冰窟窿,在爬冰卧雪中弘扬乐观主义情怀,我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爬冰卧雪、以苦为乐的精神,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职工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一方面,要通过环境日、植树节、全国低碳日等时间节点,创新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职工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另一方面,理念需要依靠行动来落实,要抓在日常、严在平常、做在经常,成为行为准则。在日常生工作,通过各种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向职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林场分公司转型发展的有力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以绿色作为基底来实现,这既需要国家的支持,也需要个人的付出。作为一名林区职工,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更多观后感范文

2022团中央表彰“两红两优”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今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迎来建团100周年。团中央近日作出决定,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rdquo...
展开详情

《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2022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0篇

《开学第一课》是所有中小学生每年必看的期节目,每年根据当下时事热点,会确立个节目的主题。下面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2022 央视《开学...
展开详情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500字2022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500字民族团结推荐11篇

民族团结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
展开详情

2022关于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家庭教育公开课家校共育观后感5篇

为帮助广大家长学习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部关工委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继续推出“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
展开详情

十大战略云课堂创新就是创未来观后感2022年最新精选十篇

本期节目以《创新就是创未来》为题,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行深度解读。关于十大战略云课堂创新就是创未来观后感有哪些呢?以下是读趣百科小编整理的...
展开详情

2022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观后感范文精选三篇

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孩子的参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展开详情

2022五四大课青春点亮未来观后感个人心得精选五篇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面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五四大课青春...
展开详情

2022《战疫一线党旗红》观后感 观看战疫一线党旗红心得体会11篇

战“疫”一线党旗红。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打赢防疫阻击战,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必须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最新《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该片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发展变化,讲述百姓眼中的中国故事。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最新《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同学们...
展开详情

观看《师者如是》观后感范文简短十一篇

《师者如是》2022年的首播节目,新的主题呈现,让人更加感慨万干,思深刻。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师者如是》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
展开详情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简短 观看大国建造第二季观后感范文汇编十篇

纪录片《大国建造》讲了全国各地40多个新地标的故事,通过特殊的视角和极强冲击力的镜头,穿越到建筑和建筑结构内部,带您沉浸式体验科技的力量、建筑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妙...
展开详情

最新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五篇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最新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希望对同学们...
展开详情

2022大国建造第二季观后感范文5篇

《大国建造》第二季,以“探寻工程奇迹”为主线,选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探秘更绿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现大国建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