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比苏联更早使用火箭炮,为何管风琴没有苏联喀秋莎出名?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二战德军比苏联更早使用火箭炮,为何管风琴没有苏联喀秋莎出名?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与德国的装备,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是最受苏联士兵喜欢的远程打击装备之一。正因为有着巨大的威力,所以苏联人便给它起名为“喀秋莎”。然而事实上,在苏德战争中,德军同样拥有一款相同的火箭炮武器,不仅比苏军投入战场早,还在款式和打击精度上都比喀秋莎火箭炮优越。那么,被德军士兵称为“管凤琴”的火箭炮,为什么没有“喀秋莎”名气大呢?

首先,德军火箭炮通常作为近战武器,不象喀秋莎那样用于炮火覆盖

德军对火箭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此时,一战后形成的装甲快速机动成为各国研究的首选,飞机抢夺制空权,航母争夺制海权,陆地上装甲打击成为新宠。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陆地作战,炮兵打击仍然占据着陆军的重要地位。

苏德战争前,德军研制的火箭炮用途主要放在轻便和便于机动上,因此,口径及炮弹的参数都控制在比较近的距离。为了便于行军,德军常常马拉车拽,火箭炮成为战场上独特的一道风景。

1936年,德军火箭炮正式列编国防军部队,他们被统一了标志,酒红色的肩章和领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火箭炮部队,虽然只有100名军官、332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组成,装备有484辆车。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扩编了这支队伍,将其变成7个营,配备有2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全部配属给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用于进攻莫斯科方向。

虽然德军的火箭炮主要用于近战,但在苏德战争中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战时,德军火箭炮使用在摧毁斯大林防线的坚固堡垒上,为德军占领白俄罗斯立下头功;第二年,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进攻克里米亚,德军火箭炮又为他再下一城,苏军5个师的援军受到重创。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初始并没开发出火箭炮的用途,到了苏德战争中期,德军的闪击战受到制约,火箭炮的远程打击作用才逐渐被德军重视。

其次,德军闪击战以装甲快速机动为主,火箭炮仅作为支援力量

虽然德军的火箭炮研制比苏军早,但在苏德战争中却被边缘化了。主要原因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是将装甲打击作为首选,快速机动成为闪击战的核心。而这一时期,德国的军事力量又各自为战,戈林对空军说了算,海军的作用在苏德战场用不上,在德军统帅部衷情于装甲打击效果时,陆军将领们却对传统炮兵非常感兴趣,一些一战过来的老将领对新生的火箭炮武器并不感冒。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防化部队需要一款发烟投射装置,德国工程师经过比对,发现火箭炮正好符合它的需求。于是,德军火箭炮被“发烟弹投掷器”所替代,它所发射的炮弹也多用于特种部队的专用弹,如烟幕弹和特殊炸弹。

由于德军统帅部对火箭炮的作用没有足够重视,客观上也使这款利器没有很好的开发,战场上一度还成为负担。与苏军保障充足和车辆众多不同,随着德军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日益衰减,能够承担牵引火箭炮的车辆也捉襟见肘,德军火箭炮还由于炮弹缺乏而被丢弃不要。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的火箭炮在苏德战争前半段,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支援力量存在,虽然体积小射程短,还占用部分兵力和车辆牵引,客观上,它的战斗力体现不出来,还平白增添许多负担。

再次,德国火箭军是在战场上逐步壮大的,喀秋莎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也许有人要问,苏军首次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是在哪场战役呢?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朱可夫在1939年与日本关东军对阵诺门罕时,使用炮火准备时就用到了喀秋莎。而在苏芬战争时,苏军不仅试验了喀秋莎,还调去了两辆T34坦克做试验。只不过,这两次战役,喀秋莎仅作为试验武器,到了苏德战争的奥尔沙战场,苏军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入火箭炮部队作战。

1941年7月14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前锋到达苏联重镇奥尔沙,由于奥尔沙火车站有为数不多的宽轨列车,马上成为德军重点守护的对象,德军不仅将后方物资紧急运往这里,希望通过宽轨列车送达前线。可德军没想到,下午2点半,一阵突如其来的咆哮声如雷霆震耳般响起,瞬间密集的炮火就将奥尔沙火车站覆盖,德军的装载物资和车站上的宽轨列车全部葬身火海。

这次炮火覆盖,使德军统帅部惊奇地发现,原来火箭炮还有这么大的用途。随着战场的扩大,苏军火箭炮使用也频繁,德军也缴获了一些喀秋莎进行研究,后来陆续也发明了德军自己的火箭炮系列,210、280、30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陆续列装。为了提高机动性,德军也组建了若干火箭炮团,火箭发射器也从马拉车拽变成了车载随发随走,这些都是向苏军学习而来的。

改装后的德军火箭炮装备被称为“希姆莱管凤琴”,简称管凤琴。在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管凤琴火箭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美国大兵在登陆欧洲后第一次感受火箭炮的威力。虽然德军经过改进的火箭炮精度高射程远,但在苏军强大的反攻面前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相反,苏军将其缴获后,不断修改喀秋莎火箭炮的参数,优势互补,终使喀秋莎成为二战以来苏军陆战的一款利器。

总结:德军火箭炮之所以没有苏军喀秋莎名气大,主要在于两军用途和发挥效能不同。一方面,德军的火箭炮起步早,但把闪击战和快速机动放在首位,忽视了火箭炮的远程打击效果;另一方面,苏德战场是两国综合国力的消耗战,火箭炮又是消耗装备,苏军消耗得起,德军未必敢与之抗衡。

最新历史科普

吴三省和解连环是谁害死谁?吴三省害我解连环原文

《盗墓笔记》中的一大疑点就是吴三省和解连环究竟是谁害死谁。吴邪等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吴三省害死了解连环,其实真相是解连环害死了三叔,还冒充他的身份。吴邪在海底墓看...
展开详情

延禧攻略中明玉结局是什么扮演者是谁?有历史原型吗?

小编看到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是有不少的人在议论纷纷,这部电视剧其实讲述的就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剧,故事的还是有很丰富的历史性的,里面的很多人物形象都历...
展开详情

庆余年言冰云为什么被抓?是谁泄露了他的身份?

在《庆余年》的剧情当中,言冰云虽然很少出现,但是对于剧情来说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他掌管着庆国在北齐的情报网,庆国能够大败北齐,言冰云可以说是出了不少力,但是...
展开详情

知否盛家的四个女儿,她们都是什么结局

《知否》一出来,很多人就从中看出了“宅斗”的气息,相比“宫斗”,宅斗的范围要缩小了很多,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争宠”,相反,主角的登场,一开始就是极其低调,收敛自...
展开详情

三千鸦杀玄珠为何替覃川开启灵灯?玄珠最后变好了吗?

《三千鸦杀》这部小说里面可以说是塑造了很多令人非常印象深刻,并且每一个都性格非常鲜明,完全不一样的人物角色了。其中玄珠一开始是和覃川处处作对的,她和覃川两个人...
展开详情

长相守花锦绣为什么嫁给原青江 花木槿和花锦绣感情好吗

花木槿和花锦绣是亲姐妹,她们从小的感情就非常要好,虽然两人也有爆发过小摩擦,但并没有反目的时候。可能有的观众会觉得妹妹花锦绣性格太强势,有时没能体量到姐姐花木...
展开详情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是什么意思?子初孝直出处介绍

庞统和诸葛亮的名声很大,但是有两位谋士实力不在他们之下,而且这两人才是能得天下的关键,就是子初和孝直了。不过子初和孝直在三国里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出名,不过也能想...
展开详情

青簪行阴阳剧本怎么回事 青簪行和天河行什么关系

《青簪行》近期在网上曝出阴阳剧本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网友称杨紫和吴亦凡拿到的剧本不一样,后面会剪成《青簪行》和《天河兴》两部剧。这样的操作实属罕见,...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望风响应什么意思?望风响应典故出处介绍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不过在这期间也不怎么得知,后来归隐了几年才重新出山加入刘备。不过当年赵云准备加盟公孙瓒时也不太顺利,原本公孙瓒还犹豫不决,数月以后才答...
展开详情

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
展开详情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
展开详情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在我们人类的男女之间,都需要情投意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认识彼此熟悉彼此,自然而然的就会走到了婚姻的殿堂里,而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伴随着婚礼也衍生出...
展开详情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含义介绍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专属用语,这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的四个诊断步骤。望指的是看气色;闻是指听气息;问就是询问症状;切是指把脉。这四种诊断手法最早起源...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