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魏征斩龙是怎么回事?魏征一个凡人为什么能斩龙?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西游记中魏征斩龙是怎么回事?魏征一个凡人为什么能斩龙?

历史上的魏征,是李世民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官员,他原本在李建成手下,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但是后来李建成身死,魏征自然就效忠李世民。不过在《西游记》当中却有这样一个情节,“魏征斩龙”,听上去非常具有神话色彩。可是魏征毕竟只是一介凡人,《西游记》也没有给他设定神魔的背景身份,那为什么魏征还可以斩龙呢?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经典情节,那就是唐太宗与魏徴下棋时,魏徴于睡梦中赴剐龙台杀了触罚天条的泾河龙王。魏徴斩龙的典故,究竟始自何时,已经很难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吴承恩撰写《西游记》之前,类似的文本已经出现。另外,在吴承恩之前,已有《西游记》古本,相关情节除在《永乐大典》中有所收录外,金元时期的一些戏剧作品中,也已有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雏形。

1915年时,在日本的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位先生,于三浦将军处借得一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进行影印。该书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六字。据王国维考证,“中瓦子”为宋临安府街名,并将这部书推定为南宋时期的“说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章目与后世流传的《西游记》多有类似。

最早收录“魏徴斩龙”情节的古本《西游记》,很可能在明代以前便已出现。比如明初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的《永乐大典》卷一三一三九中,便有“梦斩泾河龙”的情节。由于《永乐大典》是一部官方主持汇编的文献集,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并未对典籍内容进行修改。因而可以推断,魏徴斩龙的故事并非吴承恩首创,在古本《西游记》中已然出现。

据胡适先生推断,与秦叔宝尉迟敬德做门神一样,泾河龙王犯罪的故事已见于唐人小说:

“《太平广记》四一八引《续悬怪录》,叙李靖代龙王行雨,误下了二十尺雨,致龙王母子均受天谴。”——胡适:《<西游记>考证》

神话传说定然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被后人加工演绎。《太平广记》中李靖代龙王行雨的故事,自然也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就此问题而言,在敦煌学研究中,英国学者斯坦因发表于《东方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尤为值得关注:

摘录自胡适:《<西游记>考证》

这段文字是从敦煌所见唐代白话小说残本中摘录的。尽管这仅是一段残存的文字,但其中涉及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情节,显然是一部近于志怪小说的读物。故而胡适先生曾推断:“魏徴斩龙及作介绍书与崔判官的故事也在那损坏的部分里。”

吴承恩所著《西游记》取材很广,大体涵盖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宋元之际的《唐三藏取经诗话》、金元戏剧里的《唐三藏取经》故事以及《华严经》中《入法界品》部分。当然,作为集大成者的吴承恩,自然也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象,令整部《西游记》变得更为生动。但可以肯定的是,魏徴斩龙的故事却绝非吴承恩首创。

毫无疑问,魏徴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是绝不可能具有斩龙资格的,这个故事原本就是虚构的。可是,古人为何会杜撰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又为何会出现在西游记中呢?

这便涉及到了我国古代的三教合流与道教世俗化的问题。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逐渐走向了有别于印度本土佛教的发展道路。唐宋以后,我国土生土长的儒家、道家思想,在与佛家思想的争论与交锋中,相互影响,逐渐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而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宣扬炼丹修仙、修身养性外,还出现了向世俗化发展的趋势,在民间宣扬辟恶、惩恶和鬼神说,并且构建起了一个神仙体系,而这些神仙的原型,既有来自于佛教中的神祇,也有历史人物,还有一些是直接取自神话故事或索性杜撰出来的神仙。

在唐宋时期的一些志怪小说,吸收并影响了三教合流和道教世俗化的内容。比如前文提到的《太平广记》中,李靖代龙王降雨一事,便已经将唐朝名把李靖神仙化了。同样,作为唐贞观年间最有名的诤臣,魏徴也超乎了常人,具有了“梦斩泾河龙”的资格。

从志怪小说中的龙王受罚,再演绎为魏徴斩龙,这个过程或许比较漫长。但可以肯定的是,后来的古本《西游记》将这一故事进行了吸收和演绎,明代时吴承恩又将其延续下来,从而使之成为该书中一个尤为值得关注的情节。可以说,《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反映“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经典小说,故事的时代又是唐太宗当政的贞观年间,故而强调魏徴斩龙也颇为正常。

今本《西游记》中的魏徴斩龙,背景为唐贞观年间泾河龙王与算命者袁守诚打赌,龙王为获胜,修改了降雨时辰与点数:

“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雨后发放众将班师”——《西游记》第九回

结果,正在龙王得意之时,却犯下大祸。书中称袁守诚乃是袁天罡叔父,神机妙算,依然得知龙王大祸临头,并指点他届时监斩的是曹官魏徴,让龙王去求唐太宗。

结果,唐太宗答应龙王后,故意拉着魏徴下棋,不让魏徴去监斩。不成想,魏徴小憩片刻,竟于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而秦叔宝、徐茂公等人则提了龙头来面见唐太宗,称天上掉下来一颗龙头。此时,魏徴道明了原因:

“主公,臣的身在君前,梦离陛下——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西游记》第十回

魏徴斩泾河龙王,一事道出了几个关键人物:道教神仙中的玉帝、龙王,人间天子唐太宗及诤臣魏徴、武将秦琼、谋士徐茂公,以及神机妙算的袁守诚。此后又引出了龙王拉着唐太宗到阴间找阎王爷评理的情节。可谓将天地人神鬼汇集一处,充满了趣味性。

不过,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全书的构架与具体情节,都已成为了今人研究的对象。关于《西游记》魏徴斩龙一事的研究,早已是“脑洞大开”。比如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所著的《探访<西游记>的计谋世界》一书中,甚至将“斩龙”与道家的“女丹”相联系,并以“魏徴”的谐音“未曾”来分析《西游记》中的“魏徴斩龙”便是“未曾斩龙”,以便为玄奘的出生来做铺垫。当然,尽管中野美代子引据了不少中日两国学者关于道教研究的典籍,但其观点显然比吴承恩的文笔还要奇特。

概言之,魏徴斩龙的神话大体可以追溯到唐末。原本是唐朝诤臣的魏徴,在道教世俗化的造神运动中,被赋予了超乎凡人的能力,以至于在同唐玄宗对弈期间在梦中斩了触犯天条的龙王。而这一故事后来又被收入了《西游记》中,成了书中的经典情节,又为明清时戏剧再次加工演绎,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

最新历史科普

斗罗大陆宁荣荣和欧思客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在《斗罗大陆》的剧情当中,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宁荣荣和奥斯卡之间是有一些感情线的,但是宁荣荣和奥斯卡最后却并没有在一起,那为什么宁荣荣和奥斯卡两人没能最后在一...
展开详情

锦心似玉入府就失宠的罗十一娘是怎么逆风翻盘得老爷宠爱的

由钟汉良和谭松韵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锦心似玉》已经开始热播啦,首播就直接出了8级,往后就是每日更新2级,可以说是非常爽的了。这部剧主题明确,剧情不拖沓,虽然和原...
展开详情

朱由校为什么被称之为木匠皇帝

说到明朝的皇帝朱由校,大家都知道,这个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的短命啊,只活到了23岁就直接去世了。最重要的是,这个皇帝竟然被称之为“木工皇帝”。往年的皇帝一般都是有...
展开详情

公元前二千七百年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公元前的一些朝代非常的感兴趣了,对公元前的中国非常的好奇,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公元前的二千七百年是怎么样的一个中国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有一点点...
展开详情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真实的吗

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延,可谓是蜀汉的名将,而且是深受刘备的其中,作为一名大将,最后还是被惨遭杀害。但是魏延在生前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奇谋!那就是“子午谷奇谋”。...
展开详情

嫁妆画是什么画 揭秘古代女子出嫁必看的画

所谓的“出嫁画”,其实就是字面意思了,就是女子出嫁的时候,作为嫁妆陪送出去的礼品画了,也可以称之为“嫁妆画”。那么为什么要陪嫁这样的一幅画呢?这出嫁画到底有什...
展开详情

春节拜年礼仪有哪些 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这不马上要拜年了嘛,而且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家里面的小孩拜年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习俗和礼仪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展开详情

崇祯上吊的大槐树为什么要用铁链子拴着

公元1644年3月17日,此时的北京城已是火光冲天,在第二天的夜里,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上了煤山。苦苦等待数日的吴三桂援军始终是没有来,而此时的农民军已经攻到了...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春节扫尘的风俗起源于什么时候 揭秘春节扫尘起源于何时

春节扫尘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习俗,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展现新面貌的一种向往,一种思想寄托,然后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都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习俗,那么大家知道是从什...
展开详情

雍正临死前为什么要杀三皇子弘时

说到清朝的皇帝雍正,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毕竟相对来说会比较近一点。但是要知道的是,古代皇帝如果有很多儿子的话就会出现非常复杂的事情,毕竟皇位可是大家都梦寐...
展开详情

斗罗大陆史兰客七怪分别是谁 史兰客七怪战力排名

《斗罗大陆》中,原本的史莱克七怪被改成了史兰客七怪,好在成员的姓名没变,看过原著的朋友还是能分得清。史兰客七怪作为斗罗大陆中拥有最强战力的团体,主线故事自然也...
展开详情

上阳赋胡瑶为何嫁给子澹 胡瑶的结局是什么

在《上阳赋》的剧情当中,胡瑶是萧綦身边的人,虽然到目前胡瑶出场的次数并不多,但可以看得出来胡瑶在萧綦身边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的。而胡瑶应该是对萧綦也有一些感...
展开详情

黄天荡之战宋军主要将领有谁 黄天荡之战结果如何

1129年,金军再次南下并且攻破南京,宋高宗只能继续南逃,但金军依然紧追不舍。1130年,宋军在南京栖霞水域阻截金军,黄天荡之战就此展开。在这场战役中,宋军主...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