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苎麻
读趣百科>科普>城市

平乐苎麻

苎麻,为平乐的传统特产之一。县内有黑皮蔸、绿自麻、大叶青、黄金串、满园串、红芽蔸和野麻7个品种。考古和史载资料表明,平乐是中国苎麻(B.nvea)的原产地之一。从境内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男墓有兵器而无陶纺轮,女墓有陶纺轮而无兵器。墓葬显示的男女自然分工,女子主要从事纺织的情况,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平乐人已懂得种植苎麻并利用苎麻纤维织衣料了。唐代宪宗时(公元806~820年),桂管经略使辖下的昭、桂两州以当地所产茔麻纺制的“桂布”、“桂管布”,因价廉物美而载誉全国。有著名诗人白居易题诗为证:“桂布自如雪,吴棉软于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宋咸平年间,仅昭、桂两地征收的兰麻布折原麻就达10800余担。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了解到昭、桂一带种植兰麻“公私交济,其利甚博”,乃“劝喻部民广植苎麻;以盐。钱折变收市之”。未及二年,把苎麻推广到整个岭南地区。明末清初,平乐人不仅自己种植苎麻,还雇请广东阳山人来专事种麻。当时,县内种麻纳税与种棉纳税被列为同等的地位。明末,县内大扒乡印山村桃花冲一卢姓麻农从野麻驯化培育出“乌龙麻”(黑皮蔸)。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很快就为县内外引种。苎麻成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民国38年,全县麻种植面积已达11278亩,总产127.92万斤。解放后,政府对发展兰麻生产予以奖励扶持。1954~1956年种植苎麻面积都在1.4万亩以上,产量都超过90万公斤。60年代后至80年代初,因大量毁麻种粮,加上取消麻类奖售政策,全县兰麻种植面积锐减。1963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仅为1954年的40.84%和25.24%。1984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竺麻生产的技术指导,调整了羔麻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调动了农民种麻的积极性。同时,认真抓好苎麻提纯复壮工作,全县兰麻生产又逐渐恢复发展。1986年种植面积为30961亩,是1963年的5倍多。解放以来先后到平乐引种兰麻良种黑皮蔸的省份有湖南、广东、云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海南等。国外到平乐引种黑皮蔸苎麻种的有保加利亚、越南、罗马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至60年代末,广西境内的兰麻90%以上为引种平乐优质苎麻良种黑皮蔸。1988年,平乐兰麻种植面积5.5万亩,总产348万多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26.1%和30.1%,是广西境内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县。平乐已列为广西最重要的商品麻基地县。苎麻用途广泛,麻杆可作造纸原料;麻叶可作饲料;麻根入药,性寒味甘,解热凉血,主治热病烦渴、胎动下血等症;苎麻纤维是纺织、机械、国防、渔业、矿业、橡胶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制造飞机翼布、降落伞、电线包皮、传动带、水龙带、工业缝线等物品的上乘用材。平乐苎麻单纤维支数一般为1800~2000支,最高达2722支。是棉花的七八倍,拉力为棉花的八九倍。1980年以来,南宁绢纺厂每年都要从平乐购进600多吨,与化纤混纺,制成各种薄型织物。该厂用平乐苎麻织制的“华锦”牌涤麻布,1981年获国家纺织部颁发的银质奖。1990年5月24日~28日,全国兰麻纺织品展销会在北京召开,广西送展的苎麻面料因品种齐全,且布料质地细腻,布面挺洁、花色新雅,兼有轻、薄、细、飘、透等风格,深受京城消费者青睐。经评比,广西共有18个麻制产品获开放创新奖和鼓励奖。苎麻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从出苗到成熟期需要积温1600℃左右,生长期月降雨量要求在1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苎麻极易获高产。平乐的气候极适兰麻生长。境内13个乡(镇)均有种植,主要麻区为大扒、长滩、附城、福兴、桥亭、二塘、沙子等7个乡(镇)。尤以大扒、福兴、附城等沿河乡(镇)为多。一般年成可收3次,若雨水调匀可收4次。亩产干麻一般为100多公斤,高者可达200公斤。1954年江左乡农民童廷宪种麻1.44亩,产干麻371公斤,平均亩产达258公斤。目前,苎麻已成为平乐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85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11728亩,总产97万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51.4%和50%。当年全县苎麻收入1050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是年,福兴乡上盆村全村种植兰麻660亩,产麻7.2万公斤,收入60.4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88.19万元的68.5%。1986年,大扒乡苍板横滩自然村13户农民种苎麻78:4亩,当年总产干麻8400公斤,总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1122元,其中超万元的有7户。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14783亩,总产836900公斤。平乐兰麻早在解放前已有出口。据民国29年《平乐县志》载:民国24年,平乐县苎麻出口量达100多万斤。国际市场上,广西出口的苎麻大都打上“平乐大扒”的字样,以示产品的正宗。解放初期,全县每年出口苎麻仍保持在20万公斤左右。1960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因县内苎麻面积减少,产量少,出口曾一度中断。1985年恢复出口,当年出口20.9万公斤,创汇63万美元。1987年出口36.2万公斤,创汇110多万美元。

最新城市科普

江口油茶

油茶油茶非“茶”,江口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嫁女的时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为了酬谢宾客和亲朋好友,晚饭后,特花几小时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却谦虚的说成...
展开详情

潍坊大洋会所

潍坊大洋会所位于潍城区浮烟山旅游度假区福源街西首,内有潍坊大洋生态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和潍坊大洋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两个商业主体,项目主营观光旅游、景点建设、森林寄...
展开详情

宝庆猪血丸子

宝庆猪血丸子,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
展开详情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原位于凉州(今武威)的护国寺内,现存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碑凿刻于西夏天祐民安五...
展开详情

舒曹红军井

舒曹红军井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井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社公塘自然村。1930年1月14日,当毛泽东率领红4军第2纵队第一次来到林畲时,这口涌流了近千年清...
展开详情

岑溪竹笋酿

岑溪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竹子资源非常丰富,葱葱郁郁的竹林遮天蔽日,苍翠欲滴。每到春天,河畔、山上的竹笋就沐浴着春雨破土而出,人们这时总要...
展开详情

昭明寺塔

昭明寺塔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昭明寺塔年代:明座落地点:福鼎市桐城街道柯岭村简介:梁大通元年(527)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重建。位于昭明寺中央,塔高...
展开详情

胜芳古镇——保留了霸州的历史容貌

胜芳镇位于京津保三角中心。地理位置好,交通也十分便捷。胜芳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看起来可是十分霸气。而且还保留了霸州的历史容貌,看到这里你一定很想了解这个古...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护国战争博物馆

护国战争纪念馆是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场指挥部旧址”(原名陶家大院)为平台展示护国战争恢弘壮阔的历史,见证铁血护国的峥嵘岁月和云溪儿女的赤子丹...
展开详情

二郎山隧道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的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国道318线上,其轴线分水岭海拔为2948m,隧址海拔2200m,最大埋深748m。该隧道于1996...
展开详情

丽宫旅游区

丽宫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韶关丽宫国际旅游度假区,距离广州2小时,深圳3小时车程。坐落在著名的世界过山瑶之乡,中国•乳源,地理位置优越,京珠高速乳源...
展开详情

白龙庵

白龙庵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白龙庵位于台江区苍霞街道白龙路门牌,为福州九庵之一。始建未详,重建于清光绪丁末年(1907年)。从北向南,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庵...
展开详情

厦门地铁1号线10月份试运营 途经站点有哪些

地铁是服务于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以贯穿城市,连接各大客流交通站点提高公共交通能力为宗旨。厦门地铁是厦门市政府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破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