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究竟是不是人祖先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猴究竟是不是人祖先

又一个猴年来了,关于猴的话题或物品都多了起来。人们对猴的关心似乎比对其他动物要亲近得多,因为众所周知,猴是我们人类的近亲。据现代科学家的研究,二者的遗传基因有98。4%是重合的。所以人们认为这个物种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这种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但最近几年,“人猿同祖”论遭遇了各种挑战。

人类是由猿猴演化来的?

1863年,赫胥黎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他把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身体结构作了详细的比较,由此证明人是猿类的近亲,他认为人是由古代的类人猿逐渐变化来的,或者是和猿从同一个祖先分支而来的。他是第一个提出“人猿同祖论”的科学家。

真正用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是英国学者达尔文。19世纪中叶,他和他的同事根据大量科学的观察提出:人是古代的猿猴进化而来的。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新书《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详细列举了人和动物在胚胎和身体构造上的一些相似之处,来论证人与动物的关系。他在书中还举出一些在有的动物身上很发达,而在人的身上由于不再有用或用得很少而退化的肢体,如尾巴,来论证人类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现代科学的发展帮助了科学家,他们可以使用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来界定人类、猿类和猴子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黑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最近,它们和人类是共同的祖先,但从700万年前开始分化开来;再往前200万年,大猩猩又从那时的共同祖先分化出去;其他的猿类在时间上和亲缘关系上,就更早与人类分化了。

人类是从水中演化来的?

2002年有一位叫米高尔·奥登的法国医学家提出了一个骇世惊俗的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虽然看起来有些旁门左道,奥登却自有他相当周密的推论。他的第一个论据是:人类本性亲水、猿猴厌恶水,这是最明显的分水岭。人的婴儿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宜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伸的。第二,人的躯体和海洋哺乳动物一样光滑,头部却长满浓密的头发。第三,人类能以含有盐分的泪液表达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会流泪。第四,人类喜欢吃鱼、虾与海藻,猿猴却不喜欢。从这些论据看来,奥登的理论也不无道理。

人类是从两栖动物演化来的?

人类学家还有一种“人类祖先海猿说”,处于“人———猿同祖”与“人———海豚同祖”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之间。英国人类学家艾利斯特·哈代认为,在400万年到800万年前,非洲东北和北部由于海水上涨淹没了大片土地,居住在那里的古猿为了生存,逐步适应了海中生活,变为海生动物———海猿。约400万年后,海水下降,淹没的土地重新显露出来,海猿回到陆上生活,逐渐演化为人类。这种观点其实是“人———猿同祖”和“人———海豚同祖”的折中,但从人类进化的时间上来说,更有利于“人———海豚同祖说”。

“人———海猿同祖说”也有丰富的论据。第一,人的身体表面裸露无毛,却有皮下脂肪,这与灵长类动物大大不同,光洁无毛的身体与丰富的皮下脂肪更适宜在较冷的海水中生活并保持体温。第二,人体无法调节对盐的需求,而且要“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是“浪费”盐分的,而灵长类动物却不需要靠出汗调节体温,反而具有对盐摄入量的控制与渴求的机制,这说明人类是从盐分丰富的海洋中来。第三,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不是游泳能手。由此看来,这种理论与“人———海豚同祖说”的理由很相近。

所有动物都是由人退化的

如果说以上两种说法还仍然遵守着“进化论”的原则,由俄国亚历山大·别洛夫教授为首的一个小组的研究却完全颠覆了这个被广为接受的理论。他们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不是进化的结果,而是人类祖先退化的产物。人类的智力本来高于其他动物,但由于某些原因或“突变”,他们中的某些群体离开了自己的同类,跑进荒野,经过野性化和退化而成了猴子。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千百万年中并经过了各种过渡形式才完成的。各类脊椎动物就是由人退化而来,它们还有许多亚种。

别洛夫教授也有洋洋洒洒一大堆论据来支持。人们发现,在一些相对落后或原始的地区,却存在许多最为辉煌的古代文明的遗址,如金字塔、玛雅遗址、复活岛石雕等,雄伟壮丽,使后人叹为观止,却似乎早已被人遗弃。究竟是谁、用什么方法建造了这些宏伟的古建筑?当地居民对此毫不了解,他们似乎丝毫没有承继祖先的智慧和文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显然与他们近旁这些奇迹般的建筑不相匹配。

在秘鲁的安第斯有一座古城季阿乌阿纳科,全部由重达200吨的大石头建成,一些石雕上甚至保存有用白银浇铸的重达半吨的装饰。早年西班牙侵略者来到这里时,它早已荒废,空空如也,当地居民选择住在简陋的窝棚里,他们甚至连建筑和炼铁的概念都没有。

19世纪末,旅游者们在东非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座被抛弃的石头城堡。城堡上的石塔高达15米,还有炼铁炉的残块!法国探险者穆奥在印度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另一个建筑奇迹:茂密的热带植物林中央一块约七平方公里的空地上延伸着一座毫无生气的死城,有蜿蜒曲折的回廊、蔚为壮观的宫殿和教堂。

于是别洛夫教授确信:人类历史上至少发生了四次大灾难———一次冰冻和三次大洪水,每次灾难之后,人类在极严酷的生存条件下经过自然淘汰,幸存下来仍为“人”的可能仅有几家,这才是我们人类的祖先。而有一些群体则开始野性化,在艰难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退化成猿猴。而后来,在不同的阶段和生存条件下,他们又退化成能适应生存环境的各种各样的野兽———水里的,空中的,地下的———与我们人类是同一个祖先。

但是如果说所有动物都是人类的后代,那么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以上说法虽然都好像能够自圆其说,但又都好像缺乏某个推理环节和确实的证据。也许,将来的科学能够真正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最新教育科普

土膏欲动雨频催全诗诗意 土膏欲动雨频催全诗翻译

“土膏欲动雨频”出自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全诗意思是:肥沃的土地经过春雨的浇灌,充满了孕育新生命的无穷活力,各种花草争相拔节开放。屋子后面的荒地也增...
展开详情

与青蒿素齐名的雷公藤红素或可治疗肥胖

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张晓坤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成果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子刊《分子细胞》发表,揭示了从传统药用植物雷公藤中分离提取的雷公藤红...
展开详情

写作素材: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三)

3、内阁“首秀”树榜样,总统减薪兑现诺言法国新内阁于2012年5月17日下午在爱丽舍宫召开首次会议,先向自己“开刀”,总统和内阁成员减薪是会议首要议题,以期在...
展开详情

着陆月球

着陆月球当“阿波罗”11号绕月飞行第三周时,在月球轨道第一次放了电视实况转播。千百年来,美丽的月球带给人们说不完的动人传说,但这时镜头中出现的却是死气沉沉的火...
展开详情

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自测题一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句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A.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B.一丈青大娘...
展开详情

荆州三求计出自哪本书 荆州城刘琦三求计概括

“荆州三求记”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三求记”这个故事讲述了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琦因为担心被后母蔡氏加害,而三次向诸葛亮寻求计谋的故事。在刘琦第三次求...
展开详情

语文病句表意不明专项训练六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16.为一揽子落实本校向"希望工程"、"烛光工程"捐助的事,他一大早就召集三个学校的领导人研究这件...
展开详情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翻译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茅草房的庭院因为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有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色的田地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
展开详情

九只鸟打一字 九只鸟打一字的谜底是什么

“九只鸟打一字”的谜底:鸠。解谜思路:根据句意,将“九”、“鸟”两字合并为新字“鸠”。鸠是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比如斑鸠。在这个谜语中,“九只鸟”是谜面,“打...
展开详情

劝学原文 高中劝学原文朗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ɡ)绳,輮以为轮,其曲中(zhònɡ)规。虽有槁暴(gǎo pù),不复挺者...
展开详情

R5519的“碰撞环形星系”

一个由澳大利亚人领导的多国天文学家小组日前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罕见环形星系。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早期星系如何形成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据《自然天文学》...
展开详情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学好文言文之诵读课的基本特点

诵读课有两个基本特点:1、核心是培养语感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如同各民族视自己的共同语为习惯一样。前面已经说过,语言...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