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墨与砚这则寓言获得什么启示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墨与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墨与砚这则寓言获得什么启示

《墨与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墨与砚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很多时候孤军奋战不是最好的选择,学会让1+1>2,最大化地发挥彼此的价值,才能更加靠近成功。

《墨与砚》

最好的朋友往往也会闹点别扭,墨与砚从来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伙伴。假说,他们也有过一次矛盾。

有一天,黑墨忽然长叹一声,对砚台说:“老兄啊!我不想跟你厮守下去了。就凭我这副乌黑硬朗的身骨,到哪儿不受欢迎?干吗要在你这小天地里转一辈子呢?”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砚台翻了翻眼皮,瞪着黑墨问。

黑墨昂着头,傲慢地答道:“你这点小肚子,岂能容纳我这块大料?你瞧我稍微转动一下身子,就碰到你的腹壁;再一转身,就要顶穿你的肚皮了。要是让我出去,在桌面上或是地面上打转转,保证可以磨出更多的墨汁来。”

“我劝你别好高鹜远了,”砚台笑了笑对黑墨说,“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一事无成。”

“哼!你压制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想压我一辈子吗?”黑墨拉长了他那副黑面孔,气势汹汹地质问砚台。

“我这是好心劝你,听不听由你。”

“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离开你!”说完,黑墨腾地跳出砚台,在桌面上呼呼啦啦地转动起来,一边转一边高声对砚台说:“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能耐!瞧我转得多灵活,多带劲,简直就像在溜冰场上进行滑冰表演一样!”

黑墨转啊,转啊!转得头昏眼花,猛一跤跌在桌面上,腰也扭了,腿也折了,可是瞧瞧桌面上,却一点墨汁也没有。

砚台诚恳地说:“你不听忠告,才吃了这个大亏。你把自己的'能耐估计得太高了,其实,离开了水和我,你又有什么作为呢?快回来吧!”

黑墨重新跳进砚台,转上几圈,脚下就涌出了香喷喷的墨汁。

从此以后,黑墨就安心地在观台里转磨,再也不想跳出去了。

最新教育科普

彗星寿命有多长

彗星的现象比较复杂。彗星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目前的观测还不能够完全弄清楚。从彗星的光谱分析知道,彗星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射电观测告诉...
展开详情

太阳黑子之谜

太阳的表面并不是无瑕的,有时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黑斑,这就是太阳黑子。我国对黑子的观测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详细地记载在我国...
展开详情

备考作文复习:闪击一六八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闪击一六八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刚踏进这溢着芳香的校园,在花丛里找到了读书的学长,在食堂边找到了爱心的捐书活动,在运动场上找到了奔跑的健儿,但最令我难忘的是找到了一...
展开详情

作文佳作欣赏:我依然飞翔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题记无尽的黑夜侵蚀着我那无尽的愁思,周围是可怕的静寂,我起身来到窗前。风很冷,绕过起伏的窗帘,刺透了我麻木的神经,我哆嗦了一下,...
展开详情

外星人与雷迪裘利亚星

从 1977 年的秋天开始,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鲁斯登附近不断的发生一些很奇妙的事。即不断的有 UFO 出现以及相伴而来的原因不明的空爆声。(从高空传来的爆炸...
展开详情

语文难点词语解释程门立雪等

程门立雪发音chéngménlìxuě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
展开详情

作文备考必备:美丽的插曲

生活如歌,拨开记忆中的层层繁花,倾听着回忆奏出的美丽的插曲,浓墨掺进插曲,轻染我心。姥爷家的日子就是这插曲,美丽而悠远。冬日熹微的晨光撒在姥爷的背上,姥爷又开...
展开详情

化学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本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R5519的“碰撞环形星系”

一个由澳大利亚人领导的多国天文学家小组日前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罕见环形星系。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早期星系如何形成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据《自然天文学》...
展开详情

独特的天王星

“1781 年 3 月 13 日,星期二晚上 10~11 点钟,我正考察双子座 H 星附近一群小星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我将它同双子座 H 星及双子、御...
展开详情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学好文言文之诵读课的基本特点

诵读课有两个基本特点:1、核心是培养语感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如同各民族视自己的共同语为习惯一样。前面已经说过,语言...
展开详情

语文文言文憔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
展开详情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常见表现手法之用典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