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新都桂湖游记》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新都桂湖游记》

新都桂湖游记

钟树梁

新都桂湖,几百年来静静地躺在成都平原上。它不是雄奇壮丽的大自然的山水,只是人工造成的一片平湖。它也不与剑阁争雄,峨眉竞秀。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情趣;有着自己的一段并不平静的历史和丰富多姿的景色。

我想,如果坐在飞机上俯瞰成都平原,在那苍苍茫茫、青绿万顷的麦浪或秋波中,有一颗浮动着的晶莹耀眼的明珠,——如果在荷花盛开的时节,则是一块璀璨的红宝石,光彩夺目;又好象是谁在光滑如玉的青绿缎面上精工绣成的一朵连枝带叶、和烟邑露的鲜花,那便是新都桂湖。

桂湖在成都平原上,虽然静静地处于一隅,却也有着掩不住的光辉。“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桂湖更有着一缕要你心领神会的清光。这清光来自一位四百年前“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明代中叶的学者杨升庵。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能对封建皇帝不阿附,坚忍不拔而又博学多才的伟大文人。我们领会了他的风骨、气节之美,才更加心领神会于同波光云影、同三秋桂子、六月荷花的农香艳色相融台的这一缕清光,更加领略到桂湖的情意。你会情不自禁地反复吟咏:

湖风向客清,

湖月照人明。

别离俱有忆,

风月重含情。

——杨升庵《桂湖曲送胡孝思》

但是,解放前的许多年,湖月湖风,被一些附庸风雅的剥削阶级和无聊文人弄得乌烟瘴气;就是聊以作为点缀品的杨升庵的一座木雕像,在濒临解放时期,也被人挖掉了眼珠,扯落了胡须,割破了抱柏,斫伤了双手,不仅现出了满身狼狈相,而且变成了有眼无珠、有臂无手的盲学士和折肢人。真是生不容于时,死也不容于世,直到了有恨难写、无泪可挥的地步了!至于桂湖上的楼台亭阁,也不仅被蛛丝罩满,为鼠雀占领,并且大部分都成为危险建筑物,只要你稍一不慎,就有自行失足落水的可能。好些房屋都是颓垣败壁,褴褛不堪。也许有人说,草木无情,从前的荷花总同现在的一样好吧?不,草木就是有情。一些豪强者及其大小爪牙们,虐及草木,湖水从不疏浚,荷花任意糟蹋,竭泽取藕,殃及湖鱼;致使湖上风光一年不如一年,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情。桂树摧为薪,日见凋残,而它的新枝,也从没有得到培植,致使桂湖上的百年丹桂,好象许多个百岁以上的老人,在秋风萧瑟之中,虽然也幽香四溢,但是瞻望未来,大有后继无人之感,不胜其慨叹了!

编辑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汇编

解放以后,湖上风月,才归人民管领。十一年内,桂湖曾大翻修两次,小修缮多次,新栽培的桂树达3000多株。桂湖在党和人民的妙手抚摩之下,才从昏沉的噩梦中醒来,得到了回春再造。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重整桂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海除瑕秽,使它回真返本。“杨柳楼台”,是湖上的一处好景致,它左对“交加亭”,右揖“小锦江”,在丝丝垂柳的掩映之中,遥望湖心的点点风荷,使人悠然意远。但在当时却把这一座楼台变成了餐馆,供有闲阶级的享受。于是疱有肥肉,座多杂宾;葱蒜鱼腥之气冲走了荷桂的芳馨,呼么喝六之声吓杀了蝉鸟的清唱;酒肉狼藉,便雕栏画壁也为之污腻。现在撤除了餐馆,让杨柳楼台,名副其实,春风飘拂,双燕归来,吸引着远近的游人。

为了更好地保持特色,使桂湖具有完整风格的美,还打算把很早前湖上修的两座砖桶子楼房拆除。这两座楼房与湖上的其他民族形式的建筑物不相伦类,破坏了桂湖固有的、完整的风格,这好比一件雨过天青缎面袍子上,贴了两块呢绒补钉一样,看起来是不顺眼的。至于新添的建筑,一亭,一楼,一桥,都注意到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调和。如象“杭秋”侧面城墙上的那一个水洞子,过去是空空洞洞,仅有一门。现在在洞子上面增添了一个长方形的房子,全用木材作成,南北两道敞开的楼栏,东西是稀疏的窗棂,地板出人意外地玲珑剔透,可以下见清泉。你说它是亭子,可以;是走廊,也可以;说它是桥,也未尝不可。它是因地制宜,集中了亭、廊、桥三者的优点而创造出的特殊结构。同时它也因景着色,在城墙上下的万绿丛中,把这个建筑物涂成了一色朱红,越更显得俏丽。

说到桂湖的建筑,素以小巧玲路著称。“交加亭”、“杭秋”舫的精致优美,这是游人所容易发现的。其他许多地方,只要你稍为留心,都可以看出其间有着一定的“奥秘”。我走到“绿漪亭”前,过了石板桥,到这座六方形的亭子内小憩。过桥上岸,才发现这个石板桥在极其平凡之中自有其不平凡之处。它是用宽约一公尺、长约一公尺半的石板三块半接凑而成的。如果从亭四笔直地铺上岸来,只消三块石板就够了,但那桥和亭的形状就很像一个小孩子玩的“巴郎鼓”,而且是头大尾巴短的“巴郎鼓”,未免太不好看了。现在多用了半块石板,便觉得屈曲有致。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原建筑者的匠心。这是从极小之处谈的。如果就桂湖的整个布局而言,我虽然对于亭园设计是一无所知,但也感觉得这一个面积为六七十亩并不算太大的桂湖公园,它最主要的优点是不会使你一眼望穿,一览无余。“一花一世界”,一处亭台就是一重境界。它们或西湖迎月(如“小锦江”),或横百湖心(如“飞虹桥”“枕碧亭”一带),或亭桥映带(如“飞虹桥”与“绿漪事”),或高标独立(如“观稼台”),没有一处雷同。它们之间互相联属但又各成区域,有照应,有陪衬,其形势有向,有背。因此,湖画联营不太大,亭台也不为多,但构成的景象和境界则使你寻绎不尽。如读好书,每读一遍,总给你一些新的启发。但是桂湖的建筑艺术,也只有在今天才得以荷其精英,遗其粗陋,使它更加符合民族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更为丰满、失丽的姿容。

桂湖里,升庵纪念馆的建立是在党的领导同志的鼓励之一下,得到全口各地的支持、协助而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的。杨升庵距离我们的时代虽然不算太远,但是,“独惜升庵真迹荒”,只字片纸的搜集都颇不容易,煞费心思.为了探寻仅有的一幅画得最早的杨升庵的美容(是明代画的,不是现在挂在馆内的那一张),曾经动员了不少的人,经历了多少城乡,辗转请求。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结果,但已有了明确的线索可寻,相信总有一天会把这张遗像寻访出来。又如升庵的墨迹,存在世上的已寥寥无几,四川省博物馆得到了一幅临王羲之草书的真迹,真好象得到连城拱璧一般,郑重地转送了纪念馆。我们展开了这一张条幅,恍若见到了升庵先生的面目。确如林山腴先生三十年前在题辞中所说:“虽绢素黯澹。而离合驰骤,神采奕奕,犹复动人。”关于升庵先生的书籍,几年来也搜得不久开庵著述浩繁,共四百多种,古来罕有其比,但是零落散失很多。现在纪念馆已收藏有七十多种较好的图书。其中有明刻善本若干种,如《李卓吾读升庵集》就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难得的书。现在在党的领导和启发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方针的深入贯彻中,研究杨升庵著作、思想,批判地继承他留给我们的遗产,巳成为许多人重视的课题。那么,升庵纪念馆从四面八方搜集得来的这些几乎“羽化了”的图书、文物,就将为研究杨升庵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开辟广阔的道路。‘伪公评注好文章”,邓拓同志的这一个心愿就不愁没有人来实现了。

如果说桂湖是一朵鲜花,升庵纪念馆就是它的精蕊;也可以说纪念馆和夏荷秋桂是桂湖的三绝。

我这次重游桂湖,桂花尚未开放,还是荷花当令的初秋时候。一进国门,一股股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举目一望,只见稀稀疏疏的几朵红莲,而荷叶甚茂。天色虽不早,天气却很好,满以为可以观赏月景。哪里知道,随着一阵电闪之后,急风骤雨,突然袭来。我坐在“小锦江”楼上,披襟当风。骤雨直下,荷珠乱溅,千万柄荷叶直在狂风里打滚,但是并不仆下。云厚天低,荷叶已失去了绿色;好象米颠戏墨,把一池墨水泼在平湖,顿时变成了满湖墨荷一般……

第二天晚上,云淡天高,准无风雨。我坐在“杭秋”的栏干边。但见一缕月光从云缝中穿出,透过树林,照到升庵纪念馆前,我想到了唐人的诗句:“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渐渐地纤云尽散,光满人间。湖山湖水,被月光映照得一片空明。天上只有几点星星,田田的荷叶上却有着干万颗明星。荷叶荷花,轻轻摇动,好象有人在荷模之间凌波微步,来往穿行。

已是夜深。月光愈更明朗,而荷叶越显得碧绿。走到“聆香阁”前,绿叶丛中,分明亭亭玉立着几朵娇花。月光洒了一层薄薄的银粉在她们的深红的面颊上,并把她们的影子投射到水中,引来了唼喋的游鱼。我仿佛听见有人奏起了乐曲,一湾湖水变成了舞池,荷叶轻展绿裙,荷花移动了步子,幽雅、翩跹的“荷花舞”似平要在晶莹朗澈的月光之下欢乐地演出了。

第三天天气特别好,游人也更多。太阳老早就从白云里钻出来,给全湖染上了一层金黄色。我又来到了“飞虹桥”上,凭栏小立。细看荷叶荷花,有的已经抽败了,有些荷叶焦黄,莲瓣脱落了。本来当令的日子已经不长,“菡萏香销翠叶残”,节序变换,已渐渐地成了眼中景了;可是我们却没有“西风愁起绿波间”的心中情;更没有“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的悲感。时代变了,人们的美感也都变了。对那些从前盘亘在心中的诗句,几乎有了隔世之感。如果不是有意地提起,早已淡焉若忘,它们似乎不会渗透到我们的感情中来了。

近十年内,我曾来过桂湖许多次,其中有两次印象最深。一是在土改期中,正是盛暑天气,满湖荷花繁艳极了。记得曾写过这样的诗:“莲花莲叶信鲜妍,到此浑如别有天。待得新都土改后,更看平地涌金莲。”1959年我又来到这里,这回是为了参观农业丰收,又遇着荷花盛开的时节,又曾写过一首《高阳台》词,其中有几句是:“而今处处金莲涌,倚东风,农业花繁。待邀他,湖上诗人,同赋新篇。”

今天第三度来游。虽然荷花远不如上两次的多,但是我的感受却更鲜明深刻。当前战胜自然灾害,增加粮食生产,已成为每一个劳动人民坚决的意愿。试向“观稼台”上望,数百里绿云如海,把佳湖包裹在中心;桂湖里的万柄绿叶又重重护卫着升庵纪念馆,历史人物,乡邦硕彦,如今放射出了新的耿光。正是在如此壮美的图景之上,几朵荷花又开在一望无涯的碧云深处,秋风摇曳,红日映照,它们开得多么艳丽,多么骄傲,又多么地富有刚健清新的精神。我们的时代前进不已,桂湖的面貌也大异从前,人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日新又新的变化发展。正是这样,桂湖的荷花既不同于解放以前,也不同于土改时期,它们的缕缕幽香,盈盈艳色,象征了更新的意义,给人以更多更新的美的享受。

“映日荷花别烊红”,杨万里的这一句诗,移用在今天更为合适,它道出了我门眼前的景物的真美所在;它摄住了今天湖上荷花的精神。

再说荷花,过去的人往往把它比为美人或君子,比为意态柔的美人和洁身自好的君子。今天我们眼底的荷花就有所不同。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刚劲。它不畏烈日酷暑,急凤暴雨,敢于与天斗争;他常与清风明月为伴,设想很高,但又绝不脱离生长和哺育它的泥土;它有香有色,有莲买、荷梗,可供观赏,可供食用,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它的品格可以比拟敢于同封建王朝执言力争,饱受廷杖而不惧,远遭迁流而不屈,虽在放逐途中还放声高吟“天教奇景换豪吟”的诗句,虽在终身幽絷的境况里,还能博坊风土人清,山川文物,交流民族文化而著作等身的杨升庵先生。它的品格在今天更可以象征各族人民的高尚风格。

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它红得多么健旺,多么生意盎然,又多么地引人深思和遐想。

1961年8月27日

最新教育科普

天葬卫星与太空公墓

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死后安葬在风景幽美的地方,但美国人现在则不 同,他们喜欢被葬在太空,称之曰“太空葬”。进行“太空葬”的办法是发射天葬卫星。天葬卫星也是人造...
展开详情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带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
展开详情

作文备考必备:爬山也能学作文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偶尔出去走一走,转一转,不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吗?不久前的一个双休日,我正准备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一路上的风景...
展开详情

初中英语知识点:副词考点解析

1.-OnemoresatellitewassentupintospaceinChinainMay.-Right.Thegovernmentspoke____...
展开详情

语文现代文阅读:又是一年

王华《又是一年》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①看看又到了年根岁尾,很多人却觉得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但对我来说却不是这样。想起有一年我在新加坡过年,除夕晚上...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

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人)。3.最先到达美洲的...
展开详情

语文仿句进阶背诵例句十

119.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只有__。仿句...
展开详情

知识点之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翻译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翻译是什么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是:有学问的有才智的人,靠努力学习,而成才,多问才能明白懂得更多知识。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实知》。原文为:不学自知,...
展开详情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意思 拨开云雾见天日整首诗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字面意思如下:拨开乌云就可以看见明亮的太阳,等待得够久就能看见云雾散开,见到明月的月亮。“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展开详情

a加b乘以a减b等于多少 a加b乘以a减b怎么算

a加b乘以a减b等于a²-b²。a²-b²=(a+b)(a-b)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差公式是(a-b)²=a²-2ab+b²。平方差公式是指两个数的和...
展开详情

∽是什么符号意思 ∽代表什么意思

∽是几何学符号,表示几何图形相似,其定义是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判定方法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
展开详情

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