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练习题之陆地生活的动物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陆地生活的动物

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陆地生活的动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狼、虎、狮都是食肉动物,它们的牙齿共有的特点是()。

A.臼齿发达B.门齿退化C.犬齿退化D.犬齿发达

2.蚯蚓属于()。[来源:学科网ZXXK]

A.环节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脊椎动物

3.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

A.犬齿和盲肠发达B.犬齿不发达和盲肠发达

C.臼齿和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和盲肠不发达

4.一条蚯蚓在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这主要与蚯蚓的()有关。

A.刚毛B.肌肉C.体节D.黏液

5.下列关于家兔体毛的叙述中,能正确说明其重要生理功能的是()

A.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B.体毛柔软光滑,使家兔更美丽

C.家兔一年中可换两次毛

D.绒毛能保温,粗毛能散热,它们对维持体温恒定有重要意义

6.下列有关蚯蚓的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直接进入体壁内的毛细血管

B.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与其呼吸功能相适应

C.蚯蚓体表湿润,有利于呼吸

D.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蚯蚓湿润的体壁排出

7.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里,很快会死去,是因为()

A.体表粘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B.体内水分蒸发,失水过多

C.灰尘阻滞了呼吸通道D.干燥的环境中没有食物

8.家兔的牙齿分化为()

A.门齿和犬齿B.门齿和臼齿C.犬齿和臼齿D.门齿、犬齿和臼齿

9.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的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B.吸收营养C.辅助呼吸D.爬行

10.蚯蚓完成呼吸作用的结构是()

A.肺B.鳃C.口D.体表

11.判断蚯蚓"前端"的简便方法是

A.体色较深的一端是前端B.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C.长有刚毛的一端是前端D.较粗大的一端是前端

12.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

A.自由运动B.协助呼吸[来源:学。科。网Z。X。X。K]

C.减少体内水分蒸发D.保持体温恒定

13.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A.完全用肺呼B.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D.用鳃呼吸

14.夏季雨后,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许多蚯蚓,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B.地面上更容得到食物

C.地面上比土壤中更加潮湿

D.雨后地下缺少空气,爬到地面上便于呼吸

15.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腔肠动物

16.将蚯蚓放到干燥的草木灰中,不久便会死亡,原因是()

A.无法呼吸B.无法取食C.无法运动D.无法感受刺激

17.与家兔保持恒定体温无关的一项是()

A.体表有光滑柔软的毛B.心脏分为四腔

C.身体有发达的四肢D.两条循环路线,输送氧气能力强

18.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A.两栖动物B.腔肠动物C.爬行动物D.环节动物

19.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为了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有利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20.夏季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的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食物B.雨后蚯蚓需要晒太阳

C.雨后土壤中缺氧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二、判断题

21.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22.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肌肉()

23.(5分)是非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陆地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3)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4)骨骼肌既能牵拉骨,又能推开骨,因而只要一块肌肉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5)对于不同种动物个体来说,如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相同,则学习的速度也就相同。()

24.蜥蜴的皮肤干燥而粗糙,但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多散失。

25.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

三、连线题

26.下面是生物体的结构,将所选相应生理功能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外骨骼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根毛B.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3)卵巢C.防止水分散失

(4)咽D.分泌雌性激素

四、填空题

27.门齿适于____________,臼齿适于_____________,犬齿用于__________。

28.蚯蚓的呼吸靠来完成。空气中的氧气渗进体壁里的,由它带给身体各细胞,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由体表排出。

29.为适应陆地生活,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的结构,如蝗虫的;一般都有支持躯体和的器官;身体内部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各种呼吸器官,如蝗虫的和兔的;还普遍具有发达的和,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30.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31.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的作用是。

32.家兔的心脏分为四个腔,血液循环有和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家兔的体温。

33.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

34.家兔的心脏分四个腔,它们是、、和。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35.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体表被毛、、。与鸟类一样,体温。

36.与狼等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相比,兔等植食性动物的牙齿的显著特点是.

五、综合题

37.(8分)下图是蚯蚓外形图(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标是蚯蚓的_______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蚯蚓背面颜色_____________,腹面的颜色_____________。

(3)蚯蚓在粗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________。

(4)填出图中的序号名称:[1]__________;[2]__________。

(5)蚯蚓的呼吸靠_________来完成。

38.取一条活的蚯蚓,放置玻璃板上观察:

(1)蚯蚓身体的前端在端(填A或B),判断方法是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它和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的。

39.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据土图回答:

⑴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结构的名称

1234

⑵图是家兔的牙齿,图是狼的牙齿,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只有和没有。适于切断植物纤维,适于磨碎食物,除此之外家兔消化道上有发达的这些都是与食草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40.下图是两种动物牙齿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本题6分)

(1)填写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②;③。

(2)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简要说明你判断的依据。人类的牙齿有几种齿型?。

41.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它靠近蚯蚓身体的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的一条。

42.麋鹿俗称四不像,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兽类,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该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该类动物与人类都用呼吸。

(2)如上图,是麋鹿的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示意图,与它的牙齿相比较,狼的牙齿多了的结构是。根据牙齿的分化情况可以判断出:麋鹿最可能是动物。(选填"食肉"或"食草")

(3)现在,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90多种,有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华南虎、红珊瑚、丹顶鹤、中华鲟等。请写出部分动物的所属类别:扬子鳄、红珊瑚。

43.(10分)如图A和B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图是家兔的牙齿,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依据是,家兔的牙齿只有[1]齿和[4]齿,没有[2]齿,这与它的植食性生活有关,狼是肉食性动物,三种牙齿都具有。

44.(每空2分,共10分)发展生态农业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物质和能量,使0.25亩的土地产生了年产值几万元的收入。

⑴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⑵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原因是。

⑶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入沼气池,利用

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⑷生态型农业要求环保.、安全.、无毒害。种植葡萄时,白粉虱会严重危害葡萄,为减轻葡萄虫害,又生产无公害葡萄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性外激素来代替农药杀灭害虫,它可以干扰雌雄虫的,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45.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是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请判断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哪一端?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的感觉,这是摸到了,它具有的功能。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

46.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来源:Z*xx*k.Com]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并回答:[1]的作用;[2]的作用是,[3]的作用是。

(2)图是家兔的牙齿,这与生活相适应。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尖锐锋利,适于,

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六、探究题

47.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请你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下图,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

(1)请你作假设。

(2)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在(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

(4)你的解释是蚯蚓的呼吸是靠

48.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2)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49.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相关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你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成体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体节数很多,你用什么办法估计其体节数的?又快又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3)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到有刺手的结构是,它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你告诉我其中的道理吗?。

(5)通过玻璃棒或光线分别刺激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发现它对外界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身体的。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回适合蚯蚓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50.为了探究"蚯蚓的运动速度是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一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硬纸板上,在蚯蚓前端的硬纸板上做了记号,作为蚯蚓的起跑线,并记录下一分钟后蚯蚓前进的距离,然后将蚯蚓放在与硬纸板大小相同的玻璃板上,也记录下蚯蚓一分钟后前进的距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3.本实验的变量是:。

4.该同学设计的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

5.实验中蚯蚓的体壁要始终保持湿润,原因是:

6.做完实验后,应对蚯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肉食性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

2.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属于环节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C

【解析】

试题分析:臼齿适于磨碎事物,盲肠适于消化植物纤维,家兔的臼齿和盲肠都发达,是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选C

考点:本题考查家兔消化吸收的特点,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家兔牙齿的分化和功能,了解家兔的消化系统特点。

4.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靠肌肉和刚毛配合进行运动,在纸上蚯蚓的刚毛能固定身体,从而产生运动;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蚯蚓的刚毛不能很好地固定身体,也就不能快速运动,所以蚯蚓在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选A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运动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蚯蚓的运动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具体问题。

5.D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绒毛能保温,粗毛能散热,它们对维持体温恒定有重要意义,选D

考点: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记住并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认清家兔体毛和体温恒定的关系。

6.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体壁表面有丰富的黏液,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入体壁,再进入其内部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同时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渗出,所以"空气中的氧气直接进入体壁内的毛细血管"错误,选A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明白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

7.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里无法呼吸,很快就会死去,选A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生理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蚯蚓的呼吸原理,能从表象中分析出根本原因。

8.B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五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五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故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9.A

【解析】

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0.D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体表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表,再进入体表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表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表来完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11.B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

12.C

【解析】

试题分析:陆地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为了防止水分散失,以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一般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蝗虫有外骨骼。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13.A

【解析】

试题分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交织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所以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的呼吸。

14.D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夏季雨后,由于雨水填满了土壤中的缝隙,地表湿润造成了地下氧气不足,蚯蚓的呼吸受阻,因此蚯蚓都到地面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15.B

【解析】

试题分析: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爬行类和鸟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多数哺乳类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但少数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如鲸、海豚等就是水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所以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特征。

16.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将蚯蚓放到干燥的草木灰中,蚯蚓的体壁不能保持湿润,影响其呼吸,不久便会死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

17.C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具有保温作用,心脏四腔,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运输氧气的能力强,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家兔具有发达的四肢,适于奔跑和跳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18.C

【解析】

试题分析: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19.B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20.C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21.×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

22.×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肌肉)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蛇等动物有发达的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因此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骨骼。[来源:学.科.网]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运动结构和特点。

23.(1)×(2)√(3)×(4)×(5)×

【解析】

试题分析:(1)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如鱼类;但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还有乌龟等爬行动物也是用肺呼吸的,大部分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兔的肺等,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2)由于陆地环境比较复杂,所以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

(3)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也不同等,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

(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相互配合活动,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因此,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

(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动物的呼吸,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两栖动物,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点评:此题是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涉及的知识点多,要能轻松解答此题,需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4.对

【解析】

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的特点。

25.错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这与家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考点: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知家兔属于植食性动物,没有犬齿。

考点:

点评:

26.(1)C(2)A(3)D(4)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生物结构的一些功能,根毛分布在成熟区,能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所以说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昆虫的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27.切断食物磨碎食物撕裂肉食

【解析】

试题分析:肉食性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

28.湿润的体壁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蚯蚓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里的毛细血管,由毛细血管运给身体各细胞,体壁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来源:Zxxk.Com]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蚯蚓的结构和生理知识,明白蚯蚓的呼吸过程。

29.水分散失外骨骼运动气管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在陆地生活就要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如蝗虫的外骨骼,还要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蝗虫的气管和兔的肺都是在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还要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用生物适应环境的思想去解析陆地生活的动物具备的特点。

30.肺

【解析】

试题分析: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1.刚毛协助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

32.体循环肺循环恒定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即: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输送氧的能力强,利于体内有机物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体循环:左心室→体动脉→身体各部→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兔的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

33.外骨骼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外骨骼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的体表有鳞或甲,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34.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即: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左心室→体动脉→身体各部→体静脉→右心房,由于血液流经各器官时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肺是家兔的呼吸器官,当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外界空气中的氧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知识,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35.胎生哺乳。恒定。

【解析】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体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温恒定。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

36.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牙齿的不同点,可以从动物的食性来解答.

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

故答案为: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

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点评:动物牙齿的不同与其食性有关.

37.(1)前此端有口和环带(2)较深较浅(3)快(4)体节环带(5)体壁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身体的前端有一体节特别大,光滑为环带,所以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2)光对动物的影响很明显,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蚯蚓的身体背面的颜色较深,腹面浅淡,这就与阳光的照射有关系,背面向上,能接受阳光,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形成黑色素,因此颜色较深,而腹面背光,不利于黑色素的形成,故颜色较浅;

(3)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4)蚯蚓由许多1体节组成,在身体的前端有一体节特别大,光滑为2环带;

(5)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结构特征。

38.(1)A靠近环带的位置是前端(2)粗糙刚毛肌肉(3)湿润的体壁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圆,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是刚毛。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形态结构。

39.(1)门齿臼齿臼齿犬齿

(2)BA门齿臼齿犬齿1门齿2臼齿盲肠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1是门齿,2是臼齿,3是臼齿,4是犬齿;

(2)与动物的食性相适应,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肉食性动物的牙齿除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犬齿的分化;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狼是肉食性动物,所以图A是狼的牙齿,B是家兔的牙齿,家兔的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家兔的食性相适应,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这样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不易分解的植物纤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牙齿的分化。

40.(1)①门齿;②犬齿;③臼齿

(2)B犬齿比较发达人类的牙齿有三种齿型。

【解析】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狼是肉食性动物,牙齿除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犬齿的分化,犬齿发达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

(1)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门齿;②犬齿;③臼齿。(2)B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简要说明你判断的依据犬齿比较发达。人类的牙齿有三种齿型。

考点:哺乳动物的牙齿特征。

41.(1)环带前(2)刚毛肌肉(3)糙纸上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因此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租糙不平的小突起,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对身体的支持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能正常爬行的是糙纸上的蚯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的特征。

42.(1)胎生、哺乳;肺。(2)犬齿;食草。(3)爬行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

试题分析:(1)麋鹿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哺乳动物的呼吸方式是用肺呼吸。

(2)由图可以看出麋鹿的牙齿有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根据牙齿的分化情况可以判断出麋鹿是草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狼相比,狼的牙齿多了犬齿--用于撕扯食物。

(3)扬子鳄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爬行动物。红珊瑚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而大熊猫、白鳍豚、华南虎、丹顶鹤、中华鲟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哺乳动物的特点,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哺乳动物的特点、牙齿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同时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3.AB门齿臼齿犬齿

【解析】

试题分析:1、5是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3和4是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5是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图中A表示家兔的牙齿,因为它没有锐利的犬齿,只有臼齿和门齿,为草食性动物,家兔为草食性动物,其牙齿具有门齿和臼齿,图中B表示狼的牙齿,狼为肉食性动物,其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所以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食性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

44.⑴异养(腐生)

⑵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⑶细菌(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释放的高温发酵(或无氧呼吸)

⑷通讯

【解析】

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蘑菇靠分解棉籽壳等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营养维持生存,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又被植物利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分解者,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2)蚯蚓身体细长,有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故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目的是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3)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入沼气池,利用细菌(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释放的高温,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发酵(或无氧呼吸)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4)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就是模仿利用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来引诱雄虫进行诱杀,属于模仿利用昆虫的通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环节动物蚯蚓的呼吸、动物通讯的应用。

45.(1)体节(2)前端;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3)刚毛

(4)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

【解析】

试题分析:(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相似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蚯蚓身体分节,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据此判断图为蚯蚓身体的是前端。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

(4)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考点:蚯蚓的特征。

46.(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

(2)B.草食性A.犬齿撕裂食物

【解析】

试题分析:(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①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②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③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2)哺乳动物中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由于盲肠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而肉食性动物一般不食草,所以其腹腔内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因此A图是家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B.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牙齿的特点以及主要特征。

47.(1)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2)水分(湿度)

(3)潮湿

(4)湿润的体壁

【解析】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快,变量就是土壤湿度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1)根据: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有影响吗?假设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

(3)实验结果:蚯蚓在潮湿土壤的一边;

(4)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蚯蚓的活动。

48.(1)乙干燥细土很快吸收蚯蚓体表的水分,使体表干燥,呼吸发生障碍

(2)甲湿土能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保证正常的呼吸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甲瓶中用的是湿土,能能保持蚯蚓体壁湿润,利于呼吸,是蚯蚓能正常存活,而乙用的是干燥的土壤,容易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蚯蚓无法呼吸,导致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直至死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49.(1)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2)先测量体长,再数一数1厘米体长内所含有的节数,乘以体长数即节数(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3)刚毛

(4)因为蚯蚓是通过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的

(5)前端

【解析】

试题分析:(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没有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2)由(1)可知,蚯蚓的体节都彼此相似,因此,先测量蚯蚓的体长,再数一数1厘米体长内所含有的节数,乘以体长数就是蚯蚓的体节数。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

(4)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5)蚯蚓身体的前端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因此,用玻璃棒或光线分别刺激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发现它对外界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身体的前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蚯蚓的运动。

点评:此题为探究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结构、环带的位置、呼吸结构、刚毛的分布功能等。

50.(1)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吗?

(2)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能。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6)放回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的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蚯蚓的运动。

点评:此题为实验探究题,难度中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运动和对照实验的要求。

最新教育科普

天葬卫星与太空公墓

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死后安葬在风景幽美的地方,但美国人现在则不 同,他们喜欢被葬在太空,称之曰“太空葬”。进行“太空葬”的办法是发射天葬卫星。天葬卫星也是人造...
展开详情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带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
展开详情

作文备考必备:爬山也能学作文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偶尔出去走一走,转一转,不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吗?不久前的一个双休日,我正准备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一路上的风景...
展开详情

初中英语知识点:副词考点解析

1.-OnemoresatellitewassentupintospaceinChinainMay.-Right.Thegovernmentspoke____...
展开详情

语文现代文阅读:又是一年

王华《又是一年》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①看看又到了年根岁尾,很多人却觉得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但对我来说却不是这样。想起有一年我在新加坡过年,除夕晚上...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

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人)。3.最先到达美洲的...
展开详情

语文仿句进阶背诵例句十

119.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只有__。仿句...
展开详情

知识点之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翻译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翻译是什么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是:有学问的有才智的人,靠努力学习,而成才,多问才能明白懂得更多知识。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实知》。原文为:不学自知,...
展开详情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意思 拨开云雾见天日整首诗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字面意思如下:拨开乌云就可以看见明亮的太阳,等待得够久就能看见云雾散开,见到明月的月亮。“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展开详情

a加b乘以a减b等于多少 a加b乘以a减b怎么算

a加b乘以a减b等于a²-b²。a²-b²=(a+b)(a-b)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差公式是(a-b)²=a²-2ab+b²。平方差公式是指两个数的和...
展开详情

∽是什么符号意思 ∽代表什么意思

∽是几何学符号,表示几何图形相似,其定义是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判定方法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
展开详情

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