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练习题之健康地生活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健康地生活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1、人类的疾病:非传染病: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有害的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引起的。

传染病:人体受到细菌、疾病或寄生虫等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

2、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传染源: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性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2)切断传播途径(如教室常通风)

(3)保护易感人群(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

5、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要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例如: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对淋病要以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对患者及时治疗。)

6、人体免疫的三到防线:

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类型:属非特异性免疫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类型: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类型:特异性免疫

7、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从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第三道防线)

8、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本等异物)叫做抗原。

9、免疫的功能:①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监视、识别、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引发某些疾病,如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食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监视、识别、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的功能过强移植器官会发生排斥现象。

10、安全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的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11、药处方药:必须凭职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物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

12、急救:(1)拨打"120"紧急呼救电话。(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每分钟吹气15-20次,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4-5次心脏挤压。)

(3)出血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呈红色。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

外出血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13、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4、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保持愉快的心情方法:1、转移话题法律2、宣泄法3、自我安慰法

15、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1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17、通过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你能分析出酒精和烟草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吗?答:通过对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现象分析可知,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高浓度酒精主要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有促进神经兴奋作用。

18、你能说说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吗?[来源:学*科*网Z*X*X*K]

答:酗酒后,酒精可损伤人的心、血管系统,还能使大脑处理过度兴奋状态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和记忆性减退,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可能导致人死亡。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等,还可能诱发肺癌。

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吸毒者为支付吸毒巨资而不惜诈骗、偷盗等,严重危害社会。

19、健康的生活方式:指营养配餐,坚持休息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0、艾滋病、非典、流感、肝炎、肺结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试从传染病的三个流行环节来分析如何预防传染病?

艾滋病:病原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通过体液传播(1)性传播(2)母婴传播(3)血液传播

易感人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预防:不静脉注射毒品,不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拒绝接受注射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非典:病原体:SARS病毒。传染源:非典患者及SARS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所有人

预防措施:1、将非典患者和SARS病毒携带者及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隔离起来,通过控制传染源来预防非典。2、切断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方法,做到勤洗手、勤通风、经常消毒,去医院戴口罩,防止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我们体内。3、没有研究出非典疫苗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喝医院和药店出售的"养肺汤"以达到提高抵抗力,预防非典的目的。

流感:病原体:流感病毒。传染源:流感患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所有易接触传染源的免疫力差的人。

预防:1、患者回家休息来控制传染源2、经常开窗通风、熏醋、保持空气流通,用醋杀灭病菌,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3、喝"板蓝根"冲剂预防,来保护易感人群。

肝炎:病原体:肝炎病毒。传染源: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饮食[来源:学科网ZXXK]

易感人群:所有易接触传染源的免疫力差的人。预防:主要运用饭前洗手、餐具消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同时可运用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

肺结核:病原体:结核杆菌。传染源:肺结核患者或结核杆菌携带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易感人群:所有易接触传染源的免疫力差的人。[来源:学科网]

预防:病人可以隔离,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勤消毒,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巾掩住口鼻。除此之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儿童接种卡介苗,都可预防或减少结核病发生。[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1、传染病按病原体分: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伤寒(伤寒杆菌)、蛔虫病、绦虫病、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结核(结核杆菌)

血液传染病:疟疾(疟原虫)、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黑热病、丝虫病(丝虫)

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炭疽病(炭疽杆菌)、破伤风、血吸虫、沙眼、癣

最新教育科普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参考答案1.D解析: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要的用量,称为剂量。如果少于这个剂量,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果用量加大,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中毒...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过去进行时例题(3)

1.Tom,______commonfashionmodel,hasbeencalled“______’sGoodDad”byviewersAfterappe...
展开详情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 周敦颐爱莲说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濯清涟而不妖。原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的...
展开详情

英语名词知识点:名词的单数和复数

单数和复数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形式后加词尾“-s”构成,其主要变法如下:(1)一般情况在词尾加-s,例如:book→books,...
展开详情

英语考点:has gone to的区别

hasgone(to),hasbeen(to),hasbeen(in)的区别(1).have/hasbeento表示:曾经去过某地(已经回来了),常用于第三人...
展开详情

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宇宙的95%分别由暗物质(27%)和暗能量(68%)组成,而“正常物质”(我们看到的东西)只占宇宙的5%。这意味着,如果你将可见宇宙中所有你能看到的和与之互动...
展开详情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健康知识测试卷

初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初二、高一)_______市________区(县)_________学校______年级性别_____一、知识题(一)判...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清朝的闭关锁国

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当时西方的殖民统治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
展开详情

物理知识点:电流的测量

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
展开详情

物理考点:浮力的概念及三要素

浮力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三要素是什么?浮力的概念: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三要素:1;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
展开详情

历史知识点: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
展开详情

语文文学常识: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