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8岁女大学生在接受健康检查时,常规尿检发现糖尿,该生将自己的种种不适归于住校后的焦虑。不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解答题

一名18岁女大学生在接受健康检查时,常规尿检发现糖尿,该生将自己的种种不适归于住校后的焦虑。不适症状包括过去3个月体重减少(5kg),烦渴,夜间多尿,乏力,并伴有3次阴道真菌感染。上大学前患过一系列的上呼吸道感染,家族糖尿病史呈阴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空腹血糖15.6mmol/L(正常值6.1mmol/L以下),尿糖和尿酮体呈阳性。在上述证据和其他检查结果的基础上,确诊为1型糖尿病。试解答:(1)该病例现有主要治疗方案是什么?(2)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正常体重或低于正常体重,先前有病毒感染史的年轻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症发作,表明高血糖很可能是由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引起的,该病例可诊断为胰岛素缺乏型(1型)糖尿病。现有治疗方案是控制饮食并应用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对1型糖尿病无效。血糖严密控制可降低糖尿病长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必须监测患者的血与尿中的糖浓度,以便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剂量调整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进食、运动、疾病等。调整剂量主要包括调整注射用胰岛素总量及调整所用药中的短效和中效、长效胰岛素制剂所占的比例。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一名中年患者主述双侧腕、膝关节出现晨僵和疼痛。查体可见关节部位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度贫血、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据此,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给予口服萘普生440mg/d治疗,一周后增加剂量至880mg/d。患者的关节症状显著减轻,但出现明显的烧心反应,且应用抗酸药无效。改用塞来昔布后,关节症状和烧心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两年后,该患者又因关节症状就诊,查体发现手、足、腕、肘和膝关节均出现红、肿和触压痛。现在应该采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应该同时采用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如来氟米特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该患者已经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曾采用非选择性NSAIDs(大剂量萘普生)治疗时患者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更换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后,关节症状和烧心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②塞来昔布对COX-2的选择性高于COX-1约375倍,治疗剂量下对COX-1无明显影响;故其主要特点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的NSAIDs。③采用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患者,男性,32岁,记者,因采访任务进入疟原虫发病疫区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全身发冷、发热、多汗等症状,遂入院诊治。诊治期间该患者突然昏迷,给予二盐酸奎宁静滴抢救,抢救过程中患者又出现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后改用青蒿素继续治疗。讨论问题:(1)简述抗疟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2)试述对上述患者改用青蒿素进行抢救的药理学依据。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1)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疟药包括:①氯喹、奎宁:与疟原虫的DNA结合,抑制DNA的转录,从而抑制疟原虫的蛋白质合成。临床常见用于杀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控制疟疾症状;对肠外阿米巴病有较好疗效。②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过产生自由基,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生物膜产生严重破坏作用,或与原虫蛋白结合,使之死亡。临床常见用于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③伯氨喹: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其诱导疟原虫的活性氧产生或干扰其线粒体电子转运有关。临床上用于杀灭良性疟的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是控制疟疾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请根据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混悬液)处方组成,说明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工艺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附: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处方①醋酸可的松②硝酸苯汞③羧甲基纤维素钠④吐温80⑤硼酸⑥蒸馏水加至全量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1)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①主药——醋酸可的松②抑菌剂——硝酸苯汞③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④表面活性剂——吐温80⑤渗透压调节剂——硼酸⑥溶剂——蒸馏水(2)工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①醋酸可的松微晶的粒径应控制在5~20μm之间,过粗易产生刺激性,降低疗效,甚至会损伤角膜。②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配液前需精制。本滴眼液中不能加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有配伍。③为防止结块,灭菌过程中应振摇,或采用旋转灭菌设备,灭菌前后均应检查有无结块。④硼酸为pH与等渗调节剂,如果选用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患者,女,50岁,因肝内胆管结石准备行左肝叶切除术,需行静吸复合全麻。术前晨访,发现患者由于担心手术,非常紧张,心率、血压升高,无法配合准备工作。麻醉医生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几分钟后患者安静下来,顺利完成术前准备。推入手术室完善手术准备后麻醉诱导开始,逐步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手术中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微量注射泵输注,吸入七氟烷,间断推注阿曲库铵,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讨论问题:静吸复合麻醉中各种药物的药理学基础及注意事项。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这是一例复合麻醉用药。选用具有抗焦虑、镇静作用的苯二氮类咪达唑仑以消除患者术前紧张与焦虑。与地西泮等其他苯二氮类药相比,咪达唑仑特点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已取代地西泮,成为最常用的苯二氮类术前药和静脉诱导麻醉药。咪达唑仑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但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其程度与剂量相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镇静时使用需慎重。此例患者采用的是静一吸复合麻醉,即咪达唑仑、丙泊酚两种非挥发性全身麻醉药和七氟烷一种挥发性吸入全身麻醉药,再配合使用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性镇痛药以及阿曲库铵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54岁男性患者,主述间断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于活动劳累或快步行走时即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憋气,胸痛向左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停止活动可缓解。近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伴呼吸急促、心悸、大量出汗。患者无糖尿病和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哮喘;有10余年高血压病史,遵照医嘱每日口服赖诺普利(5mg)和氢氯噻嗪(25mg)。体格检查:体重96kg,心率98次/分,血压160/100mmHg,发作时ECG显示S-T段水平压低>1mm,肌钙蛋白<3.0ng/ml。医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收住冠心病监护(CCU)病房并处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症状后改为口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20mg,每日2次;口服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首次咀嚼法服用阿司匹林300mg,后改为口服,每日100mg;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皮下注射依诺肝素(enox-aparine),每次40mg;继续口服赖诺普利和氢氯噻嗪。讨论问题: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其心绞痛发作更严重和频繁,且在休息时会发作,系介于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潜在危险较大,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发生。通过联合应用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缓解心绞痛症状并防止心绞痛发作,继续服用抗高血压药也有助于心绞痛治疗。硝酸酯类通过舒张静脉、动脉及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量而缓解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为短效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心绞痛症状缓解后,改用长效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药物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临床

药物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A、优化治疗方案B、掌握疾病谱的变化规律C、提高诊断水平D...
展开详情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其原因是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其原因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或病情未充分控制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ACTH突然分泌增高E、垂体功能...
展开详情

男性患者,42岁,于晨起跑步时突感前胸闷痛,伴心悸、大汗,休息10分钟后自行缓解,之后检查心电图无异

男性患者,42岁,于晨起跑步时突感前胸闷痛,伴心悸、大汗,休息10分钟后自行缓解,之后检查心电图无异常。心肌酶在正常范围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临床考虑为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患者自...
展开详情

CO中毒可首选的药物是

CO中毒可首选的药物是A、洛贝林B、二甲弗林C、甲氯芬酯D、尼可刹米E、哌甲酯...
展开详情

下列中药中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是

下列中药中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是医卫类单选题,药学考试单选题,药学(师)单选题,相关专业知识单选题...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