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考点精粹 -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溶液》考点精粹

溶液

1.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拓展:

溶液未必都是液体。如空气、有色玻璃、生铁等也可看作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1)均一性:

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2)稳定性:

指外界条件(如温度)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3.溶液的组成

(1)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溶质的质量是指分散在溶剂里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溶解的剩余物质不能计算在溶液质量中。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3)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为溶剂。


4.说明

(1)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

(2)溶液概念中的关健词语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溶液,一般从是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两方面来判定。

(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l3溶液为黄色,FeCl2溶液为浅绿色。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如水、酒精是纯净物,不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