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考点精粹 -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常见的碱》考点精粹

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_{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吸水性
易吸水潮解
不易吸水
腐蚀性
强腐蚀性
较强腐蚀性
俗名
苛性钠、火碱、烧碱
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俗称石灰乳或石灰浆。
用途
重要化工原料,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实验室里可用它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建筑上用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胆矾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熟石灰还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等

(1)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同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潮解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玻璃器皿里,防止其腐蚀天平托盘。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mathrm{CaO}+\mathrm{H}_{2}\mathrm{O}=\mathrm{Ca}(\mathrm{OH})_{2}$,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生石灰($CaO$)常作食品等物质的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和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mathrm{SO}_{2}$$\mathrm{CO}_{2}$$HCl$等气体。

碱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化学式
$NaOH$
$Ca(OH)_{2}$
化学
性质
其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敌溶液变红色
其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mathrm{NaOH}+\mathrm{CO}_{2}=\mathrm{Na}_{2} \mathrm{CO}_{3}+\mathrm{H}_{2} \mathrm{O}$

$2\mathrm{NaOH}+\mathrm{SO}_{2}=\mathrm{Na}_{2} \mathrm{SO}_{3}+\mathrm{H}_{2} \mathrm{O}$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mathrm{Ca}(\mathrm{OH})_{2}+\mathrm{CO}_{2}=\mathrm{CaCO}_{3} \downarrow+\mathrm{H}_{2} \mathrm{O}$

$\mathrm{Ca}(\mathrm{OH})_{2}+\mathrm{SO}_{2}=\mathrm{CaSO}_{3} \downarrow+\mathrm{H}_{2} \mathrm{O}$

说明:

$NaOH$易溶于水,而$Ca(OH)_{2}$微溶于水。

等量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比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吸收二氧化碳多,所以吸收或除去$CO_{2}$气体常用$NaOH$溶液。

因为$CO_{2}$$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与$Ca(OH)_{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检验$CO_{2}$时常用$Ca(OH)_{2}$溶液。

②氢氧化钠固体密封保存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易潮解;

二是易吸收空气中的$CO_{2}$发生反应而变质为$Na_{2}CO_{3}$

③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H_{2}$$CO_{2}$等。

但是不能干燥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如$CO_{2}$$SO_{2}$$HCl$等。

(2)碱的通性

$NaOH$$Ca(OH)_{2}$在组成上有相似之处,它们的阴离子全部是$OH^{-}$,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碱。不同的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OH^{-}$,因而碱溶液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的这些相似化学性质称作碱的

通性。

拓展:

①除了$NaOH$$Ca(OH)_{2}$(微溶)外,常见的可溶性碱还有KOH、$Ba(OH)_{2}$$NH_{3}·H_{2}O$(氨水)等。

(② $Mg(OH)_{2}$、$A1(OH)_{3}$、$Cu(OH)_{2}$、$Fe(OH)_{3}$等不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③$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