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考点精粹 -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复分解反应》考点精粹

复分解反应

1.概念: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通式:

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用通式表示为AB+CD=AD+CB。

3.特点:

两交换,价不变(即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4.实质:

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交换成分,即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的反应。

5.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注意: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6.常见类型

反应类型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
酸+碱→盐+水
例:$HCl+NaOH=NaCl+H_{2}O$
一种可溶即可
(一般酸可溶)
至少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之一

(1)有沉淀生成
(2)有气体生成
(3)有水生成
酸+盐→新酸+新盐
例:$Na_{2}CO_{3}+2HCl=2NaCl+H_{2}O+CO_{2}↑$
酸必须可溶
碱+盐→新碱+新盐
$Na_{2}CO_{3}+Ca(OH)_{2}=2NaOH+CaCO_{3}↓$
两者皆可溶
盐1+盐2→新盐l+新盐2
$Na_{2}SO_{4} + BaCl_{2} = BaSO_{4}↓ + 2NaCl$
两者皆可溶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_{2}O_{3}+6HCl = 2FeCl_{3}+ 3H_{2}O$
酸可溶

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的酸都可溶。

(2)常见的碱类只溶“钾、钠、氨、钙、钡”。

$KOH$、$NaOH$、$NH_{3}·H_{2}O$、$Ca(OH)_{2}$(微溶)、$Ba(OH)_{2}$可溶于水,其他的碱大多难溶于水。

(3)常见盐的溶解性有如下规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碳酸盐大多难溶于水,$AgCl$和$BaSO_{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2.常见的八种沉淀

白色沉淀:$BaSO_{4}$$AgCl$(不溶于酸);$BaCO_{3}$$CaCO_{3}$$Mg(OH)_{2}$、$Al(OH)_{3}$

蓝色沉淀:$Cu(OH)_{2}$

红褐色沉淀:$Fe(OH)_{3}$


规律总结: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

在水溶液中,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水或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水而不共存的离子对:$H^{+}$和$OH^{-}$。

(2)生成气体而不共存的离子对:$H^{+}$和$CO_{3}^{2-}$、$H^{+}$和$HCO_{3}^{-}$(因为生成$CO_{2}$和$H_{2}O$而不共存)、$NH_{4}^{+}$和$OH^{-}$(生成$NH_{3}$和水而不共存)。

(3)生成沉淀而不共存的离子对:

$CO_{3}^{2-}$与$Ca^{2+}$、$Ba^{2+}$、$Ag^{+}$;

$Ag^{+}$与$Cl^{-}$;

$Ba^{2+}$与$SO_{4}^{2-}$;

$OH^{-}$与$Cu^{2+}$、$Fe^{3+}$、$Mg^{2+}$、$Al^{3+}$等。


物质的分类

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


(1)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氧化物、酸、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