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马歇尔:喝细菌求真相的科学狂人
读趣百科>科普>小知识

巴里・马歇尔:喝细菌求真相的科学狂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他,国际医学界仍将长期处于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悖论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他,成千上万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仍将长期遭受这种痛苦的慢性疾病的折磨!他是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惠及数百万人,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国院士。凭借杰出的观察、非凡的勇气和信念,马歇尔照亮了治愈消化性溃疡的道路。

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网络地图)

万事通先生,他喜欢玩,知道怎么玩

巴里·马歇尔于1951年9月30日出生在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加里。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护士。马歇尔从小就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当他只有3岁时,他表现得好像什么都知道。在学校,如果他不理解老师的课,他会想,“这是一个糟糕的老师,他不会说好。”

与此同时,在母亲眼里,马谢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孩子”。有一次,他用一把螺丝刀打开他祖母的一只手表,然后试图把所有的零件组装起来。结果,又“增加”了几个零件,当然,这块手表也报废了。最不寻常的是,他买了很多化学品,用报纸上的火药卷做了一个超级烟花。烟火点燃后,猛烈的爆炸吓得邻居都不敢出门去找了。结果,不仅纸片散落在房子里,连他的小脸、头发甚至眉毛都被烧焦了。

但是这次经历并没有妨碍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十几岁时,他对工程、化学、物理和生物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总是在家里拆卸和组装东西,在学校实验开始的时候,即使实验无法进行或者在医学课上有问题,学生们也会说:“请马歇尔过来!”他只需要看几秒钟,就会告诉他们,“哦,你应该按这个按钮。”或者“这个地方没有连接好”

1968年,当他高中毕业时,他的同学们都认为马歇尔应该选择科学和工程作为他的学习方向,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他选择了去医学院,因为他相信学习医学不仅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和从事医学研究,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兴趣。

医学院有很多考试,而且淘汰率很高。当他第一次进入学校时,他班上大约有100名学生,但是一学年后,教室里只有90名学生。如果你不想被淘汰,你只能采取两种策略:第一,你必须是班上最好的,你肯定不会被淘汰,但这是一种更难的方法;还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分数超过10人,就可以了。马歇尔选择了后者,所以他在学校的成绩不是最好的,总是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1974年,他获得了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医学学士学位。

“科学狂人”喝幽门螺杆菌

1981年,马歇尔在皇家珀斯医院读内科研究生时遇到了病理学家罗宾·沃伦(Robin Warren),他成了他的合作伙伴,并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他们研究了100名接受胃镜检查和活检的胃病患者,最终证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也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大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粘膜中。大量研究表明,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1982年,他们提取了幽门螺杆菌的初始培养物,并提出了胃溃疡和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马歇尔那年只有31岁。

以前,主流理论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由于胃溃疡会导致出血,有这种病史的人害怕长途旅行。否则,如果胃出血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在24小时内死亡。他们关于“细菌引起的胃溃疡”的说法直接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点——“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压力和胃酸引起的,只能用酸性药物的反复疗程来治疗”。巴里·马歇尔自愿要求医学科学家向他挑战,并证明他是错的。不久,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的许多反驳他的实验证明了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在那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反诘问和核实。他和他的搭档沃伦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1984年被引用了16次,1988年被引用了283次,1993年被引用了762次。截至1992年,全世界至少进行了3组大规模临床试验。在此基础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1994年召开了一次会议,基本上同意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罪魁祸首。此时,距离两人在《柳叶刀》上首次发表论文整整10年了。从那以后,这一划时代的假说又通过了11年的检验,巴里·马歇尔终于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中,马歇尔试验细菌的故事已经被外界所谈论。当幽门螺杆菌的假说首次被提出时,它遭到了科学家和医生的嘲笑。他们不相信细菌会生活在高度酸性的胃里。由于动物实验的失败和人类受试者的缺乏,马歇尔在1984年的一天吞下了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试图发展成胃溃疡。五天后,冷汗、进食困难、呕吐、口臭等症状接踵而至。直到10天后,马歇尔在胃镜检查中发现,他的胃粘膜确实被这种“弯曲细菌”所覆盖,流经胃壁的白细胞试图吞噬并杀死那些幽门螺杆菌——这就是胃溃疡的原因。他喜出望外,但无法抗拒妻子的劝说,所以他服用了抗生素,并真正向炎症宣战。“马歇尔疯了!”当人们惊呼这种“疯狂行为”时,他们逐渐同意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

在科学上不知疲倦的“小男孩”。

幽门螺杆菌及其功能的发现纠正了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错误认识,并被誉为消化研究领域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马歇尔和他的伙伴沃伦的发现,溃疡疾病已经从一种难以治愈并反复复发的慢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只能通过使用短期抗生素和酸抑制剂才能治愈的疾病,极大地提高了胃溃疡和其他疾病患者康复的机会,并有助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这一发现也激发了人们研究微生物和其他慢性炎症疾病之间的关系。尽管目前这些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正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所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理解。”

幽门螺杆菌

马歇尔的妻子经常评论说,他大部分时间表现得像个“小男孩”,所以他不仅接受了,而且也喜欢。他意味深长地说:“事实上,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别像侦探小说。你可以看到犯罪现场,然后你说这里发生了什么,然后你开始寻找线索。我想这可能是一个线索,让我们找出这个线索来自哪里,那个来自哪里,所以我们把幽门螺杆菌作为一个线索,有胃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所以我们建立一个联系,然后一点一点拼凑出谜题的答案。如果你有一个小男孩的性格,那么你会对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感兴趣,或者做一些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继续别人的工作。”

此外,他一再警告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年轻学生:“不要害怕被别人拒绝。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拒绝,但是不要害怕别人的拒绝。”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这个道理,因为他也有过在研究开始时被别人拒绝的经历。那是在1983年,他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一个学术论坛上发表了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论文,当时评估委员会不得不从67篇论文中选出56篇,他的论文被驳回。但他深谋远虑地隐藏了拒绝信。当他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时,早年的拒绝信被巴里·马歇尔发现了,他是一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人,现在被挂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办公室的墙上。

如今,60多岁的马歇尔仍在从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疫苗研究,他决心研究基于食物的疫苗。在当今世界,过去50年里疫苗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他坚信,通过细胞培养,基于食物的疫苗将是未来的主要方向。马歇尔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跑步者。科学研究的快乐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停止。为了人类的健康,他永远不会停止生活和奔跑。

最新小知识科普

卧蚕是什么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笑起来比较好看的时候,常常会用卧蚕眼这个词,它是指人的眼睛就像会笑一样十分的好看,这种东西和酒窝一样并非每个人都有,因此是十分让人羡慕的,那么它...
展开详情

数学故事——自然界中有意思的鸟蛋

数学故事——自然界有趣的鸟蛋鸟蛋,包括鸡蛋、鸭蛋和鹅蛋,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鸵鸟蛋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蛋。鸵鸟卵长15 ~ 20厘米,重1.65 ~ 1.76公斤...
展开详情

vivox30如何隐藏图标

vivox30隐藏图标设置方法:如果是funtouch os 3.0之前的系统版本,点击手机桌面的菜单键后寻找隐藏图标功能,可根据需要设置密码,然后将想隐藏的应...
展开详情

澳洲21天精华怎么用

澳洲21天精华需要在睡前使用,使用时要仔细的涂抹全脸,并辅以适当的按摩,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用澳洲21天精华之前,首先用洗面奶洁面,然后再用爽肤水深层清...
展开详情

男生窄额头适合什么发型

男生额头如果比较窄适合齐刘海直发、斜刘海碎发、飞机头等等,原则上最好是留适当长度的刘海,它可以将额头遮掉一部分,这样就不会显得太窄。同时发型的两边不要铲青,否则...
展开详情

缝针后几天拆线

缝纫后拆线的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拆线时间约为5-10天。切口需要在各种外科手术后缝合,例如各种手术和伤口。当切口完全愈合时,缝线可以被移除,但是移除缝线的时间由...
展开详情

孙悟空和老博士(一)

小学数学的故事:孙悟空和老医生(1)陈教授是数学博士。他又矮又胖,前额又宽又大,一缕胡须飘在胸前。尽管他已经80多岁了,仍然戴着一副大眼镜,鼻子上还挂着一个厚厚...
展开详情

火山泥面膜一周用几次

火山泥面膜一周敷1-3次,使用时间应该看自己的肤质、气候情况来决定。如果肤质是干性一周用一次就好,如果肤质是中性可一周用1-2次,如果肤质是油性可最多用3次。它...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塑身衣需要买小一码么

塑身衣不需要买小一码。因为塑身衣本身就考虑了聚拢、收腹、减腰以及美腿等等各种功能,而且它用的是非常有弹性的纤维面料,尺寸根据适合自己的买就可以,如果买小了反而会...
展开详情

多亏了他的“小爱好” 医生才能给你检查眼睛

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有一些必要的物品。外科医生不能没有手术刀。呼吸器总是带有听诊器。一提到牙医,人们就会想到钳子、钩子、嗡嗡作响的钻头...眼科怎么样?答案当然是检...
展开详情

古人发明风筝是用来做什么的?

江山沐浴在春天,多么美丽,花儿送鲜花的芬芳。燕子正忙着在潮湿的泥里筑巢,并成双成对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这是春天。春天温暖,花儿盛开,泥土融化,沙子变暖,燕子归来...
展开详情

1000万慢性乙肝患者难诊治,专家呼吁探索“新路径”

"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表示,中国仍有近1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尚未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抗病毒治疗。最近,香山科学...
展开详情

《IJSE》研究动态

《国际科学教育杂志》(IJSE)是世界顶尖的SSCI教育期刊之一。所有的研究文章都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本研究以2013年b期发表的1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