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森林防火现状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什么是森林防火现状

为了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性,做好森林防火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那么,什么是森林防火现状呢?

小编了解到,森林防火现状就是对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原因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森林防火措施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我国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宣传、火源管理、值班和报告制度,加快队伍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使全民防火意识普遍得到提高,防火组织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补救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总体而言,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火灾发生频率仍保持一定状态。

一、森林火灾发生原因

1、客观原因

①林内可燃物。森林类型大多数属于可燃物载量大的次生林,且林相残缺不全,植被主要以松树类,芒草等为主。可以说,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封山育林力度的逐步加大,林木郁闭度逐渐增加,森林植被迅速增厚,林内可燃物迅速增加。

②气候条件。随着全球性气候的改变,极端恶劣的天气逐渐增多,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受灾,部分林地林木损失惨重,林内可燃物迅速增厚,使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③野外火源。从区域分布上看,火源比较集中在城镇周围、公路沿线、田边等地段。从时间上可分季节性用火和常年性用火。季节性火源主要是生产用火、野炊、上坟烧纸、烧香、放鞭炮、点蜡烛等,这类火源相对集中在春秋防火期内;常年性火源主要指常年在林区用火的火源,如依山而居的山区群众的生活用火、风景旅游区的餐饮业用火、林区机动车辆携带的火种、电线老化等。

2、主观原因

①重防火期,轻非防火期。实际工作中,防火期内各种防(救)火措施落实较为到位,一过防火期,预防措施的落实就相对较弱,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防火期间忙一阵,防火期后无人问”的现象。

②重扑救,轻预防。近年来我国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日益重视,在防火工作和经费安排上,也向预防工作倾斜,但个别单位还存在“重扑救,轻预防”的问题,个别乡镇甚至存在“扑火钱袋朝下,防火一毛不拔”的现象。

③重“堵”火,轻“疏”火。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主要经济收入靠农业开发,若连续长时间禁火,将会导致戒严期过后农事野外用火暴发性地发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压力。

④重立制,轻落实。目前,乡、村两级的责任制大多流于形式,甚至部分地方根本没有签订或干部代签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发放到群众手中;有些乡、村两级虽然有责任制,但是监管不力或没有到位。

二、森林防火对策

1、全面统筹,综合治理

一是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制并健全责任追究制,强化依法治火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章用火案件,依法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教育广大群众,增强森林消防的自觉性;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各地应积极向所在省的森林防火指挥部申请森火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林火预测预报、监测、通讯、交通和扑救等网络建设,实现落实责任、资金投入、防救措施和依法治林“四到位”,提高群防群治的能力;

三是确保机构人员到位,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人员要配齐、配强,人事编制要单设,保证人员稳定;

四是切实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投入,建立相对稳定、主体明确、多渠道、多形式的森林防火投入新机制,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全面开展文明上坟祭祖扫墓的宣传教育,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倡按规定安全用火。

2、分类管理野外火源

一是在非关键时期,应积极组织农民实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生产性用火,保证农事生产需要;

二是使用基础方法替代野外用火,如烧地边可改为铲地边,烧灰积肥可以改为堆肥等;

三是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要切实做到“四个不烧”,即未批准不烧,防火落实不到位不烧,没有现场指挥不烧,没有扑火力量保证不烧;

四是乡镇(管理区)领导干部应说服教育,让每位农民明白森林防火重要性,同时加强年老、小孩管理,杜绝火源头。

3、加强营林防火措施

将营林工作与森林防火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营林措施不断调节森林结构与组成,改善森林的抗火性。在防火重点区域,要加强对幼树的抚育间伐,调节可燃物的载量,减少森林的物质基础。

4、加强防火阻隔网络建设

在全国逐步建立以自然阻隔、工程阻隔为主,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辅的防火阻隔网络体系。在林区内有计划地以河流、道路、沟壑为依托开设防火林带,同时,科学配置生物防火林带。

5、建立村级护林防火人员

每个大的防火村可设置15名护林员,小的可设置10名护林员,并配备迷彩服及橡胶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这些护林防火人员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灭火赢得时间。

6、科学指挥、专业扑救

首先要提高科学指挥能力,扑火如同作战,正确的决策、科学的指挥、有效的组织是扑救工作成败的关键。其次要充分发挥专业森林消防队、半专业扑火队、农村干群三支队伍的作用,比如小火靠当地半专业扑火队,大火调集专业森林消防队支援,清理留守火场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另外每年应安排专项经费70万~80万元用于森林消防。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北方会山体滑坡吗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展开详情

什么是大理石辐射污染

关于大理石的危害,你只要上网上随便搜索下,就会发现有大量的报道,说大理石会产生的氡气。而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大理石辐射产生的氡及其子体随空气...
展开详情

赤潮是哪几种藻类引起的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
展开详情

对付雾霾有哪些小妙招

雾霾的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
展开详情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
展开详情

含铅废水怎么处理

铅常被用作原料应用于蓄电池、电镀、颜料、橡胶、农药、燃料等制造业。铅板制作工艺中排放的酸性废水(pH3=铅浓度最高,电镀废液产生的废水铅浓度也很高。那么含铅废...
展开详情

四大火山带简介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陆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分布比较集中,呈现...
展开详情

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

据了解,核辐射,通常称为放射性。这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但是,它不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但是,严重的核辐射我们要注意预防。那么,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呢?就让的小编和...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河南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河南省分布着一系列地震活动的构造带。在豫北地区,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等三条断裂带。在豫西地区,有着秦岭北麓断裂带。2002年7...
展开详情

地震为什么躲厕所

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可以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厕所去暂避。因为厕所的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
展开详情

长沙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距今约1.4亿年,长沙地区海浸结束,上升成为陆...
展开详情

广西南宁在地震带上吗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
展开详情

南充位于地震带吗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处川渝交通要冲,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特殊地理位置,是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重...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