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雨对秋种有哪些影响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连阴雨对秋种有哪些影响

持续的连阴雨可以造成连续低温冷害和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连阴雨四季都可能出现,不同季节的连阴雨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不同,其中以春、秋两季的连阴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那么连阴雨对秋种有哪些影响?一起走进了解下。

收获期是决定作物能否丰收的关键阶段,此时若出现连阴雨往往会导致大范围的失收,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收获期连阴雨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的麦收季节和秋季玉米、棉花等作物的收获季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麦收烂场雨和华西秋雨。

烂场雨的发生与小麦成熟期及雨季早晚有关,烂场雨天气形成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转换,雨季到来,北方冷空气补充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绥,双方势均力敌,形成覆盖宽广、移动缓慢的云雨带,从而出现大范围的连阴雨或大暴雨天气。由于正值小麦成熟收获时期,往往造成很大损失,轻者减产1~2成,重则减产3~5成。黄淮地区小麦烂场雨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过程降水量50mm以上,0.1mm以上的雨日5天以上的连阴雨一般5年一遇。长江流域夏收期一般年份多处于梅雨期到来之前的相对少雨期,小麦收获基本能正常进行。但此期气候年际间差异大,遇到副热带高压偏强、梅汛期偏早年份,使收获期与早梅雨相遇,也会导致烂场雨的发生。江淮地区“烂场雨”出现的几率平均约10年2遇,但20世纪90年代有加重趋势,1991,1994,1996和1998年均出现过“烂麦场”,最严重的是1991年,整个小麦收获期与连续阴雨基本同步,导致夏熟作物严重减产,且品质下降。小麦收获期连阴雨或潮湿天气,会造成小麦穗上发芽,诱发小麦赤霉病、锈病等;连阴雨天气还会影响小麦的收获进度,造成收割脱粒困难,使子粒受潮,增加呼吸消耗,使千粒重及产量都大幅下降。

华西秋雨是由于每年9-10月大气环流由夏半年向冬半年转变,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停滞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从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使得我国西部地区形成特有的秋季多雨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影响的主要区域为渭水流域、汉水流域、四川盆地的东部和南部,范围包括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西南部、重庆、四川和贵州大部、湖北和湖南西部、云南东北部,其中出现几率最大的地区为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华西秋雨的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大。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较大,有的年份不明显,有的年份则阴雨连绵,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之久,对秋收作物成熟及秋收秋种等农事活动影响较大。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对玉米、水稻、棉花的收晒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说,连阴雨过程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华西秋雨对中稻、玉米、再生稻等作物成熟收获影响较大,使作物收后无法晾晒,致使子粒发芽、霉变,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华西秋雨使棉铃吐絮不畅,引起棉花烂桃、落铃,导致大幅度减产。冯佩芝等以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连续3天或其以上日降水量大于0.1mm的天数作为连阴雨过程,对1961-1980年的华西秋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年中20世纪60年代是华西秋雨的多发期,1961-1968年连续7年中仅有1963年偏轻;其次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和7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以来,华西秋雨较为频繁,且强度较大。2003和2005年出现了明显的华西秋雨,连阴雨期间的降水量较大,黄河流域和渭水流域先后发生秋汛,导致部分地区秋收作物大幅度减产。2007年从9月26日到10月14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了持续阴雨天气,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山东中北部、四川东北部的降水量普遍在50mm以上,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多2~5倍,降水日数达7~17天,使上述地区夏玉米、马铃薯等秋作物无法及时收获,玉米子粒发生霉变、发芽;马铃薯块茎腐烂;棉花无法正常采摘,出现烂铃,品质和产量都有所下降。

此外,江南和华南11月份的连阴雨天气,会造成晚稻不能及时收获、晾晒,造成子粒发芽霉变,影响产量。如2000年11月江南和华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10天的连阴雨天气,影响了部分地区晚稻的收割进度,未收割的晚稻出现稻穗发芽、倒伏,已收割的晚稻未晒干而霉变。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北方会山体滑坡吗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展开详情

什么是大理石辐射污染

关于大理石的危害,你只要上网上随便搜索下,就会发现有大量的报道,说大理石会产生的氡气。而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大理石辐射产生的氡及其子体随空气...
展开详情

赤潮是哪几种藻类引起的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
展开详情

对付雾霾有哪些小妙招

雾霾的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
展开详情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
展开详情

含铅废水怎么处理

铅常被用作原料应用于蓄电池、电镀、颜料、橡胶、农药、燃料等制造业。铅板制作工艺中排放的酸性废水(pH3=铅浓度最高,电镀废液产生的废水铅浓度也很高。那么含铅废...
展开详情

四大火山带简介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陆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分布比较集中,呈现...
展开详情

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

据了解,核辐射,通常称为放射性。这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但是,它不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但是,严重的核辐射我们要注意预防。那么,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呢?就让的小编和...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河南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河南省分布着一系列地震活动的构造带。在豫北地区,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等三条断裂带。在豫西地区,有着秦岭北麓断裂带。2002年7...
展开详情

地震为什么躲厕所

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可以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厕所去暂避。因为厕所的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
展开详情

长沙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距今约1.4亿年,长沙地区海浸结束,上升成为陆...
展开详情

广西南宁在地震带上吗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
展开详情

南充位于地震带吗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处川渝交通要冲,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特殊地理位置,是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重...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