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海冰有好转吗
读趣百科>科普>自然科学

北冰洋海冰有好转吗

近几年,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持续上升,导致海冰不断减少,尤其是北冰洋的海冰,大家都知道海冰不仅可以制造人类最需要的淡水,还对海洋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北冰洋海冰有好转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有专家表示,到本世纪中叶,北冰洋的海冰将会变得非常薄,从而将首次让船只直行通航北冰洋首次成为可能。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到2050年前后,北冰洋的海冰将会变得足够脆弱,从而允许破冰船在其中开辟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直行航道。事实上货运船队完全可以直接绕行北极航道而不需要用到破冰船,因为那时候北冰洋的海冰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消退了。

这项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船运公司已经对此消息表示欢迎,因为绕行北冰洋可以让它们节省大量时间和开支成本。然而环境保护者们对这一消息表示担忧,他们担心当地的野生动物将会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而大量的石油公司可能也会蜂拥而至。北冰洋逐渐解冻的这一趋势也将触动欧洲,加拿大和俄罗斯三方在北冰洋航道和资源问题上本就已经十分紧张的对立关系。

去年夏季,北冰洋海冰数量创造历史新低,并且计算显示即使全球从现在开始达成协议并逐渐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消融的趋势仍将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的负责人是劳伦斯·史密斯教授(LaurenceSmith),他表示,到2050年时,船只将可以自由穿行这世界地图上最顶端的部分区域。他认为只需要配备轻型破冰船只便可以在北冰洋各处航行。他说:“从没有人考虑过航行通过北极。这完全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可能性。”

科学家们借助7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气候模型计算了2040年至2059年之间北冰洋海冰厚度的变化趋势。他们在研究中甚至还使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在9月份,也就是北冰洋海冰最薄弱的时候最佳航路的选择问题。

计算显示,到本世纪中叶,绝大部分的远洋轮船将可以在不经破冰船的帮助下自由通航北极点附近,并停靠俄罗斯北冰洋沿岸。这一航线将比现有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40%左右。甚至以环境险恶著称的加拿大西北航线届时也将开通,经过船体加固的船只将可以顺利通过这片区域,甚至一部分未经专门加固的船只也将可以通行。

另一位专家斯科特·史蒂芬森(ScottStephenson)同样参与了此项研究,他表示,目前只有一年中的几个特定时间段内会有破冰船航行于北冰洋。他说:“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关于未来供常规船只通航的情形,至少在某些年份可以做到这样在没有破冰船伴随的情况下航行。而这一点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

直到最近,北冰洋的巨厚冰层仍然阻挡着亚洲通往北美和欧洲之间的最短航路。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间,北冰洋的海冰出现显著的减薄现象,在夏季的某些时段可以允许让普通船只在破冰船的护卫下航行进入该区域外围海区。去年夏季共有46艘轮船成功完成了北海航线。如果未来这一穿越北冰洋的新航线顺利开行,那将让航运的通行变得更加快捷。

直接穿过北极的航线将让破冰船得以以比现有北海航线更加缩短20%的距离沟通世界上两个最浩瀚的大洋。史密斯教授表示,即便现在立即开始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北冰洋航线的开通也将到来。他说:“不管考虑哪一种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到本世纪中叶时我们都将跨越关键红线,北冰洋的海冰将出现显著减薄,从而让轻量级破冰船可以在该海区任意航行。”

此前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已经开始致力于在北极地区反对和阻止对油气资源的开发作业。在该环保组织发起的签名倡议活动中,目前已经有280万人签名,呼吁“创建环北冰洋的保护区,并禁止在北冰洋海域进行钻探和对环境有破坏性的工业开发活动”。

在过去的80万年内,北冰洋一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气候逐渐转变,北冰洋地区的冰层开始融化。在不久的将来,北冰洋将在人类诞生以来第一次出现无冰的局面。这种变化将不仅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北极熊和其它生物,对于整个星球上的人们都将产生明显的影响。

北冰洋的广阔海冰大量反射阳光,从而帮助地球降温,从而帮助稳定整个气候系统,这一气候系统是我们赖以实现食物供给的基础。因此保护北极的冰层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北冰洋的海冰融化本身并不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然而地球将从此损失一片面积宽广的白色反光冰面,失去这一重要的降温机制。更糟糕的是,由于海水会吸收热量,因此此后无冰的北冰洋将会帮助加热地球,而不是帮助地球降温。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别冰洋的海冰并没有得到好转。

根据以上内容的了解,如果大家喜欢,就请关注我们的,里面不仅有海冰减少的危害与影响的内容,还有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最新自然科学科普

北方会山体滑坡吗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展开详情

什么是大理石辐射污染

关于大理石的危害,你只要上网上随便搜索下,就会发现有大量的报道,说大理石会产生的氡气。而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大理石辐射产生的氡及其子体随空气...
展开详情

赤潮是哪几种藻类引起的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
展开详情

对付雾霾有哪些小妙招

雾霾的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
展开详情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
展开详情

含铅废水怎么处理

铅常被用作原料应用于蓄电池、电镀、颜料、橡胶、农药、燃料等制造业。铅板制作工艺中排放的酸性废水(pH3=铅浓度最高,电镀废液产生的废水铅浓度也很高。那么含铅废...
展开详情

四大火山带简介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陆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分布比较集中,呈现...
展开详情

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

据了解,核辐射,通常称为放射性。这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但是,它不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但是,严重的核辐射我们要注意预防。那么,生活上如何防御核辐射呢?就让的小编和...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河南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河南省分布着一系列地震活动的构造带。在豫北地区,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等三条断裂带。在豫西地区,有着秦岭北麓断裂带。2002年7...
展开详情

地震为什么躲厕所

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可以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厕所去暂避。因为厕所的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
展开详情

长沙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距今约1.4亿年,长沙地区海浸结束,上升成为陆...
展开详情

广西南宁在地震带上吗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
展开详情

南充位于地震带吗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处川渝交通要冲,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特殊地理位置,是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重...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