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终极三板斧”
读趣百科>科普>教育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终极三板斧”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终极三板斧”

我的一个学生栩栩如生地跟我总结了他学习方程的心得:一元一次方程:全会!二元一次方程:很累!二元一次方程组:崩溃!我笑笑:小鬼,总结的很好,说明你真是没有好好学呀。

其实,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不难,咱们扪心自问,他有小学咱们学的数轮、组合这种一读题就犯恶心,边做题边吐的变态题目难吗?没有,但是咱们的学员为什么会有此感觉呢?我觉得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咱们上当了,变得骄傲轻敌,古语有云,骄兵必败,咱们在刚开始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觉得太小儿科了,学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丢咱们初中生的身份。长此以往,咱们就没有太注意联系难题,因为一元一次方程确实不太好出难题,最多解方程时给你弄一坨一坨的分数小数。但是到了二元一次方程,咱们就慢慢的有点崩溃了,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咱们,被煮了。

在解答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题目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往往只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出得数,殊不知,很多题目可以从其它的角度考虑,从其它的方法去解,可以让你的思路大开,提高你驭驾知识的能力。

所以,不用担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要咱们善于总结和反思,就一定能搞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数几个比较重要的思想。

一、代入法与加减法是解方程组两大必杀技!

代入法与加减法是解二元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式,可以提高解方程的速度,也可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

本题根据未知数的关系,灵活运用加减法,将解方程的过程简化。

在解方程组中,我们应当仔细观察各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代入法与及加减法,可使计算过程简便有效。

二、换元法,解方程组的终极杀手锏!

在初中代数中,其实质是用字母代替数字,其本质是利用整体思想,把一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式子,或者一个式子当成是一个字母。在解方程中也会经常利用到整体思想。

在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我们能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灵活地运用一些方法,思想。那么,解决一些问题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审题、设元、列方程、解方程、答。

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最关键之处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其中,实际中的等量关系又往往是多个的,在解决此类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以七年级下册第10页,练习第一题为例,结合列表找等量关系。

题目: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400米跑测试时,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1分零5秒,问小刚在冲刺阶段花了多少时间?

分析:本题关于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列方程,不管是路程、时间还是速度,又可分成前部分与后部分,还有总路程,与总时间。所以,可以用总路程与各路程之关的关系,又可以用总时间与各时间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对应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几个等量关系可以如下:

(1)前段路程+后段路程=总路程

(2)前段时间+后段时间=总时间

(3)前段路程=前段速度×前段时间

(4)后段路程=后段速度×后段时间

如果设冲刺阶段花了x秒,1分零5秒=65秒

解法一:前段路程+后段路程=总路程,列表如下:

时间(秒)速度(米/秒)路程(米)

前段65-x66(65-x)

冲刺x88x

总65400

先填写题目中已知的,即表格中黑体的部分,接着把其它末知量通过其它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要知前段路程,得先表示出前段时间,前段时间利用前段时间+后段时间=总时间,可表示出前段时间为:(65-x)秒。前段路程利用前段路程=前段速度×前段时间,则前段路程为:6(65-x)米。后段路程利用后段的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后段路程为:8x米。根据表格及相等关系,就可列出如下方程:

6(65-x)+8x=400

这里如果把等量关系写成“前段路程=总路程-后段路程”,则对应的方程又可以写成:

6(65-x)=400-8x

当然,还可以再变化成其它形式的方程。

解法二:前段时间+后段时间=总时间,列表如下:

时间(秒)速度(米/秒)路程(米)

前段

6400-8x

冲刺x88x

总65400

要求与表一相同,可列出方程:(也可以改变这个相等关系列出其它和差关系的方程)

+x=65

解法三:前段路程=前段速度×前段时间,列表如下:

时间(秒)速度(米/秒)路程(米)

前段65-x6400-8x

冲刺x88x

总65400

先在表格中填上黑体部分,要利用这个相等关系,就要找出如何用x表示前段时间和后段路程,“前段时间=总时间-后段时间”,即(65-x)秒。而“前段路程=总路程-后段路程”,“后段路程=后段时间×后段速度”,可得出后段路程为8x米,前段路程为(400-8x)米

可列出方程:

6(65-x)=400-8x

解法四:后段路程=后段速度×后段时间,列表如下:

时间(秒)速度(米/秒)路程(米)

前段65-x66(65-x)

冲刺x8400-6(65-x)

总65400

利用相同的方法,先用一些相等关系表示出末知量,然后用“后段路程=后段速度×后段时间”这个相等关系列出如下方程:

400-6(65-x)=8x

虽然,各种解法相差不多,但我认为,如果在把这种方式都运用到每一道题目,将能够提高我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

如需更多练习题,加答疑群(217145462),在共享文件夹里下载哦!

最新教育科普

生物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①阳光只有...
展开详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①俗名:食盐。②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③用途:a、调味品,b、配制生理盐水,c、工业原料,d、工...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如何做好任务型阅读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本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
展开详情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21-24课)

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近代状元实业家提出""口号,创办了等企业2、从 到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进入了,一战后对中国民族工业侵略最严重的...
展开详情

初三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加热

加热一、使用方法: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①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②给固体加热可使用...
展开详情

中考英语知识点: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1.为了表示强调,频度副词有时也可位于动词be、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前;此时助动词等应重读。如:Shealwayswaslate....
展开详情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经线与纬线...
展开详情

化学知识点之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2.点的坐标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之过去将来时的构成

和一般将来时一样,只不过把助动词be变为过去式,把will,shall变为过去式。Ididn'tknowifhewouldcome.=Ididn'tknowi...
展开详情

数学知识点:分式的加减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本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
展开详情

数学知识点:坐标法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本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
展开详情

英语知识点之一般过去式构成

一般过去式构成:表示一般过去式的动词通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来表示,而动词的过去式是在动词原形的基础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可分为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规则动词的...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