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多选题

(多选)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
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C
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回答:

A、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其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氢氧化钠可以将油污分解转换;

C、固体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可做某些气体(不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的干燥剂;

D、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沾在皮肤或衣服上.

解答:

A、石蕊遇碱变蓝色;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钠可以和油污反应生成硬脂酸钠而将油污溶解;故B 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能用来干燥该气体.故不正确;

D、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沾在皮肤或衣服上,要及时采取正确措施.故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很重要的碱,同学们要熟记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根据其性质来解决化学问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A
蒸馏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硫酸
D
乙醇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物质能否导电与物质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有关.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答:

解:A、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错

B、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Na_、OH_);故对

C、稀硫酸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H_、SO$_4$_);故对

D、乙醇中只有乙醇分子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错

故选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是否导电与物质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有关的问题.强调“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

多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会使称量或测量得到的数值偏小的是(  )

A
用砝码已生锈的托盘天平称量固体
B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pH
C
称量时砝码已等于药品质量、游码未归零
D
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俯视时刻度10mL,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砝码已生锈导致砝码质量偏大,再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B、湿润的pH试纸使试纸上沾上了水,水的pH为7,盐酸的pH 小于7,再进行推算;

C、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的质量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量筒俯视读数量取的结果偏差分析本题.

解答:

A、砝码已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砝码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所以通过这样的砝码称得的物质质量会偏小,例如原本示数为10g的砝码生锈后为11g,放上11g的物体恰好达到平衡,而你不知道砝码生锈,读数还是为10g,称量得到的示数就偏小,故A正确;

B、湿润的pH试纸使试纸上沾上了水,水的pH为7,盐酸的pH 小于7,所以沾上水的pH试纸测得的盐酸pH值一定大于盐酸的实际值,而小于7,所以偏大,故B错;

C、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的质量,由于游码没归零,所以物体的实际质量应该等于砝码的质量再加上游码的质量,所以结果偏大,故C错;

D、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俯视时刻度10mL,实际液体体积小于10毫升,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砝码生锈后称得的结果就不准了,所以使用砝码时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用水润湿,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多选题

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的pH有明显改变的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
B
加入生石灰
C
加入盐酸
D
加入石灰石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盐酸等物质都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石灰石、氧化钙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解答:

解:

A、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错误;

B、加入的生石灰会跟水反应放热,使得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会有部分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减小,pH随之减小;

C、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错误;

D、石灰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溶液的碱性不变,pH不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多选题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甲溶解固体
B
用装置乙进行过滤
C
用装置丙蒸发滤液
D
用装置丁称量固体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多选题

(多选)在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想检验实验室中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再分别加入足量下列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其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若氢氧化钠固体发生变质,主要是生成了碳酸钠,则可利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根据明显的现象来得出结论.

解答:

解:A、因KOH溶液不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无现象,则不能选择KOH溶液,故A错误;

B、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现象不明显,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现象明显,则可选稀盐酸,故B正确;

C、NaOH的溶液显碱性,Na$_2$CO$_3$的溶液也显碱性,若用酚酞试剂,都会有红色出现,无法判断NaOH中是否变质,则不能选酚酞,故C错误;

D、因氢氧化钠不与硝酸钙溶液反应,而碳酸钠与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现象明显,可判断药品是否变质,则可选硝酸钙溶液,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药品的变质,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据变质后的生成物与原物质的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试剂,利用明显的现象来判断药品是否变质.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图片]...
展开详情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展开详情

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

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展开详情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展开详情

小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湿润

小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湿润的 $\text{pH}$ 试纸上,测得 $\text{pH}=4$,她推测该溶液为酸性,下列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