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多选题

(多选)t$_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_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_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_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
t$_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_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等.

解答:

解:A、由于在t$_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因此将20g甲和乙分别加入到100g,甲和乙会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甲和乙都全部溶解,因此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 {20g}{100g+20g}$×100%=16.7%,故B正确;

C、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至t$_2$℃时,甲的溶解度是15g,甲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析出5g晶体,溶液的质量也就由120g变成115g,故C错误;

D、根据乙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_2$℃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选题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托盘天平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推出需要的仪器.

解答: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天平,所以不需要酒精灯.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和所用到的仪器.

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CaCO _ {3} + 2 HCl = CaCl _ {2} + H _ {2} O + CO _ {2} \uparrow$BD

答案解析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_ {3} + 2 HCl = CaCl _ {2} + H _ {2} O + CO _ {2} \uparrow$,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采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

单选题

如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表示反应时间,纵轴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A

B

C

D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氧气,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图像应从原点开始,氧气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1-项正确。

单选题

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耐酸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乙醇($\text{C}_2\text{H}_6\text{O}$)

B

青蒿素($\text{C}_{15}\text{H}_{12}\text{O}_5$)

C

富勒烯($\text{C}_{540}$)

D

葡萄糖($\text{C}_6\text{H}_{12}\text{O}_6$)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A.乙醇($\text{C}_2\text{H}_6\text{O}$)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text{C}_{15}\text{H}_{12}\text{O}_5$)属于有机物;

C.富勒烯($\text{C}_{54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D.葡萄糖($\text{C}_6\text{H}_{12}\text{O}_6$)属于有机物;

故选C。

单选题

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

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

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

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铁架台的铁圈上取下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A、研磨大颗粒粗盐,能增大接触面积,能加速溶解速率,但应用研钵研磨,不能使用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阅读解答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根据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条件和所用药品的状态可确定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根据CO2的密度和溶解性可确定CO2的收集装置;评价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可从装置是否简便、是否便于加入液体、是否便于控制滴入液体的速率等方面考虑;验满可利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可利用澄清石灰水。

解答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Ⅱ(如图3-1-1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该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理由是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无

实验Ⅰ、Ⅱ已做过对比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用实验方法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时,因为分子运动用肉眼是难以看到的,所以必须借助一些现象进行验证。解题时要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注意实验间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进而证明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单选题

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全部被吸收氧化放出能量

B

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同时放出能量

C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氧化放出能量

D

维生素被吸收消化放出能量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rm A$.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故 $\rm A $ 错误;

$\rm B$.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属于吸热反应,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故 $\rm B $ 错误;

$\rm C$.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rm C_6H_{12}O_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利用,故 $\rm C $ 正确;

$\rm D$.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发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不需要经过消化而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故 $\rm D $ 错误;

故选 $\rm C$。

单选题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

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3-错误。

单选题

将100g食盐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直到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恒温蒸发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并不是从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到有晶体析出,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发生改变.

解答: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发生改变,而不是继续增大,故A错误;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故C错误;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将变化过程放入坐标系中进行探究,使得变化过程图象化,体现了变化的数形结合,能很好训练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

阅读解答

铅笔芯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这是由于制铅笔芯时常在石墨粉末中掺一些黏土以增加硬度,黏土掺的越多,铅笔芯就越硬。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笔芯的原料配比。

原料配比\标号
2H
H
HB
2B
石墨(质量分数)
74.0%
75.2%
81.3%
85.5%
黏土(质量分数)
26.0%
24.8%
18.7%
14.5%

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黏土掺的越多,铅笔芯就越硬”可知,硬度最大的是2H铅笔;若要验证石墨的导电性,应选择石墨含量最高的2B铅笔;由于石墨太软,故不适合直接做笔芯。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
食盐、石油
B
干冰、洁净的空气
C
铜绿、海水
D
五氧化二磷、水银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利用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判断氧化物,对于混合物,从物质的种类上分析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组成.

解答:

A、食盐是两种元素组成,但不含有氧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A错误;

B、干冰中含有C和O两种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铜绿中有Cu、O、H、C四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海水中有水及多种无机盐类化合物,则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五氧化二磷是由P和O两种元素组成,则属于氧化物,水银是只有Hg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学生应能根据概念学会利用元素的种类和物质的种类来分析氧化物和混合物,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或成分.

单选题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

D

①③④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④消毒杀菌,故选选项3-。

单选题

下列合金(金属)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含碳量:生铁 $>$ 钢

B

抗腐蚀性:不锈钢 $>$ 纯铁

C

硬度:钢 $>$ 铁

D

熔点:焊锡 $>$ 锡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金的特点是熔点低、硬度大、耐腐蚀,故D错误。

故选D。

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相符的是(  )

A
N$_2$:表示2个氮原子
B
Fe$_3$O$_4$:表示该物质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C
S_:表示硫元素显-2价
D
C$_2$H$_3$OH: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中含7个原子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

B、Fe$_3$O$_4$:表示该物质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4)=21:8,故选项错误;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C$_2$H$_3$OH:表示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中含2+4+1=7个原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单选题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大力植树造林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解答: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能减少地面上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收,故A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A错;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所以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作用,故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错;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就减少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单选题

用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剧烈燃烧
B
火星四射
C
放出大量的热
D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

解: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放出大量的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单选题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禁止生产易造成金属腐蚀的化工产品 ④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⑤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⑤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常见的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不能因为要保护金属资源,就禁止生产易造成金属腐蚀的化工产品,故选选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