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炔,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炔,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
乙炔气体中常含有杂质,通常采用硫酸铜溶液洗气除杂
B
为了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通常往水中加入少许盐酸
C
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往溴水中,溴水褪色则证明产生了乙炔
D
通常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乙炔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A.硫酸铜溶液能吸收其中的杂质硫化氢;

B.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制取乙炔本质为碳化钙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乙炔气;

C.生成的乙炔中含有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D.根据乙炔、空气的密度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硫酸铜溶液能吸收其中的杂质硫化氢,所以用硫酸铜溶液洗气是为了除去杂质,故A正确;

B.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的速率,往水中加入少许盐酸,反应会更加剧烈使反应无法控制反应速率,易酿成事故,故B错误;

C.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r$_2$+H$_2$S═S↓+2HBr,硫化氢也能使溴水溶液中的溴单质还原而褪色,故C错误;

D.乙炔的式量为24,空气的平均式量为29,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炔难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为载体考查了乙炔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制备乙炔的原理和乙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
B
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_4$除杂质气体
C
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
D
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乙炔含碳量很高;

B.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

C.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的速率;

D.依据乙炔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和乙炔难溶于水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A.乙炔含碳量很高,故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故A正确;

B.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可以硫酸铜除去杂质气体,故B正确;

C.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

D.乙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一般不用排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制备的原理和乙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单选题

如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是:CaC$_2$+2H$_2$O→Ca(OH)$_2$+C$_2$H$_2$↑
B
c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
d中的有机产物与AgNO$_3$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
D
e中的现象说明乙炔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

B.硫酸铜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_2$S和PH$_3$等杂质;

C.d中的有机产物为1,1,2,2-四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

D.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氧化反应.

解答:

解:A.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_2$+2H$_2$O→Ca(OH)$_2$+CH≡CH↑,故A正确;

B.硫酸铜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_2$S和PH$_3$等杂质,故B正确;

C.d中的有机产物为1,1,2,2-四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故与AgNO$_3$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乙炔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利用所学知识即可完成,难度中等.

单选题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

A
2-甲基-1,3-二烯和1-丁炔
B
1,3-戊二烯和2-丁炔
C
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要合成,逆向推断或者是,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题给信息可知,合成,可逆向推断,根据,可知反应物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或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只有D符合,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推断与合成,侧重于有机物结构的判断和审题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烯烃加成反应的特点.

单选题

某含有1个C≡C叁键的炔烃,氢化后产物的结构式为,则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叁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存在C≡C的位置.还原三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的2个氢原子还原C≡C.

解答:

解:根据炔烃与H$_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存在C≡C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2、3、5号碳原子上有1个H原子,不能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C≡C,能形成三键位置有:6和7之间,8和9之间,6和7与8和9形成的碳碳三键位置相同,故该炔烃共有1种.故选A.

点评:

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碳碳三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防止重写、漏写.

单选题

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可得到2-甲基丁烷,则该炔烃的名称是(  )

A
2-甲基-1-丁炔
B
2-甲基-3-丁炔
C
3-甲基-1-丁炔
D
3-甲基-2-丁炔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炔的加成原理,三键中的两个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三键,即得到炔烃.

解答:

解: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为,2-甲基丁烷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三键,从而得到炔烃;根据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可知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三键只有一种情况,所以该炔烃的碳链结构为,该炔烃的名称为3-甲基-1-丁炔,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烷烃判断相应的炔烃,难度较大,会根据烷烃结构去掉相邻氢原子形成碳碳三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多选)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多选)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展开详情

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

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其条件区别是(  )...
展开详情

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

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的是(  )...
展开详情

已知[图片],如果要合成[图片]所用的原

已知[图片],如果要合成[图片]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
展开详情

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_2$气体后,

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_2$气体后,溶液变浑浊的是(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