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锌和稀硫酸反应:Zn+H_=Zn_+H$_2$↑
B
氢氧化镁溶于稀硝酸:Mg(OH)$_2$+2H_=Mg_+2H$_2$O
C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_+SO$_4$_+Ba_+OH_=BaSO$_4$↓+H$_2$O
D
碳酸氢钠和烧碱溶液反应:H_+OH_=H$_2$O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氢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B.氢氧化镁为难溶物,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

C.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系数不满足硫酸、氢氧化钡的化学式组成;

D.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需要保留整体形式.

解答:

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_=Zn_+H$_2$↑,故A错误;

B.氢氧化镁溶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_2$+2H_=Mg_+2H$_2$O,故B正确;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_+SO$_4$_+Ba_+2OH_=BaSO$_4$↓+2H$_2$O,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_3$_+OH_=H$_2$O+CO$_3$_,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_+H_=H$_2$O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_2$+2H_=Ca_+2H$_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_=Cu_+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_3$_+2H_=H$_2$O+CO$_2$↑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A、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反应;

B、氢氧化钙在离子方程式中遵循“清离浊分”的原则;

C、铜比银活泼,铜可以将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D、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沉淀,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解答:

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即OH_+H_=H$_2$O,故A正确;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OH_+H_=H$_2$O,故B错误;

C、金属铜可以将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Cu+2Ag_=Cu_+2Ag,故C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沉淀,不能拆成离子形式,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CaCO$_3$+2H_=H$_2$O+CO$_2$↑+Ca_,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是现在考试的热点,难度不大.

单选题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
BaCl$_2$溶液与Na$_2$SO$_4$溶液;Ba(OH)$_2$溶液与H$_2$SO$_4$溶液
C
Na$_2$CO$_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_3$溶液与硝酸溶液
D
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盐酸为强酸,而碳酸为弱酸;

B.BaCl$_2$溶液与Na$_2$SO$_4$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Ba(OH)$_2$溶液与H$_2$SO$_4$溶液生成硫酸钡和水;

C.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

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实质均为碳酸钙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

解:A.因弱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盐酸为强酸,而碳酸为弱酸,则二者的离子反应不同,故A不选;

B.BaCl$_2$溶液与Na$_2$SO$_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_+SO$_4$_═BaSO$_4$↓,但Ba(OH)$_2$溶液与H$_2$SO$_4$溶液除生成硫酸钡沉淀还生成水,则二者离子反应不同,故B不选;

C.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则二者的离子反应不同,故C不选;

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实质均为CaCO$_3$+2H_═Ca_+H$_2$O+CO$_2$↑,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难度不大.

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K_、MnO$_4$_、Cl_、SO$_4$_
B
Na_、CO$_3$_、Cl_、SO$_4$_
C
NO$_3$_、Na_、HCO$_3$_、Ba_
D
Na_、NO$_3$_、NH$_4$_、SO$_4$_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溶液呈酸性,含有大量的H_,如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与H_不反应,则离子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

解答:

解:A.MnO$_4$_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要求,故A错误;

B、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CO$_3$_与H_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B错误;

C、酸性溶液中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审题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单选题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
K_、Na_、NO$_3$_、MnO$_4$_
B
Mg_、Na_、Cl_、SO$_4$_
C
K_、Na_、Cl_、Cu_
D
Na_、Ba_、OH_、SO$_4$_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_离子,凡是与H_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一定不存在.

解答:

解:A、MnO$_4$_离子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的要求,故A错误;

B、在酸性条件下本选项中四种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符合题目要求,故B正确;

C、Cu_离子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的要求,故C错误;

D、OH_与H_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a_与SO$_4$_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的酸性、无色等要求.

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_、H_、SO$_4$_、OH_
B
Na_、H_、CO$_3$_、Cl_
C
Na_、Ca_、NO$_3$_、CO$_3$_
D
Na_、Cu_、Cl_、SO$_4$_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离子之间不反应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络合物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的就能共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H_、OH_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_、CO$_3$_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a_、CO$_3$_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反应条件即可解答,注意有时与离子颜色、溶液pH、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点联合考查,难点是隐含条件的挖掘.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某核素_ZX的氯化物XCl$_2$1.1

某核素_ZX的氯化物XCl$_2$1.10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_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则:(1)X的质量数为(填空)(Cl的质量数为35);(2)若X的核内中子数为2...
展开详情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_1$6S_微粒中的质子数是(填空),

$_1$6S_微粒中的质子数是(填空),中子数是(填空),核外电子数是(填空),质量数是(填空)....
展开详情

A、B、C三个电解槽,如下图所示(其中电

A、B、C三个电解槽,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B、C中溶液浓度和体积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当A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时,B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图片]...
展开详情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_2$有关的是(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_2$有关的是(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