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多选题

(多选)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
3
B
4
C
7
D
11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


点评:

本题考查了pH的简单计算,明确哪些物质促进水电离哪些物质抑制水电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举一反三
多选题

0.01mol•L^{-1}HB溶液的pH=2,将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值可能为(  )

A
1
B
4
C
5
D
8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电离,注意把握酸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多选题

(多选)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
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_)与水电离出的c(H_)之比值为10_
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_)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_)的100倍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A、pH为1的硝酸溶液中c(H_)=0.1mol/L,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根据体积变为原来的100倍,浓度变为原来的0.01计算pH;

B、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c(OH_)=0.1mol/L,与等体积的pH为1的硝酸完全中和;

C、pH为1的硝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10_mol/L;

D、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_)=10_mol/L.

解答:

解:A、pH为1的硝酸溶液中c(H_)=0.1mol/L,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c(H_)=0.001mol/L,pH等于3,故A正确;

B、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c(OH_)=0.1mol/L,与等体积的pH为1的硝酸完全中和,故B正确;

C、pH为1的硝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10_mol/L,pH为1的硝酸溶液中c(H_)=0.1mol/L,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_)与水电离出的c(H_)之比值为10_,故C错误;

D、pH为1的硝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10_mol/L,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_)=10_mol/L,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_)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_)的0.01倍,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PH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把握计算公式.

多选题

(多选)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等于8或大于8的是(  )

A
0.1mol•L_的NaOH溶液滴定稀盐酸,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到终点
B
pH=6的醋酸用水稀释100倍
C
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0倍
D
0.1mol•L_的硫酸100mL跟0.2mol•L_NaOH溶液150mL完全反应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A、酚酞的变色范围pH为8~10;

B、酸稀释只能无限接近中性,但一定为酸性,酸稀释10_倍,若为强酸pH值变化n个单位,若为弱酸变化小于n个单位;

C、碱稀释只能无限接近中性,但一定为碱性,碱稀释10_倍,若为强碱pH值变化n个单位,若为弱碱变化小于n个单位;

D、先根据酸、碱反应计算剩余物质的酸碱性,再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溶液的pH值.

解答:

解:A、酚酞的变色范围PH为8~10,所以0.1mol•L_的NaOH溶液滴定稀盐酸,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值等于8或大于8,故A正确;

B、pH=6的醋酸用水稀释100倍时,溶液的PH值<7,故B错误;

C、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0倍时,溶液的pH值接近于7,故C错误;

D、设0.1mol•L_的硫酸100mL需要0.2mol•L_NaOH溶液x.

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OH+H$_2$SO$_4$=Na$_2$SO$_4$+2H$_2$O

2mol 1mol

0.2x 0.01mol

x=0.1L=100mL,

所以剩余氢氧化钠溶液150mL-100mL=50mL,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frac {0.2mol/L×0.05L}{0.25L}$=0.04mol/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frac {10}{0.04mol/L}$=2.5×10_,溶液的pH大于12,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pH的简单计算,难度较大,注意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接近于7,但酸不能变为碱,碱不能变为酸.

多选题

(多选)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

A
pH=12的Ba(OH)$_2$
B
pH=12的氨水
C
0.005 mol/L NaOH
D
0.05 mol/L BaCl$_2$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溶液pH<3.1,以此进行计算.

解答:

解:A.pH=2的硫酸与pH=12的Ba(OH)$_2$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黄色,故A错误;

B.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PH=12的氨水,氨水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黄色,故B错误;

C.反应后c(H_)=$\frac {0.01mol/L×VL-0.005mol/L×VL}{2VL}$=0.0025mol/L>10_mol/L,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故C正确;

D.向pH=2的硫酸中加入0.05 mol/L BaCl$_2$,c(H_)=0.005mol/L>10_mol/L,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把握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多选题

(多选)下列对酚酞、石蕊、甲基橙试剂说法错误的是(  )

A
酚酞、石蕊、甲基橙都是酸碱指示剂
B
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红色
C
将甲基橙试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红色
D
可以用酚酞、石蕊、甲基橙试剂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值为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值为8.2-10;石蕊的变色范围是pH值为5-8 甲基橙PH3.1以下红色,PH3.4--4.4橙色,PH4.4以上黄色

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强酸则为无色,变色范围为8.2到10,pH在8.2到10之间为粉红.

石蕊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据此分析.

解答:

解:A.酚酞、石蕊、甲基橙在不同PH范围内颜色变化不同,故常用作酸碱指示剂,故A正确;

B.酚酞遇碱显红色,故B正确;

C.甲基橙遇碱显黄色,故C错误;

D.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指示剂的使用,注意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使用条件.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历类单选题,升学考试单选题,高考单选题,化学单选题...
展开详情

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硝酸、98%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

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硝酸、98%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学历类单选题,升学考试单选题,高考单选题,化学单选题...
展开详情

(多选)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多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多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展开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