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曲线》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曲线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曲线》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曲线

1单选题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_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_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_2$(g)+O$_2$(g)⇌2SO$_3$(g)+Q(Q>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_ KMnO$_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_ H$_2$C$_2$O$_4$溶液混合时(Mn_是该反应的催化剂),n(Mn_) 随时间的变化
D
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_2$=CH$_2$ (g)+H$_2$(g)→CH$_3$CH$_3$(g)+Q(Q>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利用点、线来分析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量如何变化,若变化趋势与图象中变化趋势一致,即为正确答案.

解答:

解:A、0.1mol•L_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L_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因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误;

B、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温K_逆应该增大,而K_正应该减小,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生成的Mn_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不是恒定速率,故C错误;

D、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图象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图象考查了中和滴定、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些知识点是新课程改革考查的重点,明确考点“形变神不变”,做到善于抓规律.

2单选题

如图所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Ⅰ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B
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_2$+O$_2$⇌2SO$_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_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
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_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_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mL Ba(OH)$_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
图Ⅳ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碱溶液pH<13,说明是弱碱溶液;

B.图Ⅱ表示的各自量不变,平衡正向移动;

C.20mL Ba(OH)$_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变成AlO$_2$_;

D.稀释醋酸促进电离,pH变化小.

解答:

解:A.图Ⅰ表示的碱溶液pH<13,说明是弱碱溶液;反应后是强酸弱碱溶液,宜选择酸性变色突变的甲基橙,而不是碱性变色突变的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

B.图Ⅱ表示的各自量不变,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加压过程,故B正确;

C.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_2$溶液的拐点方程式是2KAl(SO$_4$)$_2$+3Ba(OH)$_2$=2Al(OH)$_3$↓+3BaSO$_4$↓+K$_2$SO$_4$、KAl(SO$_4$)$_2$+2Ba(OH)$_2$═KAlO$_2$+2BaSO$_4$↓+2H$_2$O,同样2mol KAl(SO$_4$)$_2$,按前者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是(2×78+3×233)g=855g,按后者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是4×233g=932g,图象形态正确,20mL Ba(OH)$_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变成AlO$_2$_,故C错误;

D.盐酸与醋酸的稀释,pH变化大的是盐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图象题的形式呈现来考查知识点,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得出结论.

3单选题

用0.01mol•L_H$_2$SO$_4$和0.01mol•L_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在滴定时终点有误差:①多滴了1滴H$_2$SO$_4$;②少滴了1滴H$_2$SO$_4$(1滴为0.05mL),则①和②两种情况下c(H_)之比的值是(  )

A
10
B
50
C
5×10_
D
10_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多滴了1滴H$_2$SO$_4$,溶液呈酸性,抓住过量的H_求出c(H_),少滴了1滴H$_2$SO$_4$,溶液呈碱性,抓住过量的OH_求出c(OH_),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求出c(H_).

解答:

解:多加1滴H$_2$SO$_4$,溶液中c(H_)=$\frac {0.05×10_L×0.01mol•L _×2}{0.1L}$=10_ mol•L_;

少加1滴H$_2$SO$_4$,溶液中c(OH_)=$\frac {0.05×10_L×0.01mol•L_×2}{0.1L}$=10_ mol•L_,c(H_)=$\frac {10}{10}$=10_mol•L_两种情况下c(H_)之比是,$\frac {10}{10}$=10_,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要抓住溶液的酸碱性.

4单选题

常温下,向100mL0.01mol/L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的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A为弱酸
B
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c(M_)+c(H_)═c(OH_)+c(A_)
C
K点对应的溶液中:c(M_)+c(MOH)═c(A_)
D
常温下,MA溶液的pH>7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0.01mol•L_HA溶液中pH=2,则HA是强酸,N点时溶液呈中性,MOH的物质的量大于HA的物质的量,说明MOH是弱碱;

A.根据0.01mol/L的HA溶液的pH判断HA;

B.根据溶液中的成分,利用电荷守恒来分析;

C.根据溶液中的成分,利用物料守恒来分析;

D.根据MA是强酸弱碱盐来分析.

解答:

解:A.根据图象可知,0.01mol•L_HA溶液中pH=2,则HA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HA为强酸,故A错误;

B.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溶液的成分为MA、MOH,根据电荷守恒有:c(A_)+c(OH_)=c(H_)+c(M_),故B正确;

C.K点所示溶液中,l00mL 0.01mol/L 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溶液100ml,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MOH和MA溶液,所以c(M_)+c(MOH)≠c(A_),故C错误;

D.MA是强酸弱碱盐,MA溶液呈酸性,溶液pH<7,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注意根据酸溶液的pH和酸的浓度确定酸的强弱,为易错点.

5单选题

用0.2mol/L HCl溶液滴定0.2mol/L NaOH,如果到达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盐酸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100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
4
B
1
C
10
D
3.3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盐酸溶液,即0.05mL,继续加水至100mL,反应后溶液中c(H_)=$\frac {0.05}{100}$×0.2mol.L_=10_mol.L_,pH=-l_gc(H_).

解答:

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盐酸溶液,即0.05mL,继续加水至100mL,反应后溶液中c(H_)=$\frac {0.05}{100}$×0.2mol.L_=10_mol.L_,pH=-l_gc(H_)=4,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的混合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6单选题

向20.00mL稀H$_2$SO$_4$中逐滴加入0.10mol/L的氨水,测得溶液的pH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20
B
稀H$_2$SO$_4$的浓度为0.10mol/L
C
a点可能是:c(H_)>c(SO$_4$_)>c(NH$_4$_)>c(OH_)
D
b点表示稀H$_2$SO$_4$和氨水恰好中和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硫酸和氨水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硫酸铵溶液显示酸性,据此确定x的值;

B、开始滴加时,根据硫酸的pH可以计算稀H$_2$SO$_4$的浓度;

C、根据a电溶液显示酸性,则硫酸剩余或是正好得到硫酸铵溶液;

D、稀H$_2$SO$_4$和氨水恰好中和时,得到硫酸铵溶液,据此回答.

解答:

解:A、硫酸和氨水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硫酸铵溶液显示酸性,当达到中性时,氨水应该是过量的,所以x大于20,故A错误;

B、开始滴加时,硫酸的pH是1,即氢离子浓度是0.1mol/L,所以可以计算稀H$_2$SO$_4$的浓度是0.05mol/L,故B错误;

C、根据a电溶液显示酸性,则硫酸剩余或是正好得到硫酸铵溶液,在硫酸铵中,c(NH$_4$_)>c(SO$_4$_)>c(H_)>c(OH_),当硫酸剩余时,则可以存在:c(H_)>c(SO$_4$_)>c(NH$_4$_)>c(OH_),故C正确;

D、稀H$_2$SO$_4$和氨水恰好中和时,硫酸铵溶液为酸性,pH<7,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正确判断并分析图象,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7单选题

室温时,将0.10mol•L_NaOH溶液滴入20.00mL未知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一元酸溶液浓度为0.10mol•L_
B
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C
室温时,HA的电离常数K_a≈1×10_
D
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H$_2$O的电离程度相同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图象知,当NaOH体积为20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

B、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C、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K_a=$\frac {[H_]•[A_]}{[HA]}$;

D、a点c(H_)=0.01mol/L,则由水电离出来的c(OH_)=1.0×10_,c点c(H_)=1.0×10_全部由水电离出来.

解答:

解:A、根据图象知,当NaOH体积为20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体积相等,则其浓度相等,所以一元酸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_,故A正确;

B、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HA是弱电解质,NaOH、NaA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根据图象知,a、b、c点的水溶液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其导电性依次增强,故B正确;

C、根据图象知,0.10mol/LHA溶液中pH=2,则c(H_)=0.01mol/L,HA的电离常数K_a=$\frac {[H_]•[A_]}{[HA]}$=$\frac {(0.01)}{0.1-0.01}$≈1.1×10_,故C错误;

D、D、a点c(H_)=0.01mol/L,则由水电离出来的c(OH_)=1.0×10_,c点c(H_)=1.0×10_全部由水电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图象中各个点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的关系,难度中等.

8单选题

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_
B
P点时可能未完全反应,溶液呈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C
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测定曲线
D
本实验的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只能用酚酞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曲线B的pH由13变小,则为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曲线;曲线A的pH由1变大,则为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橙,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从图可以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13,故浓度为0.1 mol•L_,故A正确;

B.P点为滴定终点,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故B错误;

C.曲线A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测定曲线,故C错误;

D.强酸强碱之间的滴定可以用甲基橙,也可以用酚酞,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为高频考点,把握起点pH及滴定中pH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滴定终点与反应终点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