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 读趣百科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方法

(1)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

(3)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3)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

(2)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3)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配平化学方程式

1、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2、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3、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4、要点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

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

有氢找氢无氢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

出现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质”的含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

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例如,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质”的含义:经点燃,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 “量”的含义:从宏观看,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氢气跟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每2个氢分子跟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了2个水分子。

2、化学方程式中的加号“+”和等号“=”有特定的化学意义

  • 反应物间的“+”号表示物质间有“反应关系”,即用“+”号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故应将“+”号读成“与”、“和”或“跟”。
  • 生成物间的“+”号表示物质的“并存关系”,即反应后同时有这样几种物质生成,故应将“+”号读成“和”。
  • “=”号则表示“反应生成”和“质量守恒”的意思,即左边那些物质“反应生成”了右边那些物质。例如,化学方程式:

CuO+H2=Cu+H2O

应读成: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了铜和水;

而不应读成:氧化铜加氢气等于铜加水。

3、由于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右两边所表示的是物质的转化关系,故左右两边不能像数学方程式那样可以倒写或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