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射线的方法》探测射线的方法 - 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物理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探测射线的方法》探测射线的方法

1单选题

在发现质子实验中荧光屏的作用是(  )

A
α粒子与荧光屏反应后产生质子
B
阻挡α粒子
C
统计核反应过程产生全部质子的数量
D
质子通过荧光屏引起闪光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明确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注意F处装的银箔刚好能阻止α粒子穿过,而不能阻止其它粒子如质子穿过.

解答:

解: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装置中放射源,放出的为α粒子,由于F处装的银箔刚好能阻止α粒子穿过,因此没有充入氮气之前无质子产生,不可能在荧光屏上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充入氮气后,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质子穿过银箔,引起荧光屏的闪烁;由此可知在发现质子实验中荧光屏的作用是质子通过荧光屏引起闪光.

故选:D

点评: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在近代物理上有着重要意义,要了解这一事件.

2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B
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威尔逊云室中径迹直而清晰的是α射线
D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分析: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解答:

解:A、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跃迁是随机的,能辐射$_4$=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

C、α粒子的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大,产生的粒子多,故径迹直而粗短,故C正确.

D、根据黑体辐射的规律可知,随温度的降低时,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减小;同时最大辐射强度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级跃迁、光电效应、黑体辐射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规律.

3多选题

(多选)关于射线探测及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在威尔逊云室的径迹直而粗,是因为α粒子的质量大,电离本领强
B
β粒子在威尔逊云室中,几乎看不到它的径迹
C
用放射治疗癌症,是利用“细胞分裂越快的组织,对射线的耐受能力就越弱”这一特点
D
用γ射线照射食品,可以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延长保存期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α、β、γ三种射线的电离本领依次减弱,穿透本领依次增强.

解答:

解:A、α粒子的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大,产生的粒子多,故径迹直而粗短,γ粒子电离本领小,一般看不到其径迹或只能看到一些细碎的雾滴,故A正确B错误;

C、用放射治疗癌症,是利用“细胞分裂越快的组织,对射线的耐受能力就越弱”这一特点,C正确;

D、用γ射线照射食品,可以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延长保存期,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其实也可以导致癌症,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能使基因突变.

4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
B
量子力学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
C
盖革-米勒计数器检测射线时能计数,不可以区分射线种类
D
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情形,高速情形要用相对论,微观粒子运动要用量子力学.

盖革-米勒计数器检测射线时能计数,不可以区分射线种类.

解答:

解:A、物体的动量是粒子性的表现,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

B、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在低速、宏观状态下的特殊情形.故B错误;

C、盖革-米勒计数器检测射线时能计数,不可以区分射线种类.故C正确;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错误.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D

点评:

此题考查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主要研究的对象.属于基础题.

5多选题

(多选)如图所示,气泡室中加有匀强磁场,下面关于粒子的轨迹是一对紧绕的螺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入气泡室的是一对带相反电荷的粒子
B
进入气泡室的粒子的比荷一定相同
C
粒子的径迹是螺旋管,是因为粒子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减少
D
粒子的径迹是螺旋管,是因为粒子的电荷量越来越少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粒子进入磁场后受到洛伦兹力而偏转,根据轨迹偏转的方向确定出洛伦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粒子的电性.

解答:

解:A、在气泡室中运动的粒子,其运动的半径:r=$\frac {mv}{qB}$,与粒子的速度成正比.由于粒子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会减小,所以粒子的半径要减小,所以可知两个粒子分别向左和向右运动,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都向下,所以一定是一对带相反电荷的粒子.故A正确;

B、粒子的运动的半径:r=$\frac {mv}{qB}$,可知由于两个粒子的速度关系未知,所以不能判断出两个粒子的比荷的关系.故B错误;

C、由于粒子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会减小,所以粒子的半径要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关键要根据粒子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会减小,所以粒子的半径要减小先判断出粒子运动的方向关系,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