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物理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1单选题

国家大剧院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_ _},硬度{_ _}.

A
大;小
B
小;小
C
大;大
D
小;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题目以国家大剧院的穹顶表面积问题为背景,涉及的物理知识广泛,回答问题时,要从钛的密度、硬度等角度再联系相应的物理知识,准确地作出判断.

解答:

因为钛金属板硬度大,稳定性强,

再由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所以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

故答案为:D.

点评:

该题型不仅重视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还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单选题

有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  )(已知ρ_铜>ρ_铁>ρ_铝)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不能确定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密度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种特性.由ρ_铜>ρ_铁>ρ_铝>ρ_水,要想知道哪个球投入杯子溢出的水多,只需要看哪个球的体积大即可,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就大.

解答:

解: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就大.由ρ_铜>ρ_铁>ρ_铝>ρ_水,所以三个球都下沉到水底,铝球的体积最大,排除的水就最多.

故选C.

点评:

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物质在水里的沉浮条件的知识点.

3单选题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材的因素考虑,下面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
用牛皮做鼓膜
B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
用玻璃做透镜
D
用不锈钢做锅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解答:

解:A.用牛皮做鼓膜是利用牛皮的弹性大,故A错误;

B.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砸在人身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B正确.

C.用玻璃做透镜是利用玻璃的透光性,故C错误;

D.用不锈钢做锅是利用钢的熔点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生活中认真观察,要对观察到的问题多提为什么,这些为什么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解决问题.

4单选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放入这个杯子中(ρ_铝<ρ_铜),水不溢出,则此时(  )

A
两个杯子液面一样高
B
放入铜块的杯子液面较高
C
两个杯的总质量相同
D
放入铜块的杯子总质量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要判断杯子水面的高低,就得需要判断金属块的体积大小,根据密度公式ρ=$\frac {m}{V}$判断即可;然后比较它们质量之间的关系.

解答:

由题意知,因为m_铜=m_铝,ρ_铜>ρ_铝,

由ρ=$\frac {m}{V}$得,V_铜<V_铝,

因为这两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V_铜排<V_铝排,

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水面较高.

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水的质量相同,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相同,水未溢出,可得两个杯子的总质量相同.

由上分析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能否根据密度求出相应的体积.关键是搞清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