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简单计算(一)》功的简单计算(一) -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物理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功的简单计算(一)》功的简单计算(一)

1单选题

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首先估测物理课本的质量,然后计算它的重力,然后再估测课桌的高度,最后根据功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

G=mg=0.2kg×10N/kg=2N,

课桌高度约为1m,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物理课本质量的估测,这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

2单选题

用10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60N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3m,则拉力做功为(  )

A
120J
B
180J
C
300J
D
480J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知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解答:

解:

物体受力如图,W=Fs=100N×3m=300J.

故选C.

点评:

理解功的定义: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紧扣定义找出力和相应的距离求解.

3单选题

林雨同学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课桌高度的估测能力;(2)对物理课本重力大小的估测能力;(3)对机械功的计算能力.

解答:

课桌的高度约为0.7m,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由公式W=Fs=Gh可得:

W=0.7m×3N=2.1J,所以选项A、B、D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准确的估测课桌的高度和物理课本的重力大小.

4填空题

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2m,拉力做功为J,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木块重16N,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J.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20100

答案解析

分析:

知道拉力大小和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功的公式求拉力做功;

因木块水平面匀速前进,所以木块受平衡力,木块受摩擦力等于拉力;

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

解答:

W=Fs=10N×2m=20J;

∵木块在水平面匀速前进,

∴f=F=10N;

∵在水平面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为0,

∴重力做功为0.

故答案为:20,1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但容易出错.

5填空题

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上前进10m,重力所做的功等于J,拉力所做的功等于J.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0500

答案解析

分析:

首先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中F与S的关系,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计算.

解答:

因为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0m,而竖直方向通过的距离为零,因此重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为 W=FS=50N×10m=500J.

故答案为 0,500J.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且会熟练应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单选题

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
0.lJ
B
1J
C
10J
D
100J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

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2m,

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W=Gh=0.5N×2m=1J.

故选B.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7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做的功为J,3~6s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N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04

答案解析

分析: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可将摩擦力分为三种:①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②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③当两个物体未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先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据由F﹣t图象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3)根据W=Fs分析解答对物做的功

解答:

解:

由图可知,在0~3秒内,物体相对于水平地面没有发生运动,物体受到的力,F=2N,所以W=Fs=2N×0m=0J;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6~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摩擦力f=F′=4N;

在3~6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为4N

故答案为:0; 4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并能将v﹣t图象和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8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06

答案解析

分析:

(1)从速度图象中分析0﹣3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可得出物体此时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解答;

(2)首先从速度图象中9﹣12s得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对应的从F﹣t图象中得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后根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判断出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

解:(1)由丙图知:0~3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有力无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功0J.

(2)由丙图知,9﹣12s时,物体匀速运动,

由乙图知,9﹣12s时,F=6N,

所以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大小为6N.

3﹣6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6N.

故答案为:0;6.

点评:

v﹣t图象、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各段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中二力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