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氯及其化合物复习》硅、氯及其化合物复习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硅、氯及其化合物复习》硅、氯及其化合物复习

1单选题

Cl$_2$通入7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NaOH+Cl$_2$→NaCl+NaClO+H$_2$O,NaOH+Cl$_2$→NaCl+NaClO$_3$+H$_2$O(未配平).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_3$的数目之比为4:1,则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  )

A
9:4
B
5:4
C
14:5
D
1:1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反应中注意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令溶液中NaClO与NaClO$_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解答:

解:反应中注意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令溶液中NaClO与NaClO$_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Cl的物质的量=4mol×1+1mol×(5-0)=9mol,则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9mol:4mol=9: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计算.

2单选题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_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则反应的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H$_2$):n(Cl$_2$)是(  )

A
3:2
B
1:3
C
4:1
D
1:5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说明氢气与氯气反应中氯气有剩余,溶液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钠元素及氯元素守恒可知2n(Cl$_2$)=n(Na_)=n(Cl_)+n(ClO_),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l_来源于氯化氢及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氢元素守恒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100mL、3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L×3mol/L=0.3mol.

混合气体通入含0.3molNaOH的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_、ClO_,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_)=n(Cl_)+n(ClO_)=0.3mol,所以n(Cl$_2$)=$\frac {1}{2}$×0.3mol=0.15mol.

由于由于溶液中n(ClO_)=0.1mol,所以溶液中n(Cl_)=0.3mol-0.1mol=0.2mol;

令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x=0.1mol,

溶液中Cl_来源于氯化氢及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氯化氢提供的氯离子为0.2mol-0.1mol=0.1mol,

即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n(HCl)=0.1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n(H$_2$)=$\frac {1}{2}$n(HCl)=$\frac {1}{2}$×0.1mol=0.05mol,

所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所用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5mol:0.15mol=1: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溶液中n(Na_)=n(Cl_)+n(ClO_)是解题关键.根据NaClO利用方程式计算剩余的氯气,进行解答,比守恒计算更为简单.

3单选题

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
Na NaOH NaHCO$_3$
B
Cu CuSO$_4$ Cu(OH)$_2$
C
C CO CO$_2$
D
Si SiO$_2$ H$_2$SiO$_3$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_3$,NaHCO$_3$不能直接得到Na;

B、Cu(OH)$_2$不能直接得到Cu;

C、C与少量的氧气反应得到CO,CO与氧气反应得到 CO$_2$,CO$_2$与Mg反应可以得到C;

D、SiO$_2$与水不反应.

解答:

解: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_3$,NaHCO$_3$不能直接得到Na,故A错误;

B、Cu与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CuSO$_4$,CuSO$_4$与氢氧化钠等反应生成Cu(OH)$_2$,Cu(OH)$_2$不能直接得到Cu,故B错误;

C、C与少量的氧气反应得到CO,CO与氧气反应得到 CO$_2$,CO$_2$与Mg反应可以得到C,故C正确;

D、Si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SiO$_2$,SiO$_2$与水不反应,制取H$_2$SiO$_3$,应由硅酸盐和酸反应制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A
CO$_2$→H$_2$CO$_3$
B
SiO$_2$→Na$_2$SiO$_3$
C
Na$_2$O$_2$→Na$_2$CO$_3$
D
SiO$_2$→H$_2$SiO$_3$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物质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利用物质组成上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反应.

解答:

解:A、由CO$_2$→H$_2$CO$_3$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步实现该转化,故A不选;

B、由SiO$_2$→Na$_2$SiO$_3$可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一步实现该转化,故B不选;

C、由Na$_2$O$_2$→Na$_2$CO$_3$可知,选择二氧化碳即可一步实现,故C不选;

D、由SiO$_2$→H$_2$SiO$_3$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必须先和强碱反应生成盐,盐再转化为酸,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注意是否一步转化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

5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_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_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D
③⑤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①氯气和氢气在没有条件下不反应;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性较小;

③氯水中次氯酸有强氧化性,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含量较低;

④氯化氢、氯气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⑤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

解答:

解:①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能产生爆炸,在没有条件下不反应,故错误;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吸收氯气的能力较小,实验室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错误;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新制的氯水中次氯酸的量较多,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含量较少,强氧化性较低,所以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故正确;

④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氯气、氯化氢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硝酸银溶液不能用于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_2$,故错误;

⑤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氯化氢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可以除去Cl$_2$中的HCl气体,但达不到除去HCl气体中的Cl$_2$的目的,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知道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及其性质即可解答,注意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为易错点.

6单选题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一步能实现的是(  )

A
Si→SiO$_2$→H$_2$SiO$_3$→Na$_2$SiO$_3$
B
Al→Al$_2$O$_3$→Al(OH)$_3$→NaAlO$_2$
C
N$_2$→NH$_3$→NO→NO$_2$→HNO$_3$→NO$_2$
D
S→SO$_3$→H$_2$SO$_4$→SO$_2$→Na$_2$SO$_3$→Na$_2$SO$_4$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

B.氧化铝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C.氨气反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硫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解答:

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得到硅酸,故A错误;

B.Al$_2$O$_3$可以先与酸反应生成Al_,然后与碱反应生成Al(OH)$_3$,不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

C.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反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得到二氧化氮,故C正确;

D.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学习中基础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