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化学键有关的信息给予题》与化学键有关的信息给予题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与化学键有关的信息给予题》与化学键有关的信息给予题

1单选题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
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_2$W$_3$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故W、Z为非金属,原子序数Z>W,W处于第二周期,Z处于第三周期,X、Y、Z同周期,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则原子序数Y>X,且二者处于第三周期,根据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故W、Z为非金属,原子序数Z>W,W处于第二周期,Z处于第三周期,X、Y、Z同周期,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则原子序数Y>X,且二者处于第三周期,X、Y、Z的原子序数Z>Y>X,

A、W、Z同主族,原子序数Z>W,X、Y、Z同周期,X、Y、Z的原子序数Z>Y>X,所以原子半径X>Y>Z>W,故A正确;

B、若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错误;

C、W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水、氟化氢时,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氢化物的沸点,故C错误;

D、若W为N元素,Y为Mg元素,二者的原子序数相差5,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Mg$_3$N$_2$,为Y$_3$W$_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关键,D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审题不仔细,造成错误,关键是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_X>r_Y>r_Z>r_W>r_Q
C
离子Y_和Z_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种类,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

A、X为N元素,最高正价为+5价,Z为Al元素,最高正价为+3价,则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故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有:r_Z>r_W>r_Q>r_X>r_Y,故B错误;

C、离子Y_和Z_的核外电子数都为10,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相同,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3单选题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
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
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
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Z为Br元素,R为Ar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Z为Br元素,R为Ar元素,则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W、Y的单质都为固体,而Z的单质为液体,则Z单质的沸点不最高,故A错误;

B.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R原子的相同,而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R原子的不相同,故B错误;

C.X为N元素,对应的氢化物NH$_3$中含有氢键,沸点比W的氢化物高,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故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与性质、结构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单质以及某些氢化物沸点高低的比较,为易错点.

4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F_结构示意图为:
B
HCl的电子式为:
C
Na$_2$O$_2$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D
次氯酸(HClO)的结构式为:H-Cl-O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核外电子总数为10;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C.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

D.次氯酸分子中不存在氢氯键.

解答:

解:A.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氟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存在一个氢氯键,氯化氢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O原子和Na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钠的形成过程为:

,故C正确;

D.次氯酸分子的中心原子为O原子,其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次氯酸正确的结构式为:H-O-C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D为易错点,注意明确次氯酸分子中的结构.

5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B原子与C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 A 原子核外电子数的4倍,则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A,B,C三者一定不是非金属元素
B
A,B,C三者核电荷数之和为40
C
A与B,A与C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
A与B元素存在同素异形现象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设A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B的核外电子数为x+7,C的核外电子数为x+9,则x+7+x+9=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设A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B的核外电子数为x+7,C的核外电子数为x+9,则x+7+x+9=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A.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故A错误;

B.原子的核电核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三者核电核数之和为8+15+17=40,故B正确;

C.A、B、C都是非金属性元素,A与B,A与C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存在氧气、臭氧,P元素有白磷、红磷,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及应用,难度不大,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理解掌握同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数关系.

6单选题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_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Z$_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C
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D
一定条件下,X$_2$与Al反应得到AlX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X、Y、Z是短周期元素,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_2$分子,则X为氮元素,根据X、Y、Z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结合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

解:X、Y、Z是短周期元素,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_2$分子,则X为氮元素,根据X、Y、Z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

A.化合物NCl$_3$中,N原子形成3个N-Cl键,N原子、Cl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正确;

B.硫元素形成的亚硫酸,氯元素形成的次氯酸,都属于弱酸,故B错误;

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氨气发生反应:3Cl$_2$+8NH$_3$═6NH$_4$Cl+N$_2$,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氮元素核外有5个电子,非金属性强,一定条件下,N$_2$与Al反应得到AlN,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及性质的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确定X是关键,明确短周期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推断,难度中等.

7单选题

现有如下说法:(1)在水中氢、氧原子之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2)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离子键;(3)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_+Cl_,推断HCl中存在离子键;(4)H$_2$分子和Cl$_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_2$、Cl$_2$分子里的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然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3)、(4)正确
C
全部正确
D
全部不正确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1)在水分子内氢、氧原子之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2)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3)HCl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解答:

解:(1)在水中的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之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分子间氢原子和氧原子存在氢键,故错误;

(2)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中只含共价键,故错误;

(3)氯化氢在水中电离方程式:HCl=H_+Cl_,但氯化氢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错误;

(4)H$_2$分子和Cl$_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_2$、Cl$_2$分子里的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然后H、Cl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1),水分子中存在化学键、分子间存在氢键,为易错点.

8单选题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生产必需品.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NaCl的电子式为
B
_Na_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C
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氯气和金属钠
D
欲配制1.00 L 1.00 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氯离子的电子式应加中括号“[]”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计算Na、Cl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计算出_Na_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据此计算判断.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可以导电,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

D、58.5g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mol/L.

解答:

解:A、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NaCl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_Na_Cl中质子数为11+17=28,中子数为(23-11)+(37-17)=32,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8,故B错误;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电解熔融氯化钠时,阴极上是钠离子得电子获得金属钠的过程,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获得氯气的过程,可得到氯气和金属钠,故C正确;

D、58.5g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1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电子式书写、原子构成、电解原理、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等,综合较大,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9单选题

下列关于碱金属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A族
B
氢氧化铷是弱碱
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Rb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IA族;

B、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氢氧化铷的碱性强弱;

C、碱金属族中,从锂到铯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

D、根据硝酸铷中存在的化学键判断.

解答:

解:A、铷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IA族,故A错误;

B、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相应碱的碱性增强,铷的金属性大于钾,所以氢氧化钾的碱性小于氢氧化铷,所以氢氧化铷是强碱,故B错误;

C、从锂到铯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所以铷的熔点最低,故C错误;

D、硝酸铷中铷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所以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难度不大,注意碱金属的密度变化,为易错点.

10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E同主族,B、C、D同周期相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见化合物E$_2$D$_2$与水反应生成D的单质,同时生成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
C的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产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D与A、B、C、E分别结合均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A~E的顺序依次增大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故B为C元素;B、C、D同周期相邻,故C为N元素,D为O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平均电子层为2,B、C、D的平均电子层为2,A、E同主族,二者平均电子层为2,故A有1个电子层,E有2个电子层,所以为H元素,E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故B为C元素;B、C、D同周期相邻,故C为N元素,D为O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平均电子层为2,B、C、D的平均电子层为2,A、E同主族,二者平均电子层为2,故A有1个电子层,E有2个电子层,所以为H元素,E为Na元素.

A、常见化合物E$_2$D$_2$是Na$_2$O$_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故A正确;

B、C的氢化物为NH$_3$,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_3$,氨气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硝酸铵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正确;

C、O元素与H可以形成H$_2$O、H$_2$O$_2$;与C元素形成CO、CO$_2$;与N元素形成NO、N$_2$O、N$_2$O$_3$、NO$_2$、N$_2$O$_4$、N$_2$O$_5$;与Na元素形成Na$_2$O、Na$_2$O$_2$,故C正确;

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C>N>O>H,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考查元素推断、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半径比较等,难度中等,充分利用平均电子层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1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其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B
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D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B.ⅠA族有H和碱金属元素,ⅦA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氟和氧无正价;

D.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

解答:

解:A.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故A错误;

B..ⅠA族有H和碱金属元素,ⅦA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H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氟和氧无正价,故C错误;

D.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H在ⅠA及非金属性、金属性的比较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12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

解:A.NaCl固体中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

B.CO$_2$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dot{6}$C、$\dot{6}$C、$\dot{6}$C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是碳的三种核素,故C正确;

D.$\dot{8}$O、$\dot{8}$O、$\dot{8}$O的中子数分别为8、9、10,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原子的构成,注意化学键判断的一般规律及原子中数量关系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单选题

有M和R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M_与R_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R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
M一定是第三周期元素
C
M与R是同一周期元素
D
R与M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有M和R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M_与R_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M为Na,R为O或M为Li,R为S,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有M和R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M_与R_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M为Na,R为O或M为Li,R为S,

A.R可能为O或S,则R可能在第二周期,也可能为第三周期,故A错误;

B.M为Na或Li,则M可能在第二周期,也可能为第三周期,故B错误;

C.由M为Na,R为O或M为Li,R为S,则M与R不是同一周期元素,故C错误;

D.R与M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_2$O$_2$时,存在非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明确信息得出M、R为何种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元素的位置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4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B
H$_2$O和CO$_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C
已知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98,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8
D
_OD_中,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之比为10:9:11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B.元素化合价绝对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的平均值;

D.计算微粒中含有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解答:

解:A.元素化合价属于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故A错误;

B.CO$_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H$_2$O中含有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98,该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98,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的平均值,故C错误;

D._OD_中电子数=8+1+1=10,质子数=8+1=9,中子数=(18-8)+(2-1)=11,故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之比为10:9:1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难度不大,注意掌握8电子结构判断,注意理解几种相对原子质量.

15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B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
C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_Y>r_Z>r_W>r_X
D
化合物YX、ZX$_2$、WX$_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A、非金属性O>S,故元素O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S的强,故A错误;

B、非金属性Si<S,故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Si的强,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Mg>Si>S>O,即r_Y>r_Z>r_W>r_X,故C正确;

D、化合物Mg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SiO$_2$、SO$_3$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16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
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C
化合物YX、ZX$_2$、WX$_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_W>r_Z>r_Y>r_X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A、非金属性O>S,故元素O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S的强,故A正确;

B、非金属Si<S,故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Si的强,故B错误;

C、化合物Mg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SiO$_2$、SO$_3$ 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Mg>Si>S>O,即r_Y>r_Z>r_W>r_X,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17单选题

X、Y、Z、M、G是分属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_2$、MY$_3$两种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Y$_2$、MY$_3$均为酸性氧化物
B
ZX的水溶液呈碱性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D
X、Y和G可形成多种酸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X、Y、Z、M、G是分属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M同主族,可形成MY$_2$、MY$_3$两种分子,且Y原子序数小于M,则Y是O元素、M是S元素;G原子序数大于S的短周期元素,所以G是Cl元素;

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Z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且为活泼金属元素,则为Na元素,X为H元素;

再结合物质的结构性质解答.

解答:

解:X、Y、Z、M、G是分属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M同主族,可形成MY$_2$、MY$_3$两种分子,且Y原子序数小于M,则Y是O元素、M是S元素;G原子序数大于S的短周期元素,所以G是Cl元素;

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Z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且为活泼金属元素,则为Na元素,X为H元素;

A.SO$_2$、SO$_3$均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为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NaH+H$_2$O=NaOH+H$_2$↑,所以NaH水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Y是O元素、Z是Na元素,Na$_2$O$_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H、O、Cl可以形成多种酸,如HClO、HClO$_3$、HClO$_4$,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涉及元素推断、物质结构及物质性质的考查,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物质的性质、结构,注意C选项中特殊物质过氧化钠,题目难度不大.

18单选题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Y、ZW、W$_2$X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B
原子半径大小:W>R>X,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W>X
C
W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较,前者强于后者,可证明非金属性:R>W
D
Z与X,Z与R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可能存在共价键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都是短周期元素,由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Y为F元素;Z、R、W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故Z为Na元素、R为S元素、W为C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都是短周期元素,由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Y为F元素;Z、R、W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故Z为Na元素、R为S元素、W为Cl元素,

A.Cl$_2$O的水溶液为次氯酸,溶液显酸性,而NaF水溶液呈碱性、NaCl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R>W>X,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R>W>X,故B错误;

C.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弱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若非金属性F>Cl,但氢化物酸性HCl>HF,故C错误;

D.Na与O元素可以形成Na$_2$O$_2$,O、S同主族,与O元素也可能形成Na$_2$S$_2$,两化合物中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中等,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及原子序数的关系确定元素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为易错点,注意利用同主族元素化合物相似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