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

1单选题

某实验小组学生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0.5mol/L的盐酸50mL0.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若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从理论上说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实验过程的保温情况确定保温效果;

B、根据量热计的结构来确定该装置缺少的仪器;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

D、故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含义来回答.

解答:

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并不如量热计那样好,肯定存在热量的散失,故A错误;

B、根据量热计的结构可知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B正确;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故C错误;

D、50mL0.5mol/L的盐酸50mL0.5mol/L的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0.025mol的水,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还是只会生成0.025mol的水,从理论上说所求中和热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验证SO$_2$具有氧化性:SO$_2$气体通入酸性KMnO$_4$溶液中
B
从含I_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适量稀硫酸与3%的H$_2$O$_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C
测定中和热:取50mL5mol/L的硫酸和50mL5mol/LNaOH中和,测定反应放出的热
D
除去Mg(OH)$_2$中的少量Ca(OH)$_2$:加入足量的MgCl$_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二氧化硫与酸性的高锰酸钾反应,二氧化硫做还原剂;

B.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相互溶解;

C.浓硫酸、浓氢氧化钠稀释产生大量的热;

D.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

解答:

解:A.SO$_2$气体通入酸性KMnO$_4$溶液中,被高锰酸钾氧化,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

B.水与酒精相互溶解,不能由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故B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二者浓度太高,溶与水时都会放出大量热,故对中和热有影响,故C错误;

D.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所以可以除去Mg(OH)$_2$中的少量Ca(OH)$_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二氧化硫的性质、萃取剂的选择、中和热的测定、物质除杂,题目难度不大,熟悉物质的性质、萃取的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中和热的概念,选项BC为易错选项.

3单选题

关于中和热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大、小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及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碎纸条)等
B
某酸与某碱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
C
NaOH稍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
D
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是尽量减小热量损失及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等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A、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碎纸条)不是玻璃仪器;

B、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判断;

C、在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酸或者是碱所用的体积会稍微多一点;

D、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实验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大、小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而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碎纸条)不属于玻璃仪器,故A错误;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所以中和热不受酸碱的用量变化影响,故B正确;

C、在测定中和热的试验中,NaOH稍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从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

D、由Q=cm△T可知,测定的温度变化△T对中和热起到决定作用,所以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是尽量减小热量损失及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等,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题目难度中等,要求学生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对化学实验、化学仪器的相关知识的积累.

4单选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中和热测定
B


构成原电池
C


收集氢气
D


定容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A.缺少搅拌装置;

B.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正极得电子,负极失去电子;电池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守恒,形成闭合回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D.倒入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解答:

解:A.缺少搅拌装置,可用环形玻璃棒,故A错误;

B.电池反应原理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银,所以应该是银放在硝酸银溶液中,而铜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故B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故C正确;

D.倾倒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正极得电子,负极失去电子;电池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守恒,形成闭合回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5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
可用水鉴别NH$_4$Cl、NaOH、NaCl三种固体
B
可用铁粉除去FeCl$_2$溶液中的少量的CuCl$_2$
C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_2$CO$_3$溶液和NaHCO$_3$溶液
D
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必须相等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三种物质都溶于水,且不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鉴别;

B、铁能置换铜,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C、Na$_2$CO$_3$和NaHCO$_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无法鉴别;

D、测定中和热时,为使盐酸充分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

解答:

解:A、NH$_4$Cl、NaOH、NaCl三种固体都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鉴别,故错误;

B、铁能置换铜,反应为:Fe+Cu_═Fe_+Cu,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Na$_2$CO$_3$和NaHCO$_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分别为:CO$_3$_+Ca_═CaCO$_3$↓;HCO$_3$_+Ca_+OH_═H$_2$O+CaCO$_3$↓,故C错误;

D、测定中和热时,为使盐酸充分反应,减少因盐酸挥发而导致实验误差,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为实验鉴别题目,注意鉴别物质时可根据物质的颜色、沉淀、气体等角度思考,要注意干扰离子的影响,本题难度不大.

6单选题

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温度计
C
托盘天平
D
环形玻璃搅拌棒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

显然不需要天平,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实验需要的仪器及仪器的作用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注意使用量筒量取酸或碱溶液.

7单选题

有关中和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去掉两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
B
记录反应的最高温度
C
向烧杯中加碱时有碱液溅到烧杯外
D
酸碱混合后不及时搅拌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B.反应时需测量反应前酸和碱的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最高温度;

C.向烧杯中加碱时有碱液溅到烧杯外,反应的碱变少了,放出的热量也减少;

D.酸碱混合后不及时搅拌,不能完全反应.

解答:

解:A.去掉两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故A错误;

B.反应时至少测温度3次:反应前酸的温度、反应前碱的温度,反应后的最高温度,故B正确;

C.向烧杯中加碱时有碱液溅到烧杯外,反应的碱变少了,放出的热量也减少而使误差增大,故C错误;

D.酸碱混合后不及时搅拌,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减少而使误差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8单选题

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可靠在容器内壁上
B
搅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应上下移动
C
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记录下最高温度
D
为了使反应完全,必须保证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

B.环形玻璃棒不能碰到温度计;

C.最高温度为恰好中和时的温度;

D.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酸或碱要过量.

解答:

解:A.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A正确;

B.环形玻璃棒不能碰到温度计,应上下移动,故B正确;

C.中和热测定温度为恰好中和时的温度即最高温度,故C正确;

D.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可以使酸(碱)适当过量,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细节和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