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2——陌生元素》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2——陌生元素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2——陌生元素》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2——陌生元素

1单选题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_2$Y$_2$
C
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_mY>X_mR
D
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应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O元素;根据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24,又Z、W、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三周期,分别为Na和Al元素.

其中:

A、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进行判断;

B、根据推断得知X和Y分别为H和O元素,可知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H$_2$O和H$_2$O$_2$;

C、根据非金属强弱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

D、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碱和酸的强弱.

解答:

解:A、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可以看出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Al元素,R是S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_、Na_、Al_),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其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

B、X和Y元素能形成2种化合物,X$_2$Y(H$_2$O)和X$_2$Y$_2$(H$_2$O$_2$),故B错误;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是氢化物,因为Y(O元素)和R(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Y>R,所以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X_mY>X_mR,故C正确;

D、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_3$,是弱碱,而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_2$SO$_4$,是强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运用,做题时注意以下问题:①同周期、同主族内元素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等)变化规律.②元素之间化合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

2单选题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
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则甲、丙同主族且丙在甲的下一周期,甲、乙、丁同周期相邻,设甲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乙、丁与甲在同一周期且左右相邻,乙、丁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x,则4x=20,即x=5,所以甲是N,丙是P,乙是O,丁是C,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

解答:

解: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则甲、丙同主族且丙在甲的下一周期,甲、乙、丁同周期相邻,设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乙、丁与甲在同一周期且左右相邻,乙、丁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x,则4x=20,即x=5,所以甲是N,丙是P,乙是O,丁是C.

A、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则有原子半径大小:丙>丁>甲>乙,即P>C>N>O,故A错误;

B、N比P的非金属性强,故NH$_3$比PH$_3$稳定,故B正确;

C、C比N的非金属性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_2$CO$_3$<HNO$_3$,故C错误;

D、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CO$_2$是无毒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3单选题

在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Y>X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Y>Z
C
Z的氧化物不止一种
D
原子半径 Z>Y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在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与Z同主族,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由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为Cl,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则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Y为P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在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与Z同主族,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由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为Cl,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则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Y为P元素,

A.非金属性O>P,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_2$O>PH$_3$,故A错误;

B.非金属性S>P,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硫酸>磷酸,故B错误;

C.硫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故C正确;

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P>S,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难度不大.

4单选题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Y>Z>X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D
Y、Z的氧化物都有酸性和碱性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Z为硅元素.W、Y为金属元素,Y、Z位于同周期,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原子序数W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

解: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Z为硅元素.W、Y为金属元素,Y、Z位于同周期,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原子序数W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即X为氧元素,Y为铝元素,Z为硅元素,W为钾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Al>Si,C>O,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K>Na,Si>C,所以原子半径K>Al>Si>O,即W>Y>Z>X,故A正确;

B、X为氧元素,Z为硅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故B错误;

C、Y为铝元素,W为钾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金属性K>N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Al,金属性K>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Y<W,故C错误;

D、Y为铝元素,Z为硅元素,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根据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推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关键.

5单选题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周期,Y、Z处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总数的$\frac {3}{4}$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少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
3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Z>Y
C
3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D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可以化合成盐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总数的$\frac {3}{4}$倍,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所以X是O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少1,则Z最外层电子数为5,Y、Z处于同一主族,则Y最外层电子数为4,X和Y位于同一周期,所以Y为N元素,则Z为P元素,

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

B.结构相似的氢化物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

C.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D.铵盐可以由N元素的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合而成.

解答:

解: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总数的$\frac {3}{4}$倍,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所以X是O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少1,则Z最外层电子数为5,Y、Z处于同一主族,则Y最外层电子数为4,X和Y位于同一周期,所以Y为N元素,则Z为P元素,

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非金属性Z<Y<X,故A正确;

B.结构相似的氢化物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氨气中存在氢键,磷化氢中不存在氢键,所以氢化物的熔沸点Y>Z,故B错误;

C.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Z>Y>X,故C正确;

D.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硝酸、最低价氢化物是氨气,二者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硝酸铵,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氢键等知识点,明确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注意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6单选题

X、Y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形成化合物表示为X$_2$Y
B
X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
C
Y位于周期表中第ⅦA族,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
D
X、Y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都是10电子微粒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2,应为Mg元素,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则原子序数为9,应为F元素,根据元素原子的结构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该题.

解答:

解: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2,应为XMg元素,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则原子序数为9,应为F元素,

A、X为Mg元素,Y为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XY$_2$,即MgF$_2$,故A错误;

B、Mg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F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B错误;

C、F非金属性很强,难以失去电子,无正价,故C错误;

D、MgF$_2$中,Mg_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F_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1=1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7单选题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XY
B
XY$_2$
C
XY$_3$
D
X$_2$Y$_3$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从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原子结构方面入手,考虑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关系.

解答:

解: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则X原子可能是硅原子(2,8,4)或锂原子(2,1),

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则Y原子可能是锂原子(2,1)或氢原子(1),

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H$_4$,LiH(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氢化物,中学阶段很少涉及),

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不可能为SiH$_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化合价关系,明确原子结构中每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8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L层电子数为(a+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①与水反应 ②与硫酸反应 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④与氯气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L层电子数为(a+b),则a+b=8,所以甲原子有2个电子层,故b=2,所以a=6,故甲为氧元素;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6-2-1=3,则乙为铝元素.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L层电子数为(a+b),则a+b=8,所以甲原子有2个电子层,故b=2,所以a=6,故甲为氧元素;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6-2-1=3,则乙为铝元素.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①氧化铝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①不符合;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故②符合;

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③符合;

④氧化铝不能与氯气反应,故④不符合.

所以②③符合.

故选:B.

点评: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推断是关键.

9单选题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①碱金属单质的电荷相同,半径越大,单质的熔点越低;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④氨气溶于水,其溶液显碱性;

⑤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分析;

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比较金属性,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则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故①正确;

②第VIIA族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砹的非金属性,则砹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l,故②错误;

③S、Se在同一主族,S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e的非金属性,则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故③正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N,其氢化物为氨气,氨气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故④错误;

⑤铊(Tl)与铝同主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Tl>Al,则Tl能与酸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⑤错误;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弱,金属性Na>Mg>Al,则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故⑥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学生明确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单选题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
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
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_2$R
C
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一定是ⅣA族元素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化合价|=8,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说明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价,最低负价是-2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

解:主族元素中,最高正价+|最低负化合价|=8,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所以R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价,最低负价是-2价,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A、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为第ⅤⅠA族的元素,不是氧元素,可以是硫元素等,故A错误;

B、R的最低负价是-2价,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_2$R,故B正确;

C、硫的氢化物比硒的氢化物稳定,但是不如水稳定,故C错误;

D、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为第ⅤⅠA族的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1单选题

已知A、B、C、D、E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C、D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氢氧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D可用于冶炼某些难熔金属
B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得C和D的单质
C
稳定性:A$_2$B>A$_2$E
D
简单离子的半径:C>D>E>B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B、C、D、E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氢元素;B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则B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C、D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氢氧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的反应,且D的原子序数较大,则C为Na元素、D为A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氢元素;B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则B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C、D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氢氧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的反应,且D的原子序数较大,则C为Na元素、D为Al元素,

A.Al的还原性较强,可以利用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难熔金属,故A正确;

B.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生成N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生成Al,故B正确;

C.非金属性O>S,故稳定性:H$_2$O>H$_2$S,故C正确;

D.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_>O_>Na_>Al_,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根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

12单选题

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R位于第四周期VIA族
B
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_3$RO$_4$
C
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_2$R
D
R的阴离子具有强还原性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质子数为79-45=34,为Se元素,利用第ⅥA元素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A.质子数为79-45=34,为S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VIA族,故A正确;

B.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则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_2$RO$_4$,故B错误;

C.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则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_2$R,故C正确;

D.R的阴离子中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则R的阴离子具有强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及原子结构,明确元素的推断及ⅥA族元素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单选题

下列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元素
B
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
C
第16号元素
D
负一价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元素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元素的种类,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分析.

解答:

解: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元素为O;

B.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为Al;

C.第16号元素为S;

D.负一价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元素为F,

则以上元素的非金属性:F>O>S>Al,所以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以及周期律的递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首先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进行判断.

14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予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氢化物溶于水生成弱酸
B
Y与X可生成Y$_3$X$_2$型化合物
C
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Z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的内层电子数为2,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所以X为N,Y为Mg,Z为S,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的内层电子数为2,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所以X为N,Y为Mg,Z为S,

A.N的氢化物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A错误;

B.Mg与N可生成Mg$_3$N$_2$型化合物,故B正确;

C.Z的氢化物为硫化氢,硫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易被氧化,故C错误;

D.Z为S,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硫一种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的位置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内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利用X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突破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熟悉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此类习题.

15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W<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种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
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_2$B与A$_2$B$_2$型化合物,且A$_2$B$_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C
X$_2$Y分子同存在氢键,故X$_2$Y比X$_2$W稳定
D
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则W应处于第三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4=6,则W为硫元素;Y与W为同主族元素,则Y为氧元素;X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原子半径也小于O原子半径,且为主族元素,可知X为氢元素;X与Z为同主族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Z为Na元素;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R的核外电子数为8+16-11=13,则R为A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则W应处于第三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4=6,则W为硫元素;Y与W为同主族元素,则Y为氧元素;X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原子半径也小于O原子半径,且为主族元素,可知X为氢元素;X与Z为同主族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Z为Na元素;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R的核外电子数为8+16-11=13,则R为Al元素,

A.Y、Z、R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_、Na_、Al_,核外电子数均为10,三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故A正确;

B.H、Na分别与O可形成H$_2$O、H$_2$O$_2$、Na$_2$O、Na$_2$O$_2$,且H$_2$O$_2$、Na$_2$O$_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故B正确;

C.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不影响化学性质,氢化物稳定性由化学键强弱影响,故C错误;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X、Y、R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铝或偏铝酸,二者可以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根据原子半径确定氢元素.

16单选题

由短周期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_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和Y可能位于同一周期,也可能位于不同周期
B
X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
X和Y一定位于不同主族
D
化合物XY$_3$溶于水,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_3$,X、Y的化合价为+3、-1价时,可能分别在ⅢA、ⅥⅠA;X、Y的化合价为+6、-2价时可能均在ⅥA;还有可能为NH$_3$,以此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若为AlCl$_3$,X和Y属于同一周期,即都在第三周期,若为SO$_3$或NH$_3$等,属于两个不同周期,故A正确;

B、若X为铝时是金属,若X为硫、氮时为非金属,故B正确;

C、若X、Y 为硫和氧元素时,为同一主族,故C错误;

D、NH$_3$溶于水时,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呈碱性,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解答,熟悉常见的化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化合价来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可解答.

17单选题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甲、丁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甲>乙
B
甲、乙、丙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乙>甲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甲、丁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若甲、丙同周期,其原子序数之差为1,丁只能是氢元素,由甲与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丁为氢元素不符合.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所以甲、丙必同主族,故原子序之差为2或8,四种元素不可能为氢和氦,则排除原子序数之差为2,甲、丙原子序之差为8,则丁元素原子序数应为8,故丁为氧元素,则甲为氮元素,丙为磷元素,乙为碳元素,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

解答:

解:甲、丁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若甲、丙同周期,其原子序数之差为1,丁只能是氢元素,由甲与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丁为氢元素不符合.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所以甲、丙必同主族,故原子序之差为2或8,四种元素不可能为氢和氦,则排除原子序数之差为2,甲、丙原子序之差为8,则丁元素原子序数应为8,故丁为氧元素,则甲为氮元素,丙为磷元素,乙为碳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P>C>N>O,即原子半径:丙>乙>甲>丁,故A错误;

B.N、C处于第二周期,P处于第三周期,故B错误;

C.非金属性N>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是:甲>乙,故C错误;

D.非金属性N>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甲>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难度较大,对于短周期及主族元素应非常清楚,关键是确定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突破口为甲、丁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利用列举法推断.

18单选题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_、C_,B_和C_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C>A>B
B
原子半径B>A>C
C
离子半径C_>B_>A_
D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B>A>C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由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_和C_,则A为ⅥA族元素,C为ⅦA族元素,B_和C_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在C的下一周期,则B为Mg元素,C为F元素,A、B同周期,则A为S元素,

A、A为S元素,B为Mg元素,C为F元素,结合质子数判断.

B、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C、具有相同核外电子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确定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

解:由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_和C_,则A为ⅥA族元素,C为ⅦA族元素,B_和C_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在C的下一周期,则B为Mg元素,C为F元素,A、B同周期,则A为S元素,

A、A为S元素,B为Mg元素,C为F元素,所以原子序数A>B>C,故A错误;

B、A为S元素,B为Mg元素,C为F元素,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有B>A>C,故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A_>C_>B_,故C错误;

D、A为S元素,B为Mg元素,C为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2、7,所以最外层电子数C>A>B,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难度不大,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