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 - 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数学知识点练习 - 读趣百科

《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

1单选题

如图,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EF,且△AEF的面积为6cm_,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

A
12cm_
B
18cm_
C
24cm_
D
30cm_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过A作AG⊥BC,交EF于H,再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及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过A作AG⊥BC,交EF于H,

∵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AD+BC=2EF,AG=2AH,

∵△AEF的面积为6cm_,即$\frac {1}{2}$EF•AH=6cm_,

∴EF•AH=12cm_,

∴S_梯形ABCD=$\frac {1}{2}$(AD+BC)•AG=$\frac {1}{2}$×2EF×2AH=2EF•AH=2×12cm_=24cm_.

故选C.

点评:

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即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2填空题

已知AB、CD分别是梯形ABCD的上、下底,且AB=8,CD=12,EF是梯形的中位线,则EF=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10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梯形的中位线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解答:

解:由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

EF=$\frac {1}{2}$(AD+CD)=$\frac {1}{2}$(8+12)=10.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属最基本的概念题目.

3单选题

如图,梯形ABCD中,DC∥AB,EF是梯形的中位线,对角线BD交EF于G,若AB=10,EF=8,则GF的长等于(  )

A
2
B
3
C
4
D
5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梯形的中位线推出EF∥AB,推出G是BD的中点,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EG,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AB∥CD,

∴EF∥AB,

∴DG=BG,

∴EG=$\frac {1}{2}$AB=5,

∴GF=EF-EG=8-5=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等知识点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G是BD的中点,主要培养了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

4填空题

如图,已知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DEF的面积为5cm_,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cm_.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20

答案解析

分析:

设梯形的高为h,根据已知△DEF的高为梯形高的一半,从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中位线与高的乘积,即求得了梯形的面积.

解答:

解:设梯形的高为h,

∵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DEF的高为 $\frac {h}{2}$,

∵△DEF的面积为 $\frac {1}{2}$×EF×$\frac {h}{2}$=$\frac {1}{4}$h•EF=5,

∴h•EF=20,

∴梯形ABCD的面积为EF•h=20.

点评:

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即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5填空题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M、N分别是BD、CE的中点,若MN=9,则BC=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12

答案解析

分析:

首先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BC=2DE,再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frac {1}{2}$(DE+BC)=MN,求解即可.

解答:

解:∵DE是△ABC的中位线,

∴BC=2DE,

∵M、N分别是BD、CE的中点,

∴$\frac {1}{2}$(DE+BC)=MN,

∴$\frac {1}{2}$(DE+2DE)=9,

∴DE=6,

∴BC=1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梯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比较简单.

6填空题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M、N分别是BD、CE的中点,DE=4,则MN=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6

答案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得DE与BC的关系,利用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求得BC的长,然后利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得线段MN的值即可.

解答:

解:∵DE是△ABC的中位线,

∴DE=$\frac {1}{2}$BC,DE∥BC

∵DE=4,

∴BC=8

∵M、N分别是BD、CE的中点,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MN=$\frac {1}{2}$(DE+BC)=$\frac {1}{2}$×(4+8)=6,

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需要用到梯形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

7填空题

如图,已知DE是△ABC的一条中位线,F、G分别是线段BD、CE的中点,若FG=6,则BC=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8

答案解析

分析:

由DE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条边,且等于第三条边的一半,得到DE等于BC的一半,DE与BC平行,又BD与CE交于点A,故四边形BCED为梯形,又F和G分别为两腰的中点,可得FG为梯形的中位线,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且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得到FG与BC的关系式,把FG的长代入即可求出BC的长.

解答:

解:∵DE是△ABC的中位线,

∴DE=$\frac {1}{2}$BC,且DE∥BC,

又BD与CE相交于点A,

∴四边形BCED为梯形,

又F、G分别是线段BD、CE的中点,

∴FG为梯形BCED的中位线,

∴FG=$\frac {1}{2}$(DE+BC)=$\frac {1}{2}$($\frac {1}{2}$BC+BC)=$\frac {3}{4}$BC,

∵FG=6,

∴BC=$\frac {4}{3}$×6=8.

故答案为:8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判定以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其中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为: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且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同时本题还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达到了解题的目的.

8填空题

如图,已知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AEF的面积为4cm_,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cm_.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16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得出AD+BC=2EF,AM=MN,根据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出EF×AM=8,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过A做AN⊥BC于N,交EF于M,

∵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AD+BC=2EF,EF∥AD∥BC,

∴AM⊥EF,AM=MN,

∵△AEF的面积为4cm_,

∴$\frac {1}{2}$EF×AM=4,

∴EF×AM=8,

∴梯形ABCD的面积为$\frac {1}{2}$(AD+BC)AN=$\frac {1}{2}$×2EF×2AM=2EF×AM=16(cm_),

故答案为:16.

点评:

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D+BC=2EF,AN=2AM,EF×AM=8,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9填空题

在梯形ABCD中,AD∥BC,若BC=14cm,中位线EF=10cm,那么AD=cm.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6

答案解析

分析:

梯形的中位线等于梯形上下底和的一半.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EF=(AD+BC),

∴10=(14+AD),

∴AD=6;

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梯形中位线定理,掌握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